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肉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2012-01-25张继祥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9期
关键词:周龄雏鸡肉鸡

张继祥

(陕西省佳县坑镇畜牧兽医工作站,佳县 719202)

肉鸡也叫童子鸡,指在没有性成熟前就屠宰上市的仔鸡,一般从育雏到出栏饲养50多d,其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1]。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优质的肉鸡需求量逐年增大,生产中饲养管理的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优质肉鸡生长发长发育,而且还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了提高肉鸡生产水平,给鸡群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在饲养管理方面应加强以下几点。

1 肉用仔鸡的喂养技术要点

1.1 及时饮水

肉鸡自出壳后就开始逐渐失去水分,因此,补充清洁温热的饮水至关重要,1周龄前雏鸡补充饮水时,水温应在20~25 ℃,加入5%~8%的葡萄糖或电解多维供其饮用,3~5 h更换一次,1周后就慢慢用上凉开水,2周后直接用自来水或深井水。

1.2 科学喂料

肉鸡初次开食时间应在出壳后14~20 h后为宜,或在饮水后2~3 h,前3 d内供给蒸熟的玉米渣和小米粒等,3 d后饲喂高质量的肉鸡颗粒全价料为宜,1月龄以前饲喂肉鸡前期料,蛋白质在21%~22%,2月龄时蛋白质在19%~20%,喂料时,以“少喂勤添”的方式进行饲喂,育雏期每天饲喂7~8次,中期每天饲喂5~6次,后期每天饲喂3~4次,夜间饲喂1次,尽量保持饲料新鲜,及时清除剩料,以防止温度过高腐败变质,天气寒冷时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10 g杆菌肽锌或泰乐菌素4 g,以提高肉鸡抵抗力,若在免疫接种、天气突然、转群、称重时,在每吨饲料中添加多维菌素或电解多维,以减少应激[2]。

2 肉仔鸡管理

2.1 控制温度

育雏期温度至关得要,前期若温度过低,往往会引起雏鸡扎堆,发生踩踏,影响卵黄的正常吸收,易引发消化系统疾病,若温度过主,也容易引起雏鸡的正常代谢,饮水量增加,饲料利用率降低,生长速度也明显下降,个别雏肉鸡脱水死亡。笔者建议:育雏1周龄以内温度控制在32~34 ℃,第二周龄为30~32℃,以后随日龄增加每周降2~3 ℃,直至21℃,育雏要随时细心观察鸡的活动情况,若温度适宜,鸡群活动和休息舒适,表示温度合适,若出现扎堆或分离较远可能是温度过高,注意及时控制好温度[3]。

2.2 控制湿度

肉鸡育雏舍应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较适宜的湿度为60%~70%,1月龄以后的肉鸡,舍内湿度为50%~60%为宜,生产实践中,饮水供应充足,一般是不会出现湿度过低现象,但尽量要保持舍内干燥,当舍内湿度小于40%或大于80%时,会影响肉鸡体内水分代谢,不利于羽毛的生长,给细菌、病毒及寄生虫大量繁殖创造良好机会。

2.3 充足光照

为加强肉鸡采食和促进生长,必须提供适宜的光照,肉鸡饲养,一般鸡舍1周龄内实行24h连续光照,此后随着鸡群日龄的增加逐步由强变弱,2周龄以内雏鸡,其光照3.0瓦/平方米,2~4周龄时光照强为为2~1瓦/平方米,1月龄至出栏为0.70~1瓦/平方米,若鸡舍是开放式或有窗的,白天可借助自然光照,在夜间旅行人工补光,清晨和傍晚采用日光灯补充光照,对促进肉鸡快速生长有利[4]。

2.4 控制密度

饲养密度是指生平方面积饲养的鸡只数,合理的饲养密度是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发育的重要保障。若密度过大,就容易引起踩踏、采食饮水争抢、无法正常休息等,养殖环境越越恶化,影响肉鸡的生长,并且引发疾病的发生。因此,要控制好饲养密度,因此,建议,在夏季密度可小些,冬季适当增大,一般情况下,平养鸡1周龄以前每平方饲养30~35只,2周龄每平方26只,3周龄每平方18~20只为宜,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减少,笼养鸡密度是平养鸡的2倍,具体可根据温度变化进行适当调整[5]。

2.5 确保良好的通风换气

肉鸡养殖中,若不及时将污浊的空气排出,容易使鸡群发生呼吸道疾病,因此,良好的通风在肉鸡养殖至关重要。加强通风,也就是将舍内有害的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出舍内,给鸡群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生产中要注意通风换气与保温之间的矛盾,标准化密闭的鸡舍可采用动力通风,简易开放式的鸡舍主要靠开关门窗进行换气,更换的标准以工作人员进入室内不感觉闷和氨气刺激眼鼻为宜。

2.6 公母分群饲养

由于肉鸡公、母雏的生理基础不同,因而对营养需求和环境也有差别。李言谱[7]等报道指出:公鸡比母鸡的增长速度快,同一批次公母雏鸡,1月龄时公鸡比母鸡体重高13%左右,到了2月龄时可高达27%左右。同时又称公母鸡对饲料要求也不同,母鸡比公鸡易沉淀脂肪,母鸡羽毛要比公鸡生长速度快,这样以来,公母必须分开饲喂,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公鸡的可比母鸡提高2%~4%,公鸡的育雏温度要比母鸡高2℃。

2.7 强化全进全出制度

对于肉鸡的饲料,必须采取全进全出制,因为,根据肉用仔鸡的生长规律,通常饲养6~8周就屠宰上市,若继续饲养,生长速度将会减慢,饲料报酬也降低。在全部出栏后,要对鸡舍、设备、饲养工具等认真清洗、消毒,然后封闭空置1~2周,再继续饲养下一批肉鸡。

3 疾病预防

3.1 严格环境卫生管理

要保持鸡舍内外干净,对鸡舍内粪便及异物及2~3 d清扫1次,自动饮水器和水槽必须每天进行清洗,定期对饲养工具、舍内外、过道及工作间用火碱液或撒生石灰进行消毒。清扫出来的鸡粪不能随便乱堆放,要选定离鸡舍较远的地方进行堆积发酵,对于病死鸡只要进行深埋或无害化处理[8]。

3.2 认真搞好免疫接种

养殖场谢绝外人参观,工作人员也不能随意串走其他鸡舍,目前,严重危害到肉鸡健康生长的疾病较多,如: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雏鸡白痢病、鸡霉形体病、鸡球虫病等,在防疫上要结合当地疫情,制订科学有效的免疫程序,适时对雏鸡免疫接种疫苗,并且定期检测其抗体,一旦效价低,应及时补充接种[9]。

3.3 减少应激发生

肉鸡的生理特点是喜欢安静的环境,一旦由于气温突变、噪音、转群、预防接种、密度过大、更换饲料及运输等均可引起肉鸡发生应激反应,导致心搏加快,血压升高,采食量下降,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因此,养殖中必须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温度变化,控制饲养好密度,每批肉鸡必须固定饲养人员,严禁外来人员进舍参观,堵绝猫、狗等进入养殖场内,在需要运输时和免疫接种时,在饮水或饲养中添加维生素C、电解多维等进行预防[10]。

[1] 朱井跃.商品肉鸡的饲养管理要点[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8):118-119

[2] 李子权.优质肉鸡的饲养管理技术[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6):96-97

[3] 刘志国,张建武.肉鸡的饲养管理[J].山东畜牧兽医,2010,(4):27-28

[4] 罗洪安.肉鸡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J].广东饲料,2009,18(2):42-43

[5] 刘 超,魏 建.肉鸡的科学饲养与管理[J].山东畜牧兽医,2011,32(6):26-27

[6] 卫广林.肉鸡饲养管理体会[J].吉林畜牧兽医,2009,30(8):28-29

[7] 李言谱,张 芳.浅谈肉鸡饲养管理技术[J].湖北畜牧兽医,2010,(1):19-20

[8] 袁世银.浅谈肉鸡的饲养管理[J].畜牧与饲养科学,2010,31(3):140-141

[9] 胡和国.优质肉鸡饲养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2):313-314

[10] 郑勤卫,郑勤国,孙先平.肉鸡饲养日常管理要点[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6):95-96

猜你喜欢

周龄雏鸡肉鸡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研究
肉鸡腹水咋防治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褐壳蛋鸡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