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官山保护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建设构想

2012-01-25陈昆陈琳

自然保护地 2012年4期
关键词:药用植物药用植物园

陈昆陈琳

(1江西省宜丰县林业局 336300 2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江西宜丰336300)

官山保护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建设构想

陈昆1陈琳2

(1江西省宜丰县林业局 336300 2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江西宜丰336300)

以突出区域药用植物特色、开展科研科普及利用研究为目的,以收集本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为主,拟用三年的时间在该保护区东河保护管理站建立面积为2hm2的种质资源圃。种质资源圃区划分为:官山民间药用植物园、保健药膳植物园、药用植物繁育研究园、珍稀药用植物观赏带。在种质资源收集的基础上,开展野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选育和人工驯化栽培研究。

官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

种质资源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其作为基因的载体,是选育作物优良品种、发展生物技术、推动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1]。全国有药用植物资源 271科 2118属11817种[2]。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已查明的野生药用植物有1378种[3]。隶属于650属215科,分别占全国药用植物总的种数、属数和科数量的 11.66%、30.69%和 79.34%,其中药用维管植物为1313种,隶属于183科612属,区内蕴藏着如此丰富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但真正得到开发利用的却很少,乡土药用植物品种馈乏已成为制约生物医药发展的难题,迫切需要做好药用植物的研究、开发利用等工作。

目前,江西省拥有种质资源的机构,大多存在研究经费投入不足以及从事一线种质资源研究的科技人员缺少等问题,官山国家级护区也不例外,这些都影响了中药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要改善中药种质资源工作滞后的状况,加快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有必要在官山自然保护区内建设药用种质资源圃,这对于开展乡土药用植物收集、保存、评价、筛选、繁育及栽培技术研究,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乡土药用植物资源等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并能够充分发挥官山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的优势,使其转变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为自然保护区各项事业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以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就官山自然保护区药用种质资源圃的建设提出一些总体规划思路,以期对官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 基本概况

1.1 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赣西北九岭山脉西段,地跨宜丰、铜鼓两县,总面积11500.5hm²,地理位置为:东经 114°29’ -114°45′,北纬 28°30′-28°40′。区内气候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等特点。该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域,由于植物交汇作用使本区植物具有复杂的区系成分和过渡性特点,现已查明的 2344种[4]高等植物中有野生种子植物1915种,隶属于197科785属。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温带成分49.66%高于热带成分 46.46%,种子植物区系为温带性质,缺乏典型的热带科属,然而热带成分在森林植被组成中仍占重要位置。

1.2 中药种质资源圃建设地点概况

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拟选择建在该保护区东河保护管理站,在该保护管理站驻地以北200m处的一片废弃的猕猴桃园地 ,面积2 hm²,海拔450~480m,土壤为山地黄红壤,坡度12°--20°,东南二面接自北向南走向常年流水不断的小水沟,北面紧邻茶叶园,西面紧挨一条小道。年平均相对湿度85%,年平均气温16.2℃[5],年平均降雨量1950-2100mm。资源圃建设地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宜于药用植物生长。

2 建设目标、原则与功能区划

2.1 建设目标

拟通过三年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建设工作,进一步摸清官山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数量等本底情况;预计收集保存500种以上的野生药用植物,选出3种野生药用植物优良品种,进行栽培技术研究;结合 GPS定位技术采集药用植物影像资料和实物标本,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官山保护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

2.2 建设原则

2.2.1 在资源圃规划时充分贯彻生态理念

在药用植物质资源圃规划时,按设计要结合自然生态的思想,使药用植物在地形、朝向、群落组成、内部物质能量流动上符合生态学的要求[6],实行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合理配置的原则建圃。

2.2.2 突出本地中草药的应用研究与探讨的原则

必须突出区域药用植物特色,以保存品种、资源开发、科学研究、科技示范、教学实习、科普与观光旅游等多功能相结合为建园目的,把野生植物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2.3 功能区划

根据上述原则,把药用种质资源圃区划为“四园一带”,即:官山民间药用植物园,面积0.5hm²;保健药膳植物园,面积0.5 hm²;水生药用植物园,面积 0.2 hm²;药用植物种苗繁育与研究示范园,面积0.6hm²;珍稀药用植物观赏带面积0.2 hm²。

2.3.1 官山民间药用植物园

该园设在原猕猴桃园的北部。官山保护区域地跨宜丰、铜鼓两县,拥有许多江西民间常用药用植物。官山保护区内已查明的江西民间常用药用植物有337种(占江西民间常用药用植物总种数的88.7%左右),隶属于110科240属,其中乔木类23种,灌木类58种,亚灌木类8种,藤本类43种,多年生草本144种,一年生草本60种。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药用植物有樟、花榈木、绶草、细茎石斛、麦斛、八角莲等6种,省级重点保护的有锦鸡儿、龙胆草、猕猴桃、南五味子、草乌、天门冬、何首乌、七叶一枝花、青牛胆等9种。收集区内江西民间常用中草药植物,建立官山民间药用植物园,对于今后开展官山民间药用植物的深入研究,以及弘扬中医中药有深远的意义,而且对于今后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林下药用植物经济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2.3.2 保健药膳植物园

该园设在原猕猴桃园的西部。中国的传统医药学有“药食同源”的理论和实践[8]。药膳既是一种功能性食品,也是特、殊的中药剂型,药膳使用的多为药、食两用之品,我国可食植物有213科1822种,目前官山保护区已发现的森林蔬菜(野菜)有145种,隶属于98属58科。经与国家卫生部2010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通知》[9]查对,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已查明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有山药、金银花、藿香、覆盆子等 35 种,可用于保健食品的有土茯苓、车前草、金樱子、麦门冬、益母草等44种。变野生为家种,加强野生药膳植物人工驯化工作并扩大栽培,同时结合生态旅游,开发利用药膳植物资源,有利于丰富官山食品的多样性,扩大官山的知名度。

2.3.3 水生药用植物园

该园设在紧邻东南二面的水沟中及水沟沿岸。官山保护区内已查明的水生药用植物有40种以上。水生植物资源由于生存环境特殊或资源有限,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所以收集区内水生药用植物,建立水生药用植物园种质资源圃,深入开展水生药用植物应用研究,实现水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如,八角莲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植物,在官山保护区内分布范围非常狭窄,抓紧时间收集一部分八角莲到水生药用植物园,抢救性地开展八角莲驯化栽培技术研究,尽早扩大八角莲数量,对于八角莲的“野放”(将人工繁殖出来的八角莲回栽到大自然中去,以扩大八角莲种群)工作,还有开发利用等工作都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3.4 药用植物种苗繁育研究示范园

该园设在原猕猴桃园的中部。药用植物的品种选育和驯化工作,是确保中药产品高产量和高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在赣西北,不少重要的药用植物品种在栽培技术方面仍然是空白。世界药材栽培技术总体发展趋势为栽培技术现代化,研究品种多样化,单一品种专业化。栽培技术现代化是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10]。

官山保护区药用植物种苗繁育研究示范园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为生态旅游、中药材生产加工等产业服务,通过品种选育和驯化,在该项园开展种苗繁殖栽培、管护、采收等到各项技术措施研究,有力地促进优良乡土药用植物的产业化栽培、生态旅游等事业的发展。

2.3.5 珍稀药用植物观赏带

该园建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干道及游步道两侧。官山自然保护区内已查明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有94种,占官山药用植物总种数的6.82%,其中观赏价值较高的有40种以上,如,穗花杉、南方红豆杉、香果树、伯乐树、银钟花、巴东木莲、紫花含笑、蓝果树、青牛胆、血水草、独蒜兰、春兰、寒兰、朱砂根、锦鸡儿等珍稀药用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所以利用药用植物的体量、姿态、色彩、质感和香味5个重要的园林观赏特性,突出色彩,沿整个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干道及游步道两侧,建立珍稀药用植物观赏带,让人们近距离观其形色,闻其香味,品其神韵。

[1]方嘉禾.生物种质资源保护现状及行动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1(1):77-80.

[2]中国药材公司.中国中药资源志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3] 刘信中,吴和平主编. 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研究[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131.

[4]刘信中,吴和平主编. 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研究[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3.

[5]刘信中,吴和平主编. 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研究[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2.

[6]黎茂彪,罗明永.福建省永安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云南林业科技,1999,(4):49-52.

[7] 江西省卫生局革命委员会主编.江西草药[M].南昌:江西省新华书店出版,1970.

[8] 李乾构编著.药食同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9]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2002.

[10] 甘炳春.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的发展[J].热带林业,2004,(4):10-12.

S727.34

B

1004-7743(2012)04-0050-03

2012-10-11

猜你喜欢

药用植物药用植物园
植物园的“虎”明星
华南广州 国家植物园揭牌
CRISPR/Cas9技术在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和展望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药用矿物及其在河北省分布概况
吐液含清逭暑宜 莲在清宫中的食用和药用
大暑傍晚的中山植物园
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团队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
番红花的药用历史与现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