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

2012-01-25马三德张选朝王宏伟罗菊红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9期
关键词:初乳乳头断奶

马三德 张选朝 王宏伟 罗菊红

(陕西省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富县 727500)

实现养猪效益最大化,除了抓机遇、提品质、适时出栏外,最关键的措施就是提高仔猪成活率。多年来,通过实践摸索,我们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指导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1 提高仔猪成活率应从基础工作抓起

1.1 优良的配套系种猪,具备高的生产水平

引进标准的三元或五元配套系品种实行标准化生产管理。尤其是要对母猪实行针对本场疫病流行实际的全方位免疫,使母猪具备足够的各类抗体,仔猪可以通过采食母乳获得被动免疫,得到保护、不发或减少发病;其次是充分发挥母猪潜能,达到初生仔猪体重1.4 kg以上,21日龄断奶体重6.5 kg以上。死胎率保持到6%以下的高标准,减少死胎、弱胎的产生。

1.2 标准化的圈舍、容易控制温度实现标准化管理

圈舍总体要求达到温度可控、恒温饲养、方便清圈、消毒、饲喂、管理。初生仔猪保温箱温度控制在32℃~35℃以内,7日龄以内仔猪27℃~32℃以内,14日龄仔猪23℃~27℃以内,14~18日龄23℃~25℃以内;保育仔猪28~35日龄20℃~28℃以内,35~65日龄18℃~23℃以内;产仔母猪23℃~26℃以内。严格按照温度要求管理,仔猪长的快、发病少。

1.3 标准化的配套设施,可以减少应激提高生产效率

主要包括产床、保温箱、保育床、补饲槽自动饮水等、要求饮水达到饮用水标准、湿度控制到60%~75%之间、光照要充足、环境要安静。具备仔猪生长发育的优越条件,提高成活率。

2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2.1 过好“三关”

2.1.1 初生

吃足初乳、固定乳头;待仔猪皮肤干爽后,接生人员可以通过仔猪自食、人工辅助等办法让每一个仔猪吃饱吃好初乳,然后固定乳头。一般是把仔猪从强到弱由后及前排列、但最弱小的一定要放在中间乳头上,2~3 d可建立哺乳秩序。仔猪数量如果超过乳头数量、将仔猪分成基本相等的两批轮流食初乳、每批可固定2 h。

2.1.2 补饲

仔猪初生后5~7 d就可以用仔猪教槽料给仔猪开食补饲。其方法是用水剂将料化成糊状抹在仔猪嘴内或母猪乳头上、让仔猪嘴嚼,进行3~4次/d,3 d后仔猪可以适应。

2.1.3 断奶

仔猪适应教槽料后将料放进补饲槽让仔猪自由采食,至21 d或28 d断奶时仔猪已经具备吃料的能力,断奶以后逐渐进入旺食阶段,继续给予教槽料至1星期以后。

2.2 注射“三针”

包括1~3日龄内补铁针、补硒针和仔猪生长保健针。

3 计划免疫

3.1 猪瘟

常发猪场超前免疫;严重猪场超前免疫后于20日龄二免;猪瘟病毒污染不严重猪场断奶1周后常规免疫。

3.2 链球菌

仔猪初生后24 h首免,断奶2周2免。

3.3 蓝耳病

出生后14~21日龄首免,进入肥育舍前2免。

3.4 猪瘟、丹毒、猪肺疫三联苗

断奶后2~3周2头份常规免疫。

3.5 传染性胃肠炎

3日龄首免,35日龄2免。

4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防治措施

4.1 中药预防治疗措施

用中草药白头翁散加减配方可以有效地预防治疗母猪和仔猪的多种疾病,特别是仔猪的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圆环病毒、红黄白痢、肠炎、痢疾、腹泻、水肿、大肠杆菌病、伤寒、消化不良等。用大蒜、白龙散、车前草疗法也可以取得明显效果。

4.2 中西结合治疗措施

针对仔猪疾病的流行特点,可有目的地选用中草药针剂、穿心莲、鱼腥草、双黄莲等,以及西药中具有消炎止泻止痢补液的品种,主要是肌内注射针剂、饮水中加水溶剂、饲料中拌粉剂、脱水时补液。早发现早治疗治愈率很高。

4.3 生物治疗措施

4.3.1 传染性胃肠炎用免疫血清和全血口服治疗。

4.3.2 红黄白痢用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阶灭活菌治疗;乳酶生、乳康生、促菌生口服治疗;以及耐过该病的猪血治疗。

5 抗体监测

经常对常发疫病监测抗体水平,发现问题及时补针,使各类生猪保持较高抗体水平,足以保护机体不发病,达到彻底控制净化的目的,提高成活率。

猜你喜欢

初乳乳头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犊牛初乳饲喂及管理指导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哪些措施可帮助初生仔猪摄入初乳
宝妈给孩子断奶“心如刀割”该怎样断奶才更好呢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乳头凹陷还是早矫正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