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社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积极探索计划生育服务首都模式

2012-01-26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服务站区县流动人口

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融入社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积极探索计划生育服务首都模式

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着重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体系上寻求突破,进一步巩固了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提升了全市计划生育机构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有力地推动了低生育水平的持续稳定,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努力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方面的需要。

1 融入首都发展,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制定了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与市发改委联合制定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按照国家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关于批准发布<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的通知》要求,从制度上明确了全市将逐步建成以市级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指导中心为龙头,以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为骨干,以社区计划生育综合服务站为基础的服务体系。

二是探索了适合首都特点的服务体系。针对北京市医疗体系发达但没有乡镇级计划生育服务站的实际,与市卫生局携手在全市建立起“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站制度。从政府的层面要求社区卫生服务站履行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指导,开展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出生缺陷干预的科普宣传和咨询、计划生育药具发放,建立生殖健康档案和随访服务职能。目前全市投入使用的1 66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已有1 491个社区加挂了计划生育服务站牌。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协调,将开展“四术”的13个服务中心确定为全市生育保险定点机构。市、区县分工协作,创立了“生殖健康伴你行”活动品牌,带动全市219台流动服务车常年下乡开展宣传服务活动。

三是建立了全市财政投入保障体系。坚持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探索出了保证投入到位的有效方法。在《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明确了“保证人口和计划生育财政投入增加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十一五”期间,全市投入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经费8 880万元,其中中央级补助260万元,北京市级补助3 877万元,区县投入4 743万元。仅近两年,市财政就出资3 570万元,对全市农村约42万名采取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已婚育龄群众开展了免费健康体检。2008年市财政出资300万元采购营养素增补剂,下发区县人口计生委用于对新婚待孕人员免费发放。2010年市财政出资632万元,向全市登记结婚夫妇免费发放“婚育健康服务包”15万个。

2 立足以人为本,强力推进计划生育均等化服务功能

北京市已经连续3年每年增加常住人口50万,流动人口1年就增加44.1万人。面对庞大的流动人口,我们在努力提高户籍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流动人口日益增长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需求,探索了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

一是实施动态信息服务管理。先后将110万名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基础信息,纳入北京市的WIS管理系统。全市有163家医院启动流动人口在京出生监测工作,年监测6万多人。开通了“避孕·生育·健康”生殖健康网站,市民通过网络就可享受到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咨询、申报承办、生殖保健、优生优育、性健康教育以及预防艾滋病等服务。

二是突出了免费服务功能。从2004年起就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经费,纳入市长与区县长签订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书。近3年来,全市财政投入流动人口经费分别是2 493万元、2 941万元、3 323万元。在16个区县服务机构年均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孕检25万~30万人,开通了服务质量举报电话。着眼提高流动人口素质,在全市流动人口聚焦区建立了100个流动人口图书角。

3 着重科学指导,探索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首都模式

一是建立计卫联手城市社区服务模式。在融合社区资源方面,总结推广了宣武区“计生卫生相联手,优质服务在社区”的经验,先后与市卫生局联合出台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规范、计划生育技术指导配置基本要求、社区医师五年培训规划、服务示范站等文件,在全市逐步确立了“政府主导、社区参与、计卫联手、共建共享、需求引导、融合拓展”的城市社区服务模式。

二是建立出生缺陷社会预防工作机制。在统筹政府部门合作方面,推广了西城区等“政府推动、部门合作、社团参与、专家指导、立足社区、面向家庭”的出生缺陷社会预防工作机制。市人口计生委和西城区人民政府合作,开展市政府顾问课题《社区健康生育全程监测服务模式研究》。西城区随后启动了“社区健康生育全程服务”工程,构建了覆盖全区社区健康生育全程综合监控服务网络。主要整合了计生、卫生、科委、科协、民政、妇联、残联、团委、医学会、幸福泉儿童发展中心和7个街道等18个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开展出生缺陷预防和0~3岁早教工作。运用人口计生服务网络的宣传倡导和信息采集优势,变医院监测为社区监测、个体监测为群众监测,通过在社区建立生殖健康档案,从源头上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和服务的有效性。丰台区启动了“共筑爱巢行动”,在民政婚姻登记处开展了集免费婚检、婚姻登记、孕前保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计划生育咨询指导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初步形成婚前、孕前期、孕产期的综合性干预模式,婚检率稳步上升。

三是建立青春健康服务拓展体系。在发挥群众组织功能方面,推广了计生协会在青少年中开展“青春健康”项目的创新做法。目前北京市10~24岁青少年近300万人,在校学生占60%以上。我们重点将目标人群拓展至小学高年级学生、校外青少年、社区、军营等,注重建立“亲青服务”中心、咨询网站等硬件设施,使全市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日趋完善。全市在18个区县(包括原宣武区和原崇文区)项目点的基础上,先后拓展新开展项目学校77所(包括小学38所、大学10所),拓展校外项目点40处,制作宣传品31种,共计22.6万份。区县开展校内青春健康教育、生活技能培训1.1万次,覆盖40万名在校学生,校外青春健康培训400次,覆盖1.78万名校外青年。

[责任编辑:董 琳]

猜你喜欢

服务站区县流动人口
泸州市
泉州市各区县关工委亮点工作分布图
翠苑一区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正式揭牌
投资3,000万进军水产料!建100个养虾服务站,这家猪料公司欲在水产业一展身手
河南省公立与民营社区卫生服务站三年发展比较分析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北京:上游水质不合格 下游区县将收补偿金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