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Q-21人工肝治疗机病毒滤过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护理

2012-01-26徐燕梅黄国峰王东伟

中国医学装备 2012年3期
关键词:利巴韦丙型肝炎干扰素

徐燕梅 黄国峰 王东伟

IQ-21人工肝治疗机是使用体外循环方法,清除血液内的病理性蛋白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丙肝病毒滤过是利用血浆分离器OP-08W分离血浆后,用孔径更小的血浆成分分离器EC-50再次过滤,除去丙肝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属黄病毒科RNA病毒,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85%患者进展为慢性肝炎,30%进展为肝硬化、肝癌。丙型肝炎病毒滤过是治疗丙肝肝硬化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我科应用日产IQ-21人工治疗机,日产EC-50滤过膜件,利用双重血浆滤过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通过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的护理,对滤过的顺利进行起决定性的作用。

1 一般资料

选自2010年1月至2010年5月进行丙肝病毒滤过患者病例5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为60岁。

2 护理方法

2.1 操作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因病毒滤过是一项新技术,临床应用不广泛,同时又是一项特殊的体外循环治疗,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患者会产生焦虑、不安全感。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谈,介绍有关的知识、方法、效果及注意事项,使患者认识到治疗的重要性。如有可能,向患者介绍曾经治疗过并取得成功的患者与其进行交流,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医护人员要用亲切的语言、良好的服务态度多给予安慰、关心、体贴,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1.2 合理安排当日用药情况

病毒滤过的当天,常规用药应安排在滤过后使用,以免在滤过过程中药物被同时滤除,影响正常的药效,造成浪费。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治疗前遵医嘱静脉注射0.9%生理盐水200~300 ml,防止体外循环时造成低血压。为防止过敏反应,给予滤过前抗过敏治疗。

2.1.3 患者身体情况的评估

病毒滤过前,进行血常规、血型、凝血常规、生化、RNA病毒及心电的检查,做好术前评估。给予患者多功能监护,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密切观察病情。

2.1.4 治疗室的准备

在操作前应打扫治疗室的卫生,用氯制剂擦拭台面、仪器的表面、地面,更换床单、被套、保持床单位的整洁、舒适,使患者心情愉快。治疗室用紫外线照射30 min,医护人员进入治疗室时需衣帽整齐,戴口罩、鞋套。治疗室内备齐急救药品、物品及病毒滤过所需的用品。

2.1.5 患者的准备

将患者推入治疗室,采取舒适的卧位,让其先熟悉环境,减轻心理压力。必要时协助患者大便、小便。

2.1.6 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

适量给予患者优质动物蛋白的营养支持治疗,补充各种维生素,预防出血而补充足量维生素K[1]。

2.2 操作中护理

2.2.1 管路的安装和冲洗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消毒隔离制度。操作前洗净双手,戴无菌手套,按照操作规程安装管路,安装后再次核对管路的正确性。应用日产IQ-21人工肝治疗机,调整好模式、膜件,冲洗及肝素化管路、膜件。

2.2.2 血管通路的建立

因病毒滤过要连续进行两次,为解除患者的痛苦,选择大口径的中心静脉插管建立静脉通路,以保证治疗中所需的足够血流量,避免采血不良。

2.2.3 管路的连接

血管通路建立后与管路连接,打开血液泵,使血流量由小到大,加大到100 ml/min,分浆泵30%左右,过快易发生溶血。肝素的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凝血功能决定,一般首剂量快速给予3000 u,以后600 u/h,同时注意监测凝血的情况。

2.2.4 病情的观察

持续多功能监护,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仪器的各项监测指标,如跨膜压升高,预示分浆泵有凝血的可能;静脉压升高,预示静脉回流有凝血的可能;分浆泵单独运转,易出现溶血,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解决,避免意外的发生。仪器发生报警,应及时查找报警的原因,给予及时处理。

2.3 操作后护理

2.3.1 血液指标的检测

操作后检测RNA病毒以观察滤过的效果,检测凝血常规及生化指标。2.3.2 深静脉的护理

深静脉建立后,只用于病毒滤过的治疗,不用于输血、输液和采血,以避免污染的机会。每日局部消毒,更换深静脉敷贴,防止局部的感染。每次治疗后用生理盐水冲管腔后用肝素2 ml+0.9%生理盐水0.7 ml主腔注入1.4 ml,侧腔注入1.3 ml封闭。如果深静脉有感染的可能,立即拔除。感染可抑制中性粒细胞吞噬和杀灭细菌的能力,导致细胞、体液功能低下[2],因此要做好消毒隔离。

2.3.3 患者的生活护理

病毒滤过后住单独的病房,注意病房的消毒。绝对卧床休息,协助患者洗漱、翻身、大便、小便。

2.3.4 记录各种观察登记表

填写耗材使用登记表,以及治疗机、心电监护仪和供氧系统使用登记表[3]。

3 讨论

丙型肝炎病毒属黄病毒科RNA病毒,我国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率为3.2%,发病人数约为1000万[4]。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有85%的患者进展为慢性肝炎,其中30%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研究表明丙型肝炎病毒载量高低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成正相关。目前,国内外诸多学者认为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关键在于抗丙型肝炎病毒(HCVRNA)治疗,已将长效干扰素/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列为抗丙肝病毒治疗的标准方案[5]。病毒载量的高低,是否足疗程治疗,抗病毒早期应答率与抗病毒应答率相关。

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多为年龄较大,脾功亢进(粒细胞、血小板下降),多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干扰素副作用大,因此无法进行足剂量、足疗程抗病毒治疗[6]。肝硬化的进展、肝癌的发生不能有效控制。因此针对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有效抗病毒治疗进行研究,建立丙型肝炎病毒滤过联合小剂量干扰素及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新方法。患者先应用IQ-21人工肝治疗机、EC-50虑膜滤过丙型肝炎病毒,使其在抗病毒前外周血丙肝肝炎病毒处于低载量,再应用小剂量干扰素、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从而提高抗病毒早期应答率,达到远期持续应答疗效[7]。小剂量干扰素、利巴韦林副作用小,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可良好耐受至足疗程,确保了抗病毒的持续应答。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毒滤过联合药物抗病毒治疗方案确定后,病毒治疗的关键在护理。滤过前、滤过中、滤过后的规范护理是确保治疗安全有效的关键。操作前准备要充分,包括物品及消毒隔离准备。治疗中各项指标的观察,机器及管路故障的解除,治疗各项参数的设定及调整。护理工作要细致入微,整体治疗才会取得好的疗效。治疗全程均贯穿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爱心、耐心、细心、精心、是对护理工作要求的专业精神。专业的护理保障,会减少患者的痛苦,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最佳疗效。

[1]徐新献,楚修林,杨生岳.内科急危重症手册[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46-449.

[2]段钟平.重型肝炎肝衰竭临床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9):784-786.

[3]许家璋,段钟平.肝病血液滤过的护理要点[M].实用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操作手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177.

[4]余文辉,李伟雄,周大桥,等.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免疫标志物和病毒基因型研究[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6,23(4):452-455.

[5]邓辛香.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15例护理体会[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6(3):408-409.

[6]毛惠.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毒副反应的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6,7(3):36-37.

[7]沈毅.重组a-2b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观察及护理[J].青海医药杂志,2007,37(6):46-47.

猜你喜欢

利巴韦丙型肝炎干扰素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注意利巴韦林的生殖毒性和溶血性贫血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这些人群慎用利巴韦林
丙型肝炎的最新传播途径与预防研究进展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治疗猪病毒性疾病中干扰素应用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