APP下载

生活中的信息技术课堂,信息技术课堂中的生活
——《数据图表与分析》教学设计思想剖析

2012-01-28郑茜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年4期
关键词:图表信息技术分析

郑茜

(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江苏徐州 221008)

生活中的信息技术课堂,信息技术课堂中的生活
——《数据图表与分析》教学设计思想剖析

郑茜

(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江苏徐州 221008)

生活中的课堂,课堂中的生活,就是把生活和课堂紧密联系起来,只有教学设计者从思想上去思考和研究,在教学设计上才会在课堂上体现“生活”二字的含义。文章以《数据图表与分析》教学设计思想剖析为例,展开对生活与信息技术课堂的探讨。

生活;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明确指出: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体现信息技术的时代特征。信息技术本质上是生活的,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以满足人类需要为前提的。因此,信息技术的课程实施应当以生活为中心、以生活为逻辑展开,应当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生活中的题材、生活中的范例组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知识与方法解读生活中的问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与此同时,还应让学生有机会学习和体验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形成关心信息技术发展的良好习惯。

基于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多考虑如何贴进学生的生活,让课堂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这样生活中的课堂和课堂中的生活就会融为一体。《数据图表与分析》教学设计笔者也是从学生日常生活的角度去取材,去实践,再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以下是笔者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大纲:

《数据图表与分析》这节课属于EXCEl部分的最后一节,学生能利用EXCEL这个工具,借助学生上网需求及时间的调查数据,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图表类型来制作图表,并从图中揭示隐含的信息,帮助引导青少年树立严谨处理数据的态度和健康的上网理念。

一、情境创设——从生活中来

师:中学生喜欢上网吗?最喜欢上网做什么?

生:QQ游戏,听音乐,看电影,玩CS……。

然后现场做一个中学生上网爱好调查,现场有设定统计员对数据进行统计。

分析:以《数据图表与分析》这节课为例,首先要有数据源,对这个数据源的取材,笔者就颇费了一番脑筋,本来想采用奥运会奖牌数据,但感觉时效性差了点,又想改为水资源的数据,但最后笔者选择了现场调查,取得关于学生上网时间及上网目的的数据做为这节课的数据源,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首先,这个数据来自生活,是学生们自己平时真真实实的生活,这样的数据里包含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位学生息息相关,学生自然就会有兴趣。其次,学生本身对上网都很有兴趣,但是为什么家长和教师都反对呢,学生也想弄明白,于是我们把这个问题放在课堂上来,好好分析一下,学生自然会跟着教师一起来探讨。

二、制作图表——实践探究

师:原始数据有了,如何制作图表呢?

学生开始议论纷纷,有的说会,有的说不会。

师:咱们可以一起尝试一下。

于是学生按照原先的小组,根据教师发的学案(学案上有制作图表的操作步骤)开始探究与实践。

分析:这是属于信息技术学科技术的那部分,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为什么如此说呢,制作图表是本课的难点,因为是一个新的知识点。说它简单,是因为制作图表有“制作图表向导”,按照步骤,一般按照“下一步”……“下一步”操作下去就可以了。纯技术问题就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究,在这里,采用小组协作的方式,如果学生觉得有困难了,小组之间可以互相协作解决。通过这样的实践,让学生真正地掌握信息技术,从而为自己的生活服务。

当然在真实上课中还会有很多问题存在,比如,图表类型的选择、图表的美化、图表的修改,这些部分的处理都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得到解决。

三、分析图表——到生活中去

制作图表完成了,现在进行“看图说话”的游戏环节:

师:同学们从这个饼图中读到了什么?同学们又从那个折线图中看到什么?背后隐含着哪些深层的含义?为什么这个用饼图,那个用折线图等等?

学生用心地看图,读图。

接着教师又展示几幅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的年龄段调查分析图。

教师用这种看图说话的方式让学生去想,去分析,从而读懂图背后的含义。启发学生了解图表与数据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到生活中网络游戏占用了很多的学习时间,青少年阶段是一个孩子成长发育的黄金时间,应该更多的去利用网络为学习和生活服务,而不能沉溺于网络娱乐等。

以上就是 《数据图表与分析》的教学设计大纲,这种教学设计下的一堂课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而展开,课堂中的生活和生活中的课堂融为一体,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的不仅仅是技术,同时也是自己不断成长、不断提高的信息素养。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用贴进学生日常生活的素材,以和学生取得共鸣,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设计,同时再辅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让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不是机械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体验、充满探究、充满创造、充满实践的过程。使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充满快乐、充满挑战、充满美好回忆的人生经历。只有这样将生活中的课堂和课堂中的生活融为一体,学生才能真正提高信息素养,享受到信息技术的乐趣。

[1]李艺.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编辑:郭桂真)

G 40-057

A

1673-8454(2012)04-0040-02

猜你喜欢

图表信息技术分析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