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环经济模式构建探讨(续前)

2012-01-27刘广龙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2年2期
关键词:资源经济发展

刘广龙

(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甘肃 金昌 737102)

(接上期)

4 循环经济模式的实践

4.1 国外循环经济模式解析

由于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科技文化发展水平和传统不同,以及制度、体制、机制不同,所以各国在循环经济认识与实践方面有较大差异。如发达国家是在逐步解决了工业污染和部分生活型污染后,由于后工业化或消费型社会结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废弃物,而成为环境保护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了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废物减量化、再利用及再循环为核心的循环经济理念,首先从解决消费领域的废弃物问题入手,向生产领域延伸,旨在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日本的“循环型社会”起源于废弃物问题,把法律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保障,其发展循环经济途径是通过社会、企业及家庭这3个主体来完成,大力倡导静脉产业发展,以废旧物资回收及利用为主。德国与日本在以法律作为循环经济制度保障上是一致的,但发展循环经济途径有所不同,德国循环经济起源于“垃圾经济”,德国把企业组织起来以物质流管理作为循环经济管理主线,向生产领域资源循环利用延伸,重点是探索区域性发展模式。

4.2 我国循环经济模式实践

我国目前处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的工业化中期阶段,特点是资源消耗高、投资率高和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量高、原材料工业增长速度快。为寻求综合性和根本性战略措施来解决复合型生态环境问题,发展循环经济旨在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一方面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出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在减少资源消耗同时,相应地削减废物产生量。回顾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最先是从工业领域开始,其内涵和外延逐渐拓展到包括清洁生产(小循环)、生态工业园区(中循环)和循环型社会(大循环)3个层面,逐步突出市郊农村的区域经济和循环经济产业群[10]。

首先从地域看,我国城市在空间上具有一定范围及功能齐全并有一定的决策与调控权限,具有相对独立性。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市郊与农村、大中城市间形成相互辐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新态势,自然形成了跨地域的经济协作网络,市郊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地域性逐步显现。

其次,市郊农村在各生产要素价格与数量上不占优,但各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低廉而且供应较充足,而且可以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在人才、技术、装备、工业扩散和资金等方面接受城市的辐射。但由于市郊距离城市较近同时与农村直接相连,对于各市场需求、产品与技术信息有着多渠道的沟通和反馈网络,对于市场敏感程度大大高于城市,因此市郊农村在成本与市场等方面占优势。

再次,从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来看,一方面,由于市郊农村区域连接城市,市政府又拥有着一定的决策与调控权限,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在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不仅可以一步到位,而且其实施成本低,政策等各方面的适应性较强,而且其调控的决策、执行力度以及应变速度是远远大于市政府;另一方面,由于市郊农村距离中心城市较近,其政策资源是远远多于纯粹农村区域。作为市郊县,不仅可以自己制定政策,而且还可以向中心城市管辖政府要政策,形成与中心城市的政策、经济等各方面的联动。这样,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在市郊区域经济中可以得到最为完美的表现[11]。

“十一五”以来,我国在不同层次和范围不断进行具有中国特色循环经济模式的积极探索,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法制建设和完善政策措施,在理论和实践上逐步深入探索,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民参与、法律规范、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的运行机制,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因我国循环经济尚处起步发展阶段,亟待完善的问题还较多。

5 循环经济模式存在问题及对策

循环经济既不是单纯经济问题,也不是单纯技术和环保问题,而是系统工程和有成本的经济。循环经济是建立在资金流动基础上的,有着技术、投资、运行成本,同时强调物质、能量循环利用在时间—空间配置上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研究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理论与实践,探讨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对于我国循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5.1 循环经济模式存在问题

5.1.1 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体系不完善

自然资源中较重要的金属、煤和石油等因过度开采及不当使用,面临资源能源枯竭问题,同时空气质量也因为污染物排放而下降。各行业的企业在经济利益驱动下,长期不重视环保工作,还没有形成污水完全处理、空气净化及垃圾分类后无害化处理等环境综合整治的有效管理模式,使自然资源破坏程度加重。政府对于资源保护管理缺乏科研技术的有效支持,基础科研投入低、专业科研人员明显不足和成果应用效果差。

5.1.2 循环经济政策体系有待完善

从区域性循环经济看,区域经济在发展中对环保支持力度不到位,如在一些城市虽设有垃圾再生处理设施,但因缺乏运转费用和监管制度而搁浅。国家重视循环经济发展,但各地方政府相关政策中并没有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环节进行落实,没有纳入适合区域性发展的政策体系。从企业看,我国企业规模较小,发展循环经济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污染密集型企业大多都是中小型企业,而规模经济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同时我国企业自然保护观念淡泊,企业在发展经济中没有确立环保为先理念[12]。从人口分布看,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多数人口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带,西部人烟稀少,农村和城市生活水平差异较大,导致具有较高环境保护意识的人多集中在东部发达的城市,给环境保护的推行带来了一定难度。从以上因素可看出,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完善是造成循环经济发展缓慢的因素之一。

5.1.3 当地政府对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支持力度必不可少

“十一五”以来,国家批准和建立了大量循环经济园区,各园区建设过程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共性目标是3~5年后生态工业园规模效益凸现,园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成为技术先进、知识密集、管理文明、环境友好、结构和谐的国内领先、国际知名循环生态工业园区。大部分循环经济园区实践力行循环经济的“3R”原则,使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得到高效循环利用,改变传统的“资源—生产—消费—废物排放”线性模式,建立“资源—产品—废物—再资源—产品”多维、非线性资源循环利用模式。任何一个循环经济园区建设与壮大过程,对当地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影响是极大的,地方政府是否将循环经济发展纳入区域发展构架之中和是否在政策层面支持其发展很关键。循环经济在根本上是技术与人才作用下的结果,当地政府政策作用要突出,尤其是在对于发展循环经济企业的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撑作用要突出。同时,不仅要抓好经济建设,而且要做好对公众的循环经济意识的培育,提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可度,在公众层面赢得支持。

5.2 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模式的对策

根据国情和各地实际,可以从企业内部循环、产业间循环及社会整体循环这3个不同维度考虑构建循环经济模式。根据我国西部相对落后,东部经济相对发达的特点,西部发展循环经济应以政府为主导,东部发展循环经济应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结合循环经济实施和运作过程中的成就与问题,下面就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模式对策予以探讨,以有助于促进循环经济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

5.2.1 加强循环经济理念宣传教育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基础

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不仅需要政府倡导和企业自律,还需广大社会公众参与。目前循环经济理念在人们心目中还很淡薄,人们对循环经济还知之甚少,因此,必须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知识,加强全民资源和环境教育,强化公众生态知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抓好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同时,将清洁生产理念和实践扩展到农业、建筑业、矿产资源开采和服务业等社会经济生活的各领域[13]。引导人们进行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清洁消费,在消费同时考虑生态环境和废弃物的资源化,把与发展循环经济密切相关的生态环保和资源节约活动逐步变成全体公民的责任意识和自觉行为,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5.2.2 政府部门加强宏观规划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保证

发展循环经济是从生态学规律要求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利益出发,与某些企业、行业和部门所追求的微观经济目标并不完全一致,甚至会产生局部矛盾。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在深入研究和充分论证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统一的循环经济规划,注重区域资源依赖、体制依赖和排他性体制的特点,并在实践中加强指导,处理和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按照优化结构、扶优汰劣、有保有压、集聚重组、循环创新、节能减排等原则,努力推进高耗能工业向资源型加工制造业转变,实现集约、安全、清洁、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5.2.3 健全循环经济法制体系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保障

政府通过建立完备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法律体系,形成长效政府机制。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是一部“框架”性法律,其中大多是理念和原则,具体运作和实施还需其他法律法规加以配合。因此,还应具体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从而确立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及制度[14]。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让政府各项政令和措施有法可依,生产者和消费者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要落实执法责任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完善执法监督制约机制,维护法律的权威。制定促进清洁生产的配套规章和办法,依法进行管理,指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此外,还需加快制定符合国际惯例和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认证、认可体系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等。

尽管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但在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注重技术标准而不是具体技术。循环经济法规政策应当注重规定最终产品的指标含量和废弃物的指标含量,而不是直接规定企业必须使用某种具体技术。二是控制标准尽量贴近最终用户,制定鼓励上游行业实施创新、减少环境污染的政策法规。使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和分销渠道上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从而有助于实现对各种中间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同时,从产生废弃物污染的上游入手,减轻下游压力。三是注重产业投资循环节奏(投资—经营—回报—积累—再投资),针对循环中的不同环节制定相应导向性政策。如在投资环节,设立设计和建设方面环保标准;在经营环节,设立生产、运输和回收利用方面环保标准;在回报与积累环节,设立提留环保基金比例政策;在再投资环节,设立更高的设计与建设方面环保标准,从而使企业能够在长期投资、生产、经营循环中持续地进行技术创新[15]。四是以技术性质作为主要划分标准来制定鼓励技术创新的法规政策,整合行业间非垂直而交叉扩散的有技术关联的法规政策,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例如,塑料工业发展会直接影响冰箱、电视、空调、洗衣机、家庭日用品等多行业的发展。

5.2.4 加大循环经济技术核心攻关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要有相关的技术作支撑。第一,与发展循环经济联系密切的科技开发要放到重要位置上,加强节能、节水、新材料技术和生物技术的研发,降低能耗、水耗,实现废物转变成资源的链接或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可再生资源替代自然资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资源利用技术水平。第二,要加快废旧物循环使用技术和无公害产品生产技术开发,开发绿色科技体系,包括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生产过程的无废少废技术、生产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技术,大幅度降低生产过程、消费过程的能源、资源消耗及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污、高产出、高效益。第三,组织重大示范项目,以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共性和关键技术为重点,选择具有标志性目标和有广泛推广前景的先进适用技术,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攻关,实施一批重大示范工程,促进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水平。

5.2.5 加强企业与地方政府协调管理模式探讨

区域经济圈内,不同地方政府有着不同的经济管理范围,避免造成同一事情分散去做,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因而应加强区域性政府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循环经济管理的有效性。同时,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各企业应按照国家或者行业规定的标准淘汰现有落后的、高能耗的生产设备,达到节能目标。政府部门也应身体力行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区域内处在相同或不同产业层次中的各上游、下游企业都要减量使用可再生物质,以及资源化重新利用的不可再生物质,停止使用不可资源化重新利用的不可再生物质。提高物质和能源的开采和利用效率,减小废物的产出比重和数量。

5.2.6 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齐头并重

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在不同地域和循环经济圈内划出不同功能核心区、缓冲区和过渡区区带,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欠发达、欠开发西部地区,着重抓好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电力和煤炭等重点行业。西北地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条件,利用东部地区发展形成的国家财力与财政转移支付,实行积极的大区域生态休养生息政策的同时,把恢复与养护生态资源提高到西部大开发的根本性战略高度。以资源工程和废弃物转化环节为纽带,形成系统保护和农村经济发展,在企业内部形成“物料闭路循环”和能量多次利用。中部地区可以利用现代高度流动的产业空间模式与网络技术进行区域产业结构重组,在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中应结合当前的技术转移、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的契机,把单个企业清洁生产扩大到同区域内产业体系中不同组织间资源和物质共享。按照产业共生原理,建立同区域内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工业流程和环节的纵向和横向共生网络,形成两个或更多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实现物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及废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和残留管理。东南沿海企业将前期研究开发和后期营销服务留在本土,而中间制造过程逐渐北移和减少。因此,这一地区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尽量简化产品结构,并使产品的零部件具有最大限度的可拆卸性和可回收利用性,减少副产品和消费废弃物的产出比重和数量[16]。

[1] 诸大建.中国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 章鹏.生态文明话语模式下的循环经济[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4:30-33.

[3] 刘学敏.我国推进循环经济的深层障碍[J].经济纵横,2005(7):15-17.

[4] 曲格平.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J].中国环保产业,2001(7):20-23.

[5] 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6] 华民.西方混合经济体制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7] 埃冈·纽伯格威廉达菲(美).比较经济体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8] 郑秉文.公司治理:美国模式之谜[N].经济观察报,2002-08-12.

[9] 刘贵富.循环经济的循环模式及结构模型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8):9-15.

[10] 黄英娜,张天柱,颜辉武.循环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学基础[J],环境经济,2004(8):33-35.

[11] 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2] 郭庭政.我国资源再生产业集群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13] 刘广龙.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思考[C]//中国优势和特色矿产资源及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14] 诸大建.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型经济[J].世界环境,2001(3)11-12.

[15] 吴季松.循环经济的最新规范与应用[J].环境经济杂志,2005(8):13-15.

[16] 王源,侯红松.循环经济的发展是浙江民营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工具[J].网络财富,2010(6):18-20.

猜你喜欢

资源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