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籍图的成图方法及其精度要求

2012-01-27陈毅民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9期
关键词:界址测绘精度

陈毅民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安徽 宿州 234000

地籍图的成图方法及其精度要求

陈毅民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安徽 宿州 234000

在土地管理及城乡建设工作中,地籍图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一图多用(即多用途地形地籍图)在实践工作中得心应手,地籍图成图精度要求较高,作业人员在内、外业工作时必须按照规范及规程的要求,遵循正确原则和方法来达到地籍图在土地管理及城乡建设工作中实用性的目的。本文论述了地籍图的内容、比例尺的选择及其分幅、编号,明确了地籍图的成图精度和方法。

地籍图;成图方法;精度

前言

从我国现有的仪器和作业手段来看,地籍图的成图方法原则上应与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的成图方法基本相同,其主要差异是地籍图成图精度要求较高和内、外业工作量大。成图的方法一般采用平板测量、航空摄影测量等方法来测绘图解地籍,也可由全站仪或航测摄影像片采集数据测绘数值地籍图,也可以利用测区已有的相同比例尺的地形图来编绘地籍图。当前,从我国已开展地籍测量的城市来看,大都采取地形图与地籍图同时测绘,然后按各自的要求,分版成图的方法,这样可一次作业获得本地区相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和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和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地籍图的成图方法。

1 地籍图的内容、比例尺的选择及其分幅、编号

在介绍道籍图的成图方法时,首先,简要了解一下地基土的有关内容和地籍图比例尺的选择及其分幅、编号。

地籍图的内容主要由地籍要素和必要的地形要素组成。地籍要素是指土地编号、土地利用类别、土地等级、土地面积、界址点及其编号、各级行政区划界线、土地权属界线以及房产情况等;所谓必要的地形要素,是指在地籍管理上与地籍有关的一些房屋、道路、垣栅、水系位置以及地物、地理名称等。此外,地籍图上还应按规定符号展绘各级控制点,地籍图根埋石点等。

地籍图测绘工作主要内容有:图纸准备、坐标方格网绘制、控制点及图廓点的展绘、地籍簿册的调查登记、测站点测设、图边测绘与拼接;地籍图与地籍簿册的检查验收;地籍图的清绘与整饰;成果资料的检查、验收和上交等工作。

地籍图的比例尺可选用1:500、1:1000和1:2000。城镇宜采用1:500或更大的比例尺,在农村居民点及乡村集镇地区、独立的工矿区等可用1:1000或1:2000比例尺。山区和森林地区等也可选用1:10000比例尺。

按我国地籍测量规范的规定,地籍图的分幅和编号与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方法相同,有时也按图廓西南角坐标(整10m)数编号。

2 图解地籍图

平板仪测量、航空摄影测量所成的地籍图件均为图解地籍图。尽管图面精度受成图方法和成图比例尺的约束,但必须满足规范所规定的精度要求。

2.1 平板仪测量成图法

平板仪测量成图的方法包括大平板仪测绘成图法、经纬仪配合小平板仪测绘成图法等。测区面积不大,又没有条件航摄成图的地区,一般都采用平板仪测量成图。

在利用平板仪测图时,当平板安置在测站上,仪器的对中偏差不得大于图上0.05mm,并应以较远的一点标定方向,再用另一点进行检核,这样有利于提高测图精度,检核时,图板偏差不应大于图上0.3mm。当利用经纬仪设置在测站上进行测量时,仪器要按规定的要求对中,测图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定向点的方向,其归零差、界址点和地物点的视距最大长度等都应符合《地籍测量规范》的要求。

2.2 航空摄影测量成图法

利用航空摄影测量的方法进行地籍图测绘,因图面精度均衡一致,故提高了成图精度,节省了时间和降低了成本,特别是大面积成图,更显示出优越性。航空摄影测量应该成为当前我国大面积地籍成图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且航空摄影测量应该也可用于建立数值地籍,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社会使用价值,只要我们严格把好质量关,合理地确定精度指标和测图比例尺,航空摄影测量地籍测图的方法一定会深受大家欢迎。

航空摄影测量测绘地籍图时,一般可采用立体测图仪测图、解析测图仪测图,也可采用纠正仪或正射投影仪编制影像地籍图。航测成图时相片控制点的布设,不论是采用全野外布点或区域网加密,均应保证每幅图必须有埋石点数目。

2.3 界址点坐标的测定

在图解地籍中,地籍测量外业工作需要测定界址点的坐标,这是与我们通常的地形测量所不同的,这主要是为了在地籍图上能精确的量算面积。由于界址点测量的外业工作量大,因此,对界址点的数量应根据测区实际情况选取,以保证面积量算有足够的精度为原则。

3 数值地籍成图

数值地籍测量成图是用全站仪在实地采集数据,用数字化仪在草编地籍图上采集数据,或在调绘航片上采集数据,再用微机进行数据处理,然后输出数值成果,并与数控绘图仪联机,自动绘制彩色的地籍图。与图解方法不同的是,数字方法能使地籍图与有关的信息之间联系得更好,并不受测图比例尺的限制。数值地籍精度高、速度快,是实现地籍管理自动化和建立地籍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3.1 摄影测量法编绘

采用摄影测量方法编绘的数值地籍是利用带有数字读数和记录系统的立体测图仪或数字化仪在航摄像片上采集数据,通过计算机输入、存贮和处理,进行机助制图。

3.2 全站仪机助制图

利用该类仪器在野外采集数据,并将所得数据存入存储器或电子手簿中,在通过传输线或储存卡把采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并应用相关制图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机助制图。

4 编绘法成图

为满足地籍图的急需,各地可利用测区已有的地形图、影像平面图或正在施测的地形图来编制地籍图,为了保证编绘后地籍图的精度,必须选用符合地籍测量精度要求的地形图作为编绘底图,编绘底图的比例尺尽可能与地籍图所需比例尺相同。没有高质量的地形图,就不可能编绘出高质量的地籍图。

编绘法成图的外业补测工作,最好在地形图原图上进行,由于原图一般不提供使用,因此就必须利用原图复制成二底图,必须注意的是二底图的材料一般是用0.1mm银盐感光片或重氮感光片拷贝而成,其片基变形率小于0.2%,复制后的二底图精度要符合规定的要求。

编绘法成图的作业步骤如下:

(1)用二底图到实地按规范进行修测,实测界址点或实地勘丈边长进行修测,修测的主要内容有界址点位置、权属界址线及权属界址线所必须参照的线状地物,新增设或已变化了的地物等地籍要素和必要的地形要素。补测后相邻界址点和地物点的间距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6mm。

(2)把数学要素、图廓点、网格点、导线点、图根控制点、界址点,展绘到聚酯薄膜上,连接权属单位的界址线,展点精度不得大于图上0.1mm。

(3)将展好点的薄膜蒙在修测过的二底图上,廓点、网格点,特别是权属单位的界址点为准,套在二底图确权的相应地物点上,并处理好其地物点间的关系。再加注地籍要素的编号和注记,然后进行必要的整饰、着墨,制成地籍图的工作图(或称草编地籍图)。

(4)在工作底图上,薄膜蒙绘的方法,将地籍图所必需的地籍要素和必要的地形要素透绘下来,舍去地籍图上所不需要的部分(如等高线等)。蒙绘所获得的薄膜图经清绘整饰后,即可制作成正式地籍图。

编绘法成图的精度,取决于所利用的地形图、影像平面图本身的成图精度。当地形图的精度满足不了一定的精度限值时,该图就不适用于编绘地籍图。若利用测区已有的较小一级比例尺地形图放大后编绘地籍图时,必须进行认真的精度分析,视其能否满足地籍图的精度要求,合格后方可使用。如果在施测地形图的同时施测地籍图,然后分版成图,其中一些作业程序与编绘法成图的方法相似,但其成图精度的要求应高于编绘法成图,必须与地籍图的成图精度要求相一致。

5 对地籍原图的精度要求

地籍原图的精度要求是: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的误差最大不得超过图上0.3mm;宗地内部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点,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勘丈,其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0.5mm;邻近地物点距离中误差图上不得大于0.4mm;内图廓长度误差不得大于0.2mm;内图廓对角线误差不得大于0.3mm;方格网误差不得大于0.1mm;接边误差不应大于点位中误差的2√2倍。当接边误差小于限差时,可平均配赋,但应保持界址线、地物线相互位置和走向的正确性,超过限差时,则应到实地检查纠正。

在完成基本地籍图的基础上,我们可蒙绘宗地图作为颁发土地证书和宗地档案的附图。

6 结语

尽管地籍图的成图方法有多种,但是,为了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多用途地籍测绘系统,地籍图必须具有国家基本图的特征,对地籍图的成图方法必须统筹考虑,既要顾及当前急需用图的现状,又要顾及今后建立全国地籍测绘系统的长远需要。总之,各地应根据本地区自身的条件因地制宜地选用成图方法。

[1] 孙祖述,等.地籍测量[M].测绘出版社,1991.

[2] 金和钟.测量学[M].西安地图出版社,1992.

[3]国家测绘局.地籍测量规范[S],1995.

10.3969/j.issn.1001-8972.2012.09.011

陈毅民(1964-),男(汉族),河南信阳人,工程师,现从事测量专业技术及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界址测绘精度
农村不动产测量中界址点、界址线属性数据快速处理方法
热连轧机组粗轧机精度控制
CASS地籍图中界址信息批量转出方法研究
超高精度计时器——原子钟
基于ArcGIS的宗地图自动化制图研究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分析误差提精度
基于DSPIC33F微处理器的采集精度的提高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