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资源的价格理论演进

2012-01-25张昊阳孙延华

中国林副特产 2012年1期
关键词:价值论有偿定价

张昊阳,孙延华

(1.东北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40;2.哈尔滨商业大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28)

资源是指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可以用来满足人类需要的一切物质、能量、技术和信息以及他们的价值形态[1]。因为经历了较长时期的计划经济,又因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无偿的,因此资源的价格理论研究在我国的发展不充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可利用资源的逐步减少,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资源的价值属性和资源的定价理论研究。

1 资源的有偿使用研究

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是由计划经济脱胎而来,又由于计划经济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无偿性——当然也是低效率的,所以,资源的价格理论研究必然逻辑地以资源有偿使用的依据论述为起点,而对资源价值属性以及价格决定的研究目的,在于为资源的有偿使用提供量化的依据。从理论的发展来看,最初的资源经济研究内容集中在对资源有偿使用的论述方面,之后研究的重点逐步演变为资源的价值属性和资源的定价理论研究。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现代资源经济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加之经济体制的现实状况,对资源有偿使用问题就是从资源利用的补偿角度进行分析的。对现有资源的使用征收相应的税费进行“补偿”,利用“补偿费”实现可耗竭资源的接替,所需技术的发展和资本的投人。“补偿费”的确定原则以保证在该种资源耗尽时所积累的投资可顺利地转向新的代用技术。对于可再生资源利用,其补偿的共同特征是维持其适当的功能和存量。

资源利用的补偿问题是人同资源的关系问题,而资源的配置效率及其利用主体间利益属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2]。在现阶段,人与人在资源利用过程的关系问题是资源有偿使用的重要依据之一。提高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是实行资源有偿使用的主要原因。从历史发展看来,理论界的研究体现了这三方面意义。

2 资源的价值研究

资源的有偿使用意味资源价格的存在,但资源价格的价值基础如何确定,资源经济理论必须给出明确的答案。就理论的总体发展趋势而言,是从无价值论到有价值论,从劳动价值论到效用价值论,从单一价值论到综合价值论。

长期以来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马克思经济理论中,自然资源是无价值的。早期对自然资源的价格及价值属性的分析是以经典劳动价值论为基本原理进行的。结论是自然资源本身没有价值,资源价格表现为一种生产关系。

为了从理论上论述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合理性,一些学者对经典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改造或发展,可称为“泛化劳动价值论”。具体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认为资源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是人类劳动的成果向土地本身转移的结果。即资源的价值是人类的勘探或“发现”劳动的凝结。二是将环境资源使用补偿劳动作为资源价值的基础。有学者认为人类已经进入了需要与自然界协调发展时期,即自然资源表现为具有价值的时期。这种“补偿劳动价值论”直接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劳动价值论进行发展或改造。虽然改造的合理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以及如何与传统理论进一步融合,但其现实意义确是明显的。

徐篙龄开创了资源多价值理论(综合价值论),认为自然资源具有存在价值、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3]。沈大军对水资源价值内涵的分析则将水资源价值描述为一个包含产权价值、稀缺价值和劳动价值的价值体系[4]。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是主观效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效用价值论的主要分歧领域之一便是自然资源的价值、价格问题,对这两种理论的比较与综合是经济学,尤其是资源经济学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之一。这些研究对于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以及产权制度改革等多方面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3 资源(产品)定价理论研究

资源价格理论主要研究资源价格水平的确定方法及其原理。需要指出的是,资源价格是指资源本身在交易中的货币价格,并非资源产品价格。在早期研究中,对两者的区分并不是十分严格的。

与资源价值理论的发展相对应,资源及资源产品价格确定方法的研究最先是从成本途径进行的,而后逐渐转向市场决定和收益途径。

成本途径定价方法以完全成本定价方法为代表。在这个定价方法中,资源本身的价格被确定为包括开发、恢复、保护等费用在内的“完全成本”[5]。资源产品价格确定方法是根据实际情况,以完全成本为依据,并以国际市场价格为参考。这一方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意义,但作为资源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资源价格是否与这些政策内容兼容,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就其定价方法本身来讲,是将资源事先确定,再以此为基础制定资源产品价格。对这一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是运用现代经济理论将其价格中成本(不包括资源补偿费)替换为边际成本。这样,资源产品价格就包括两部分:边际成本和资源补偿费。

完全成本定价方法的应用研究成果主要是指从会计学角度对水资源商品进行完全成本具体定价的方法研究。它列出了相应的会计科目,使定价方法更具可操作性;赋予了资源产品价格可持续发展内涵,从而将资源价格等同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现。这是上述定价方法的核心。

收益途径资源定价方法则以“逆算净价法”为代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形成的最重要机制是自由交易,市场需求成为资源价格的关键因素。这种情况下,事先确定资源“完全成本”的方法已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需要从资源产品市场价格出发对资源价值进行“逆算”。即以资源产品的市场价格为基础,减去(继续)开发的成本,即资源本身的价格。天然林的林价,往往以这种方法确定。但以此计算出的林价,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则有待于进一步论证[6]。

以上研究的共同特点是注重资源价格在静态意义上的确定,也就是说是假定资源租金、开采速度是给定的。然而,市场化的改革要求对资源价值的最大化进行分析。如何确定最佳的资源开采速度、租金水平,是资源经济学重要的研究课题。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进行的。20世纪90年代,现代资源价格理论被介绍进来并应用到资源定价实践当中。其中最为重要的贡献是资源消耗的动态优化规则——霍特林法则:即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开采边际成本不变时资源的租金以利率的比例上涨。这一结论是以资源消耗其资源租金现值最大化为基本原则的。同时,应用这一原理对我国资源的价格研究也逐渐展开。

当然,资源价格的确定还依赖于经济制度本身,公有制同私有制不同;单一的公有制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不同;而且在多种所有制共存的条件下,还要考虑公有制所占的份额。

[1]马克思.资本论[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连亦同.自然资源评价利用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3]徐篙龄.论市场与自然资源管理的关系[J].科技导报,1995(2):57-60.

[4]沈大军.水价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5]马尔科姆·吉利斯.发展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6]胡代光.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猜你喜欢

价值论有偿定价
重要更正
名师要带头抵制有偿家教
教育科研是破解“有偿补课”问题的利器
利用Fabozzi定价模型对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定价的实证分析
企业排污步入“有偿”时代
基于分层Copula的CDS定价研究
价值论视阈下的环境价值
泛目的资产评估
价值论视域下网络文化的特征研究
中国道路与中国梦研究中的辩证法价值论与实践观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