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初探

2012-01-26郭兴华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院甘肃兰州730050

中国建材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名镇村镇甘肃省

郭兴华 陈 谦(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院,甘肃 兰州730050)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播与扩张,都是从一个文化场进入另一个新文化场的过程,必然要经过新文化场的中介物的过滤和折射。中国西部的甘肃和新疆正是这个“文化场的中介物”。

从地理上看,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因此,对其历史村镇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位于我国的地理中心,介于北纬32度31分-42度57分、东经92度13分-108度46分之间。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省域内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根据研究发现,甘肃省村镇居民点在总体上呈现出轻度集聚分布的态势,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村镇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密度大小、规模、形状特征区域差异明显;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受坡度、高程、坡向、农用地以及河流和交通道路等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影响。

从历史文化上看,甘肃是重要的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汇点,对其历史村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甘肃位处东亚与中亚的结合部,是我国中东部腹地通往西北地区的走廊过渡地带。甘肃省诸多的历史文化资源从其地域特征上看,具有多民族和多种宗教交汇融合的特色。交汇融合必然表现出为多元,而多元性主要表现在,多民族的聚居和杂居,多种文化体系的交错融合,多种宗教的并存和互相渗透,多种风俗习尚的交互熏染等方面。由于开放性,甘肃历史文化必然表现为多元融合的格局而不会只有单一成分。

1 甘肃省历史文化村镇现状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问题。对于历史村镇的保护,国内外已经有了很多经验,但是如何在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保护历史村镇,是我们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受现代经济活动和城镇化的影响,现在一些古老的历史文化村镇传统风貌正在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很多传统民居建筑年久失修,而当地保护资金不足,无法承担对传统民居修缮的补贴,一些极有科学艺术价值的传统民居、街巷、祠堂、园林等被毁坏,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另外,给水、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陈旧落后,远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的地方一味追求所谓的美观整齐,对古建筑进行大面积粉刷甚至拆除,一些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但目前又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也遭遇到了灭顶之灾。而且长期以来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并没有出台具体的保护、开发措施。因此,对于历史村镇的保护迫在眉睫。

因此,甘肃省为了加强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力度,甘肃省建设厅、文物局2006年9月公布公布甘肃历史文化名镇(村)(第一批),包括11个镇,8个村:

历史文化名镇包括:甘南州临潭县新城镇,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庆阳市华池县南梁乡,天水市武山县滩歌镇,兰州市永登县连城镇,天水市秦安县陇城镇,武威市古浪县大靖镇,甘南州碌曲县郎木寺镇,平凉市灵台县朝那镇,定西市通渭县榜罗镇,陇南市文县碧口镇。

历史文化名村包括:白银市景泰县寺滩乡永泰村,陇南市两当县杨店乡杨店村,白银市靖远县双龙乡仁和村,天水市秦安县兴国镇风山村,庆阳市宁县中村乡政平村,庆阳市正宁县永和镇城关村,平凉市静宁县界石铺镇继红村,天水市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

2 现有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现有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法律体系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版)、《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等法律法规为主来制定历史文化村镇的评价标准。在甘肃省内有《甘肃省实施文物保护法办法 》、《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 》、《甘肃省文物保护条例 》等法律法规作为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的补充。但是缺乏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这样一个专门性的法规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建立省级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迫在眉睫。

在国家层面上确实设立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基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为补充,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为规范的一体化设计。但是在法律法规的体系之中,对于历史文化村镇的定义也较为宽泛,而甘肃省地域辽阔、气候多样、文化多元、经济反差较大,地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所面对的问题、依托的条件和发展的目标各不相同,保护规划技术的标准、权重、系统、策略和模式也应区别。因此,对于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策略也应该体现当地的特点。

3 甘肃省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的建立

在甘肃省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中应该涉及到以下四个方面:

3.1 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通过的《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规定,文化遗产包括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物、遗址;自然遗产包括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自然面貌、动植物生境区或自然区域[1]。

在物质文化遗产评价方面分为七个层次的内容:区域位置,地理特征,空间形态,街巷空间,建筑遗存,建筑结构与技术[2]。

在区域规划的角度,需要讨论历史文化村镇区域位置,以明确其在更大地域范围内的特殊性;在地理学的角度,需要讨论历史文化村镇地理特征,以明确其地质环境的特殊性;在城乡规划的角度,需要讨论历史文化村镇空间形态,以明确其空间分布的特殊性;在村镇总体规划的角度,需要讨论历史文化村镇街巷空间,以明确其宜人尺度的典型性;在建筑设计的角度,需要讨论历史文化村镇院落空间;在建筑遗产保护的角度,以明确其建筑遗存的原真性;在建筑技术的角度,需要讨论历史文化村镇特有的建筑结构与技术,以明确其传统建造技术的唯一性。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历史影响,宗教特征,民族特色,生活延续。

在历史学的角度,需要讨论历史文化村镇历史影响,以明确其在更大地域范围内的历史地位;在宗教的角度,需要讨论历史文化村镇宗教特征,以明确其宗教交流的特殊性;在民族学的角度,需要讨论历史文化村镇公共空间和生活空间,以明确其空间形成的唯一性;在生活延续的角度,需要讨论历史文化村镇人居环境,以明确其宜人生活环境的必然性。

3.3 保护措施

保护措施方面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预防性保护,保护规划,保护修复,保障机制。

预防性保护强调通过科学记录、定期检测和日常维护等手段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通过风险评估和科学监测等方法分析损毁变化规律,并以此来确定科学的保护方法技术。它为当前建筑和城市遗产、历史村镇面貌的保护提供的新思路:首先是保护态度的根本改变,即以预防为主,包括预防自然环境、人为活动以及建筑结构自身老化等方面带来的损坏;其次是工作重点的改变,从单纯依赖损毁后修缮保护工程转为强调日常维护和科学监测相融合的日常管理;最后是保护系统性的提倡,避免只注重建筑结构损坏的预防,提倡基于建筑遗产综合价值评估的系统性预防,关注建筑与环境相生关系被破坏的预防,以及其他影响建筑遗产综合价值方面被破坏的预防。

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编制保护规划、制定保护修复方法、形成保障机制[3]。

3.4 激励和退出机制

根据国家和省级的法律法规的体系和“甘肃省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综合评价体系”制定相关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激励和退出机制,允许历史文化村镇的淘汰与更新。以此促进相关部门参与的积极性,增加保护资金的投入,提高历史文化村镇的覆盖面,降低历史文化村镇的准入门槛,扩大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面,完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机制[4]。

4 甘肃省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的技术支撑

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的建立必须有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因此,其技术支撑—评价体系数据库的建立也是评价体系中极为重要的技术手段。建立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数据库的目的在于利用现代技术、弥补传统保护规划技术的不足,使其更具有科学性,更有效发挥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工作的技术支撑。

4.1 甘肃省历史文化村镇现状、规划数据库建设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是我国历史文化保护领域的薄弱点,也是难点。实践证明,传统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的方法已经严重落伍,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科技平台,建立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数据库是变革并大力推进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保护规划走向科学化、多元化、公开化、民主化、保障化、动态化的前提。

其方法是将以上所得到的内容以特定的信息结构与数据模型的形式,针对从保护对象至地理空间所获取的有效信息进行整合、表达、存储和管理的数据库集合。

4.2 甘肃省历史文化村镇备选村镇数据库建设

甘肃省历史文化村镇备选村镇数据库建设是甘肃省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综合评价数据库重要的一环。它不但是 “甘肃省历史文化村镇现状、规划数据库”的重要补充,更是观察历史文化保护的动态信息平台。它的作用是保护现有的特色村镇,不再受到人为建设性的破坏,为申请成为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作必要的准备。

4.3 甘肃省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综合评价体系在保护规划中的应用

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领域,传统的二元封闭规划模式,传统的单纯形态学研究,传统的静态终极蓝图式规划成果,传统的感性描述式规划方法,都无法适应当前时代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基本要求,全新的多元开放、数据量化、动态发展、网络平台、全民参与式历史文化村镇技术必然应运而生。

5 结 语

通过对甘肃省天水市和榆中县青城镇、陇城镇的调研发现这样的情况:原有古村镇的空间和肌理已经被破坏;古街巷也改变了原有的形态;有的古建筑更是破败不堪,无人居住;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消失殆尽,让人唏嘘不已。正确的态度应当是以物质环境更新为基础,以古村镇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分析、整理、比较、归纳和总结,利用历史文化村镇规划数据库的综合评价方法,提出针对古镇的保护与发展战略构思,以恢复古镇活力,保护原有历史风貌,并以此作为其他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的借鉴与参考。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11.

[2] 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2.p42

[3] 阮仪三.王景慧.王林.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p36

[4] 赵勇.骆中钊. 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09.p19

猜你喜欢

名镇村镇甘肃省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564名镇干部常年“钉”在村里——石泉县开启“镇村工作一体化”模式
曲霞:汤包名镇 香飘四海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流翔高钙 致富路上与你同行——记曲沃史村镇东海乡村e站长陈永庆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羊毛衫名镇时尚产业再发力“濮院时尚周”后效应持续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