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

2012-01-25徐铭婧刘学义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3期
关键词:葛根颈椎病颈椎

徐铭婧 刘学义 严 芳

(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2)

颈椎病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的骨关节、椎间盘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损伤、退变导致颈神经根、椎动脉、颈交感神经及颈段脊髓受到压迫或刺激后,产生继发性损害而出现的临床症候群。我科自2005至2010年用该法治疗颈椎病6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32~68岁,颈项压痛53例,棘突旁压痛48例,压颈试验阳性41例,臂丛牵拉试验阳性35例。X线片示颈椎骨质增生或项韧带钙化者36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确定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1]拟定:①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神经所支配的区域一致;②椎间孔挤压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③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X线示颈椎曲度变直、反弓,节段不稳或椎体钩椎关节骨质增生,颈椎间隙狭窄,椎间孔变小,棘突偏歪。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20~70岁。

1.4 排除标准

①颈椎椎体结核、肿瘤等,或其他部位肿瘤有可能转移者;②椎管内占位性疾病或椎管狭窄者;③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患者;④合并颈椎管椎管外病变如胸廓出口综合征、肩周炎、网球肘、腕管综合征;⑤伴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⑥MRI示有明显脊髓变性者;⑦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1.5 治疗方法

1.5.1 针灸

取病变变节段的夹脊穴3对,配穴选天柱、风池、大椎等穴,辨证加减,针刺得气后,用电针仪接夹脊穴通30min电,电流量以局部肌肉出现节律性跳动,患者能耐受为度,同时用TDP照射颈部。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1.5.2 颈椎牵引

采用电脑牵引椅,患者坐位,放松全身,颈前屈15°~20°,戴上颈牵引托行颈部牵引,牵引重量从3~4kg开始,从小到大,逐步缓慢增加,以患者能承受并感到舒适为度,最大不超过10kg,每天一次,每次15~20min,10d为一疗程,牵引过程中如出现头晕加重则停止牵引。

1.5.3 关节松动技术

①分离牵引:患者去枕仰卧,头部伸出治疗床外,治疗者右手托住患者头后部,左手放在下颌,双手将头部沿长轴向后牵拉,持续数秒后放松还原。如果是上段颈椎病变,可以在颈部中立位牵引,中下段病变,头前屈10°~15°。②侧屈摆动:向右侧屈时,治疗者右手放在枕后部及颈部右侧,食指和中指放在拟发生侧屈运动的相邻横突上,左手托住下ā,上身左转,使颈椎向右侧屈。向左侧屈时则相反。③旋转摆动:向左旋转时,治疗者右手放在枕骨上托住头部,左手放在下颌,双手同时使头部向左转动,向右旋转时相反。④后伸摆动 体位同上,治疗者一侧大腿向前放在患者头后部支撑,双手放在颈部两侧向上提使颈椎后伸。⑤垂直按压棘突,横突。6个月随访观察1次。

1.5.4 中药内服

方以葛根汤加减,药用葛根、炒白芍、炙甘草、桂枝、生黄芪、当归、鸡血藤、麻黄、知母等。脾胃虚弱者加白术、茯苓、党参;血虚阴亏者加生地、阿胶;痰湿偏盛者加姜半夏、茯苓;血瘀者加乳香、没药;头昏者加荆芥、川芎、钩藤,每天一剂,水煎早晚分2次服,10剂为1个疗程。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痊愈:原有各型症状、体征消失,颈及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显效:原有各型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颈及肢体功能基本正常,不影响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原有各型症状减轻,体征有所改善,但未能完全缓解,仍需治疗。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

2.2 疗效结果

本组治疗痊愈42例,显效12例,好转4例,无效2例,有效率96.67%;经3~6个月,所有病例无复发。

3 讨 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类型,本病属中医“痹证”范畴。多因久劳积损,气血亏损,营卫气血失调,复感外邪,致颈部脉络受阻;或因跌仆损伤,瘀血内阻,不通则痛。王氏认为,颈椎退行性变后,受应力作用,导致神经根周围组织充血、水肿、粘连等无菌性炎症,引起颈、肩、臂、手麻木、疼痛和功能障碍[3]。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并治疗过程中嘱咐患者注意体育锻炼与生活调理相结合,收到满意疗效。行手法治疗时,宜缓宜慢,防止患者治疗时出现眩晕,恶心等现象。

方中重用葛根升阳解肌,宣通督脉之气,以解项背之急,对改善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症状有效;桂枝、白芍调和营卫以通太阳经脉,且芍药甘酸化阴,养肝血以充肾阴而缓急止痛;桂枝助葛根解肌舒筋,滑利关节;当归补血活血止痛、化瘀不伤血;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并有抗炎、镇痛、局部解痉的作用[4];黄芪、鸡血藤益气生血,扶正固本;葛根、麻黄合用,升阳解肌,祛风散寒除湿。诸药合用,达到调和阴阳气血,益气生血,化瘀通络,缓急止痛的治疗作用。

针刺夹脊穴可调畅气机,疏通经络,松解粘连,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促进炎性物质消散,恢复局部力学平衡,从而消除或减轻神经根受压,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是祛风要穴,又为手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之交会穴,既可调脑部脉络之气血运行,又能调整全身阴阳平衡,使清阳之气上升清窍。天柱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理论,它能疏通头部太阳经气,具有舒筋活络,调和气血的作用。TDP则有利于局部炎症的消退。

颈椎牵引可通过调节和恢复颈椎生物力学的平衡,解除颈部肌肉痉挛,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拉大狭窄的椎间隙和椎间孔,使神经根所受的刺激和压迫得以缓解,神经根与周围软组织的粘连也可得以松解,缓冲椎间盘组织对周边的压力。

关节松动技术可以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关节松动可以促进关节液的流动,增加关节软骨和软骨盘无血管区的营养,缓解疼痛;防止因活动减少引起的关节退变;关节松动还可以抑制脊髓和脑干致痛物质的释放,提高痛阈。动物实验及临床均发现,关节不活动可以引起组织纤维增生,关节内粘连,肌腱、韧带和关节囊挛缩。关节松动技术,直接牵拉了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可以保持或增加其伸展性,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5]。

采用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方法多,副作用小,疗效好,能被广大患者接受,值得推广,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本病的复发率高,临床报导多观察近期疗效,对远期疗效的观察随访还需引起重视。

[1]孙宇,李贵存.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4,19(2):156-15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96.

[3]王达建,王新敏.颈部椎旁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5,45(16):55.

[4]江苏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29.

[5]燕铁斌.现代康复治疗学[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8.

猜你喜欢

葛根颈椎病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ter XIONG Jibo’s medication experience in treating arthralgia syndrome through data mining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均匀设计法优化葛根半仿生提取工艺
葛根复合胶囊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