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柿树的栽培和综合利用

2012-01-25陈金法

中国林副特产 2012年1期
关键词:柿叶柿树柿子

陈金法

(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洛阳 471002)

我国是世界柿子的主产国,年产鲜柿70万t,约占全世界柿子总产量的60%。柿树是“四旁”绿化及山区脱贫致富的经济树种。其全株均有较高的价值,在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生产中应加以推广应用。

1 柿树的生物学特性

柿树(Diospyros kaki Thunb f.)属柿树科(Ebenaceae)柿树属(Diospyros)植物。别名有柿子、朱果,猴枣、半果、米果、猴果、米果、镇头迦、红柿、香柿、毛柿、懒柿子等。

1.1 形态特征

柿树为落叶乔木,高20m,胸径可达80cm。树干直立,树冠庞大,树皮暗灰色或黑灰色,纵横开裂成方形小块,裂片质脆,固着在树干上;近韧皮部有一黑色薄层。髓心黑褐色,小而坚实。幼枝嫩叶密被黄褐色毛,后渐脱落。冬芽先端钝。叶互生,革质,呈卵状椭圆形至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6~18cm,宽3~9cm,先端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全缘,叶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淡绿色,被褐色柔毛。入秋部分叶变红,叶痕大、红棕色,维管束痕呈凹入状。花杂性,雄花有雄蕊16,成短聚伞花序;雌花单生于叶腋,子房上位,8室;花冠黄白色,花萼4深裂,有毛。浆果卵圆形或扁球形,直径2~10cm,重量从100g到350g不等,内含几粒大而扁平的种子。熟时橙红色、红色、鲜黄色,绿色木质花萼宿存。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

1.2 地理分布

柿树原产于我国长江和黄河流域,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柿树的适应性强,在北方干冷气候及南方温暖气候均能正常生长。其分布范围北自辽宁、华北,南至华南,西至甘、陕、川、滇,东至台湾。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湖北、陕西、甘肃、河南、河北、辽宁等省区。常栽培于低山、丘陵、田边、村旁或果园内,在湖北西部分布于海拔1300m的山区。

1.3 生态习性

柿树属于强阳性树种,喜光,不耐阴,多生于向阳山坡、灌丛及房前屋后。它耐干旱、耐寒(能经受约-18℃的严寒)、喜温暖湿润,在年均温度10~21.5℃的地方均能生长,以年均温度13~19℃最适宜。能在空气干燥而土壤较为潮湿的环境下生长,但忌积水。抗污染性强。

柿树是深根性树种,树冠较为开张,根系发达,吸水、吸肥力强,在山地、丘陵、平原、河滩、瘠地、粘土等环境中均能生长。柿树喜深厚土壤(1m以上),在酸性土、中性土及钙质土(pH值为6~8.3)均能正常生长;但不喜砂质土,不耐盐碱土,土壤含盐量不得超过0.3%。柿树潜伏芽寿命长,更新和成枝能力很强,更新枝结果快。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其寿命可长达300年以上。

2 繁殖及管理

柿树适应性强,管理容易,嫁接苗5~6年即可开始结果,10~12年后进入盛果期,且产量高。实生树结果较晚,播种后约7~8年才开始结果。柿树的自然更新的能力也比较强,在一般的栽培条件下,经济寿命可达100年以上,因而有“一年种植,百年收益”之说。

2.1 繁殖及育苗

柿树一般不采用播种繁殖,大多采用嫁接方式进行繁殖。

2.1.1 砧木的选择。我国北方各地栽培的柿树,多用君迁子作砧木,南方多采用野柿(俗称油柿)及果实品种较差的栽培品种作为砧木。

2.1.2 嫁接。一般在春季萌芽时采用芽接方式进行嫁接。

芽接是用芽作接穗进行嫁接。接穗在落叶后至萌芽前都可采集。砧木为1年生的幼苗。该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成活率高。芽接因形式不同,分为芽片接、哨接、管芽接和芽眼接等不同方法,其中以芽片接应用最广。

2.1.3 栽植距离。嫁接成活后的柿树苗在3月或11~12月就可以移植栽培。栽植的行间距依立地条件而定,肥沃土壤为4m×6m或6m×8m;瘠薄土壤或土层很薄的为4m×6m或5m×6m。

2.2 栽培管理

2.2.1 土壤管理

柿树造林地应尽量选择深厚肥沃的土壤,这样有利于柿树的生长。但对于土壤瘠薄,质地坚硬的造林地应进行深翻扩穴,深度大于80cm;土壤深厚的,深翻60cm左右。幼树行间还可间作低矮的农作物,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适时进行中耕除草,防止草荒。

2.2.2 肥水管理

进入结果盛期的大树,要加强肥水管理。春、秋季施足基肥,但追肥不应过早。一般在果实直径4~5cm左右和果实基本定型时,施壮果肥和采前肥,以速效速溶氮磷钾肥为主。5年生以上的结果树每株施尿素1.5~2kg、磷酸二氢钾0.75~1kg,或施氮磷钾复合肥1~1.5kg,雨后撒施,或兑清水60~80kg后淋施,也可以对沤制腐熟的粪水40~60kg后淋施,或围绕树冠滴水线挖深、宽各20~30cm的环状沟施。施肥前,必须先铲除树盘上的各种杂草,施肥后,用稻草覆盖,草厚3~5cm,以提高施肥效果。追肥对提高坐果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还可以增加下一年的花芽数量和提高花芽质量。遇天气干旱时及时浇水。

在柿树结果中后期,每隔15天左右,叶面喷施1次500倍植物活力素、2500倍益微增产菌混合液,或0.1%硫酸镁、0.2%尿素、0.3%磷酸二氢钾、500倍绿风95混合液,连喷3~5次,均匀喷湿所有的枝叶和果实,以开始有水珠下滴为宜。

化学调控也是生产上常用的技术,在盛花期和幼果期各喷一次500mg/L赤霉素加1%尿素,可改善花和果实的营养状况,防止柿蒂与果柄发生离层,增强花和幼果对养分的吸收功能、刺激子房膨大,提高坐果率;果实迅速膨大期,叶面喷施0.3%~0.5%尿素溶液和钼酸铵等微量元素肥料,可减少落花落果。

2.2.3 修剪

柿树适当修剪能增加通风透光,促进结果枝的更新,进而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修剪可分为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

冬季修剪:冬季是柿树的休眠期,修剪是重要的管理措施。要在保证当年产量的前提下,适当进行修剪,增加积累,促进花芽形成。修剪时保留粗壮的结果母枝,疏去不合适的大枝及过密的结果枝,截短一部分结果母枝。

夏季修剪:夏季是柿树生长的关键时期,适当修剪能达到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增大果实体积的效果。采取的措施有环剥、摘心、抹芽、拉枝等。在枝条的处理上,应多疏少截。

疏花疏果:通过疏花与疏果,控制坐果量。疏花时除保留结果母枝上开花早的1~2朵花以外,其余迟开的花全部疏去,只留1个花蕾即可,其余的全部摘去。另外,疏果应在生理落果即将结束时(7月上、中旬)进行。疏果时留下的果实数要与叶片数有适当比例,最合适的叶果比为20∶1。疏去小果、畸形果、病虫果。

2.2.4 病虫害防治

2.2.4.1 柿树虫害

①柿蒂虫。柿蒂虫是幼虫危害柿果的害虫,被害果早期变软脱落,造成减产。防治方法:冬季消灭越冬幼虫;6月上旬喷50%马拉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主要喷洒在柿树的果实、果柄和果蕾处;危害早期将幼虫和病果摘除,采用深埋处理。

②介壳虫。介壳虫危害柿树后,使其生长迟缓,发芽困难,产生畸形叶,且易早期脱落。严重时枝条干枯,果实不能加工和食用。因此,如发现介壳虫危害,则应连续喷洒2~3次800~1500倍介死净水溶液,或1000倍速扑杀水溶液进行防治。

③小叶蝉。小叶蝉的若虫和成虫均能危害柿叶,它们栖息在叶背,吮吸汁液,致使叶正面出现白色小点。严重时全叶苍白,提前脱落,影响果实的产量和质量。防治方法:于5月下旬,柿花结束后,用25%滴滴涕乳剂250~300倍液或40%乐果1500倍液喷洒进行防治。

④蛾类。为害柿树的蛾类主要有黑刺蛾、黄刺蛾、衰蛾等。它们的幼虫蚕食嫩芽和嫩梢,致使幼苗或新枝发生多次分枝,影响树木正常生长。防治方法:害虫数量少时,可人工捕杀;大量害虫危害时,用50%敌敌畏2000倍液喷洒进行防治。

2.2.4.2 柿树病害。柿树的病害主要有柿角斑病、炭疽病等。在柿树结果中后期,果实易受炭疽病和褐斑病危害,造成大量落果,果面布满黑斑。因此在果径3~4cm和6~8cm大小时各喷洒1次800倍柿病克水溶液,或50%速可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在6月中旬,喷1次1∶(2~5)∶600倍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喷1次2.5%绿色功夫1500倍液+1.5%菌立灭800倍液,可防治柿炭疽病、角斑病、圆斑病。

3 柿树的综合利用

3.1 食用价值

3.1.1 柿果(柿子)。柿果味甜多汁,营养丰富,属于大众化水果,素有晚秋佳果的美誉。果实脱涩后可鲜食,还可以制成柿饼、柿干、柿脯、柿脆片及柿子汁等,经过再加工可制成糕点和风味小吃。如油炸柿子饼、桂花白糖柿子饼。成熟柿子与杂粮混合做成的炒面甜香可口,可以作为主食。柿果还可酿酒、制柿醋或提制柿霜等。

3.1.2 柿花的食用。每年于5月间收集柿花,用开水烫洗或用温水浸泡1天,捞出,挤尽水分,掺面蒸食或做柿花馍,烙柿花饼,香甜可口。

3.2 绿化观赏

柿树树冠开张,树形优美,叶大光洁,冠覆如盖,绿树浓荫,夏天可遮阴纳凉。入秋后绿叶丹果,赏心悦目,深秋树叶转红,可媲美于枫叶,是园林中观叶、观果又能结合生产的优良观赏树种,也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优良树种。在公园、居民住宅区、林带中具有较大的绿化潜力。近年来,在绿化造林中也作为观果树和观叶树加以应用。因此发展柿子生产,对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地面覆盖率,改善气候,改善人们居住环境有其重要作用。

3.3 木材利用

柿树的木材是上好的材料,因质地坚硬常用来做高尔夫球杆坚硬的杆头。木材常用于制造纺织器械,如木梭(多用于麻纺织品),纬纱管、线轴、线心,弹子辊等。用于日用品的有鞋楦及鞋跟、家具、仪器箱盒、手杖、木梳、雕刻及玩具、工农具柄及其他农具等。另外可制造提琴的指板及弦轴。房屋建筑方面可做房架、搁栅、柱子、地板等。也作为细木工、纤维原材料之用。

3.4 药用

3.4.1 柿果。柿子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柿子是从古代就已被人们认识的果药之一。《本草纲目》中记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咳止血之功。”3.4.2 柿叶。柿树嫩芽可治疗高血压、扁桃腺、脱肛、心脏病等疾病。尤其是治疗和控制糖尿病是很有效的。用柿叶水煎服,每日一剂,可治过敏性紫癜。

3.4.3 柿蒂。味苦、涩,性平,入肺、脾、胃、大肠经;有降逆下气、清热去燥、润肺化痰、软坚、止渴生津、健脾、治痢、止血等功能,可以缓解大便干结、痔疮疼痛或出血、干咳、喉痛、高血压等症。主治胃失和所致的胃寒呃逆、噫气及夜尿,还可助外伤口愈合。将柿蒂与金桔同吃,能治气喘病。

3.4.4 柿饼。柿饼具有涩肠、润肺、止血、和胃等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柿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柿饼性质平和、润肺理气。治疗吐血、咯血,血淋,肠风,痔漏,痢疾。

3.4.5 柿霜。柿子做的柿饼,外面的一层白色粉末即为柿霜(柿子内的甘露醇)。柿霜治疗肺热燥咳、咽干喉痛、气管炎、口舌生疮、吐血、咯血、消渴,又可以治疗小儿慢性腹泻。柿霜研细,撒患处,可治口腔糜烂,为喉咙咽干和口腔炎的特效药。

3.4.6 柿漆。生柿能清热解毒,柿漆(未成熟柿果之汁)是降压止血的良药,对治疗高血压、脑溢血、烧伤、痔疮出血、冻疮、便秘等均有良好的疗效。鲜柿子涂抹在伤口上,即可止血止痛。

3.4.7 柿根及皮。柿根可治疗血崩、血痢、吐血、痔疮。柿皮可治疗疔疮、无名肿毒。

3.5 柿叶茶

当柿叶生长停止而未老化时适时采集,然后将柿叶用线穿成串,投入85℃的热水锅中浸泡15s,随即移入冷水中降温,冷却后提出,置于通风处晾干或用真空干燥法烘干。待充分干燥后粉碎,即成为柿叶茶。装入密封容器内待用。

柿叶茶富含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糖甙等有效成分,有促进身体内的新陈代谢、降低血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镇咳化痰的作用。如果用柿子叶子煎服或冲开水当茶饮,能促进小便通畅,对扁桃腺炎也有一定的疗效。还能补虚、解酒、利肠、除热、止血及治疗失眠等。

3.6 其他用途

青果可制柿漆,可供油漆之用,用于染渔网和木梳,漆雨伞、雨帽和纸扇等。柿树在南方作为紫胶虫寄主植物,用于生产紫胶。未成熟柿子中含鞣酸高达25%左右,提取后应用于鞣革与制造蓝墨水。

[1]钱啸虎.安徽经济植物志[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成俊卿 杨家驹 刘鹏.中国木材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3]董启凤.中国果树实用新技术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柿叶柿树柿子
柿子乐
留一些柿子在树上
柿叶临书
柿叶临书
柿树的温柔
山里的柿子红了
母爱哪有多余的
来自柿子的烦恼
柿叶总黄酮固体分散体口腔崩解片处方的优化
桃源的柿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