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携手把脉物流人才错位乱象——第五届校企合作振兴天津物流业论坛纪实

2012-01-28刘光琦

中国储运 2012年5期
关键词:天津物流人才

文/本刊记者 刘光琦

供需两高,成交不高,物流人才错位乱象丛生。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适应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人才显得至关重要。近日,由天津市交通与运输协会主办的第五届校企合作振兴天津物流业论坛在天津交通职业学院举行,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军事交通学院等院校及振华物流、华北城物流等企业代表济济一堂,共同探讨目前物流人才培养上的问题与破解之道。

振华物流集团总裁刘明田介绍了该集团对员工进行的四级培训体系。他认为,一方面,各高校应该继续加强和深化市场意识,另一方面,作为物流企业也应提供物流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只有企业有了准确的物流人才需求和环境,才能成为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的途径模式的参考,只有通过高校和企业配合,培养出的人才技能才会得到企业的承认和再培养,物流人才的才能得到持续的提升。同时,他还指出传统的高校一对一的合作模式有其局限性和缺陷,比如经常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生产活动,不仅对企业正常的项目运行造成影响,也难以达到迅速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物流行业的业务有其独特性,如果不能亲身参与,就不能实际掌握相关知识和能力。虽然院校里有实训平台,但综合性不够,难以起到预想的效果。”刘明田建议,应该由地方政府或者行业协会牵头,联合区内多家企业,积聚多方资源,形成联合实训的平台。

华北城物流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清认为,物流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应具备八项知识和能力,分别是国际贸易知识、通关作业能力、仓储和运输的专业知识、财务成本管理能力、外语能力、安全管理知识、物流设施设备的基本知识,以及法律知识。“比如说在为外贸客户服务的时候,数家供货商要通过物流公司向采购商供货,采购商也是要通过物流企业向供货商结算,这就需要相关物流人员必须要有相关的国际贸易知识和结算知识,以及国家对外汇管理的相关法律知识。同时,物流人员还应清楚所做项目的贸易性质是出口还是进口,是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出口监管还是中转运输,以及在通关环节可能出现的各种费用等等。物流从业人员如果对通关环节的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没有详细的了解,就不可能制定出可行合理的物流方案,即使拿出方案,也可能会在作业过程中出现难以预料的突发事故,不仅影响物流作业的有效进行,也会给物流公司,买卖双方、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影响。”

“再如现在综合的物流公司业务大都涉及多种运输方式和手段,工作人员是否具有多式联运的知识水平,也是衡量企业综合能力的标准之一。一单业务也许要涉及海运、空运、铁路和公路运输等手段,只有熟练地掌握相关车辆知识,才能设计出安全、顺畅、有效的物流方案。综合性的物流服务一般都要涉及到各种不同费用,了解这些费用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是对业务人员的基本要求,业务人员要有对项目成本的基本分析能力,要能分析企业外包的业务类型、业务量、向分包方支付项目及金额,内部需要投入的资源、执行该项目所要消耗的资源,以及资产的折旧和运作成本,只有经过细致的成本分析和核算,才能向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有说服力的,客户乐于接受的合理收费方案。”

天津安达物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郑玉强也对提高物流专业毕业生素质及心态提出了建议,“目前我们在具体操作的岗位需求较多,高端的岗位需求不多,但是很多进入公司的学生比较浮躁,希望高校可以通过实际的案例,让学生们知道成才的道路没有捷径,摆正心态,从基层干起,循序渐进地自我提升。”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的代表表示,他们正在探讨是否可以让企业进入学校,建立一个跨专业的经营管理实训平台,以使学生们真正能够体验到企业的流程、业务、管理理念以及市场氛围。同时,他建议能否让教师作为一个有效媒介,让教师到企业里去学习实际的流程和业务,再由老师来对学生进行更切合实际的培养,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天津物流人才
如果天津有“画”说
人才云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天津卷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天津之眼》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