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源紧缩问题起因及对策浅析

2012-01-27刘志臣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20期
关键词:读书无用生源现象

刘志臣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458030

生源紧缩问题起因及对策浅析

刘志臣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458030

生源紧缩问题日益突出,给社会和教育界带来的影响已显而易见,如何认识和应对生源紧缩现象,必须从其产生的原因出发,进而找出缓解或者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本文首次对该问题的起因和应对策略做了粗浅分析。

生源;紧缩;起因;对策

前言

2008年,河南省高考报名人数为98.8万,创历史新高。从2009年起,河南省高考报考人数开始下降;2011年高考报考人数为855433人,比2010年减少了96976人。2010年全国高考报名总人数是 957 万,比09年减少约 65 万人,2011年又下跌为933万,2012年则成为915万。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地方还是全国(除了西部个别地区外),生源紧缩现象日益明显,这一现象是教育界和整个社会必须关注的突出问题,若不能妥善处理,必然会给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稳定繁荣带来不可估量的震动。所以,对于该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应采取的对策,理应有个正确的认识和理性的分析。

1 生源紧缩现象的产生原因

1.1 稳定低生育水平和人口老龄化是生源紧缩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

无论从人口学家的预测还是人口普查的结果都可以看出,中国人口总数已经达到或者接近巅峰,中国人口增长将很快步入负增长阶段,而早于这个阶段必然要出现的就是生源的紧缩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新生儿出生率的下降直接扼紧了生源的源头,在人口老龄化和低生育水平的大背景下,生源紧缩现象成了必然产物。

1.2 弃考生人数的增加是生源紧缩现象产生的又一原因

据估计,每年全国都有约90万左右的高考考生选择放弃高考,选择放弃高考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这样几个:一是出国留学热的不断升温,使高中生甚至初中生这个阶段选择了弃考出国;二是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许多被读书无用论困扰的学生有的在高考前选择了弃考,有的没读完高中或者初中就提前退学打工,不但弃考而且弃学;三是迫于升学压力,有些考生敏感于考试压力不愿进入考场,有些是认为没希望而直接放弃考试,。这些弃考生的出现和增加,使本来就紧缩的生源显得更加紧缩。

1.3 招生率的提高是生源紧缩现象产生的隐藏原因

中国的总人口是个定值(在目前低增长水平的前提下,人口增加数和基数相比可以忽略)。在校生人数也可以看成定值,扩招即提高招生率的结果就会使考生人数首先出现高峰,而接着就步入衰退阶段,即出现生源紧缩,呈现出后继无力的现象。这是其一。其二,招生率的迅速提高,招生人数的迅速膨胀,使本来就不太成熟的高校教育应接不暇,使高校难以承受扩招的冲击,高校资源或者教育能力出现相对枯竭,所以教育效果和质量都难以满足社会需要,有些高校甚至成了学生文凭的生产工厂或者经销商,因此引起社会怀疑,从而出现就业困难。这也是有些企业宁愿用打工仔而不用正牌大学毕业生的原因之一。出现就业困难又是读书无用论的催生剂。

另外,高校规模的扩增和高校数量的增加也是出现生源数量出现了相对紧缩。

2 生源紧缩现象的应对策略

抛开稳定低生育水平的计划生育政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如何应对生源紧缩。

2.1 政府支持是缓解生源紧缩的有力保障

首先,政府应对高校教育增加投入。生源数量的减少,使某些院校在校生人数骤减,班级合并,班级数量减少,因此使教师的代课量减少,收入不能稳定甚至出现明显的下降。尤其对于那些把科技知识转化为经济收入能力较弱的院校,代课量基本成了教师唯一的经济来源。代课量的减少必然给教师带来心理上的压力甚至恐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从而出现恶性循环。所以,政府对于这类院校可以酌情增加投入,一方面稳定教师恐慌心理,另一方面可以填充渐现空虚的校园,使学校设施更加完善,学生和教师的教学文化生活更加充实。其次,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调控不同层次院校的招生。生源紧缩的紧张程度是与高校扩招的幅度和人口密集的程度成反相关的,扩招越多的高校,出现生源紧缩的程度越明显,人口越密集的地区,其中的高校出现生源紧缩的程度也越明显。而扩招幅度较大的就是那些普通本科院校、职业教育院校和民办高校。而这类院校在民众印象中的威信又偏低,所以也成了生源紧缩现象的首现地。对于这种情况,政府应出台政策调控:增加限制重点高校的招生规模,放松限制普通本科院校、职业类院校和民办高校的招生规模。使生源流向趋于平衡和理性。另外,平衡不同区域间考生的相关政策,减弱考生的跨区迁移,也能缓解部分高校的生源紧缩现象。

2.2 高校内部的相应改革是缓解其生源紧缩的重要环节

第一,高校应鼓励小班上课。小班上课使上课班级数量平稳,教师代课量不出现严重减少,这是其一。其二是小班上课能使教师兼顾班内大部分甚至全部学生,教学效果应有提高。其三,小班上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敞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压力减小,学习兴趣会有所提高,使教学质量更加理想,从而出现良性循环。第二,应提倡课程的多元化,增加课程设置。当前,高校教材和教学科目的选择以够用为原则,只要专业的和与专业重要相关的,而对于其他科目采取一概舍弃的态度。这样虽然精简了课程环节,看似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会有这样的结果:学生对于专业教材的部分内容可能难以理解透彻;学生还必须自己查找学习专业相关的而又课程里没包括的内容。由此看来,不断的缩减教材内容和教学科目,不但增加的教学难度,而且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所以,高校应提倡课程的多元化,增加专业相关课程的投入,不但能缓解上述问题,而且也能稳定课程量,缓解生源紧缩对教学体系的冲击。第三,高校应完善相关制度,使学生‘易入难出’。现在许多高校被看成学生文凭的生产工厂或者经销商,说明这些高校只是为了经济利益而加速了学生的周转,而不重视其产出学生的质量。因此,使其产出的学生多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其教学质量引起社会怀疑,使其再招生出现困难,产生恶性循环。对此,高校应痛下决心,完善相关制度,严格把关产出学生的质量,达不到毕业条件的要酌情延长其学习时间。

2.3 正确社会认识是缓解生源紧缩的一个方面

当前社会认识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对职业院校和民办高校的偏见,认为进到这些高校里面就没出息,毕业之后难找工作或者难找理想的工作。所以,不愿意把学生送进这些院校学习,给这类院校的招生工作带来了困难,是其出现生源紧缩的原因之一。对此,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正确社会各界对不同层次类别高校教育的认识,平衡学生流向,缓解局部生源紧缩压力。

另外,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驳斥‘读书无用论’,树立学生正确的读书观念,使学龄人群都能走进校园接受正规教育,不但有利于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也能起到缓解生源紧缩矛盾的作用。有些地区也通过加大义务教育范围,减轻教育压力等措施提高入学率,缓解生源紧缩。

3 结语

生源紧缩已从各个方面体现出来,而且其影响的严重性也越来越明显,正确认识并采取妥善策略应对显得至关重要,这样既能够缓解当前的生源紧缩给部分高校带来的压力,又能预防该问题对未来教育界及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稳定产生的潜在的负面影响,重要的是,还有可能成为使教育界得到一次改革和跨越的机遇。

个人简介

刘志臣(1977-),男,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从事教学与研究。

10.3969/j.issn.1001-8972.2012.20.141

猜你喜欢

读书无用生源现象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论高职院校农村生源班级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路径
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不是读书无用 而是你无用
跨省生源调控
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