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期心血管病基础研究相关知识及实验技术培训班成功举办

2012-01-25叶珏孟宪敏

中国循环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肥厚型心血管病心肌病

叶珏,孟宪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中心实验室于2012-05-07至2012-05-11举办了第二期心血管基础研究相关知识及实验技术培训班。本期继续教育项目根据科研工作的实际需求,针对心血管病基础研究的相关知识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验技术,进行了多层次的讲解。本期讲座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心血管病基础研究相关知识:由中心实验室主任孟宪敏教授回顾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以心肌特异表达的新激酶TNNI3K为例,演示了基因功能研究的策略、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包括 NCBI-Gene数据库与序列比对工具软件(BLAST)的应用及实际操作等。第二部分实验技术:由具有多年研究经验的科研人员介绍了核酸(基因组 DNA、RNA、microRNA)及蛋白组学研究的样品制备及注意事项、ELISA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引物设计基本原则等内容,对引物设计软件oligo 6.0的使用进行了生动的演示;并由具有国家实验室认证资格的科研人员,从实验室管理角度就实验室生物安全做了专门的讲解;同时邀请国际著名的生物技术公司就高端分选型流式细胞仪的应用、细胞转染及功能分析、Xceligence Real Time Cell Analyzer、实时定量PCR在基因表达研究中的应用等新技术做了介绍,成为本期继续教育项目的一大亮点。第三部分心血管病基础研究的动态新进展:①表观遗传学:由4位年轻的学术带头人就MicroRNA的基本概念、长链非编码RNA的功能研究进展、DNA甲基化及MicroRNA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四个方面,将当今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遗传与环境之间的桥梁—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动态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②肥厚型心肌病:该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其鉴别诊断是心脏疾病的难点问题,邀请我院长期从事心肌病家系收集和研究的一线科研人员,介绍了肥厚型心肌病的研究现状,包括致病基因筛查、遗传分析与检测,并结合报告人课题组的最新研究结果,讲解了应用第二代测序技术进行肥厚型心肌病基因诊断的研究进展。③心脏传导与心律失常:邀请我院的病理学专家,详细讲解了心脏传导与心律失常的发育和解剖基础,并利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拥有的大量临床病理标本和病例,讲解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病理特点,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④心脏的发育与再生:心脏发育是胚胎发育中最先形成的器官之一,本讲座就此设立专门的课程,讲解了模式生物如斑马鱼的心脏发育与再生的研究进展,不仅有助于了解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还可对研究成体受损心肌的修复与再生发挥重要的作用。第四部分:①报告人结合自己在哈佛大学进行的研究工作即国际药物研究机构以及制药公司普遍采用的一种小分子化合物药物研发思路及方法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作详细介绍,这是当前开发临床新药的最新基础研究领域。②针对医学统计中常出现的问题,特设了“心血管病研究常用统计方法”专题讲座,结合专业的统计软件SPSS 16.0使用讲解,强化医学统计中常用方法的正确应用,提高了广大医务人员对医学统计的认识。

猜你喜欢

肥厚型心血管病心肌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在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家族聚集性明显的肥厚型心肌病
超声心动图诊断肥厚型心肌病(HCM)的价值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典型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