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春波论治胃肠道肿瘤化疗后皮肤瘙痒经验

2012-01-25胡光宏骆云丰

中医药通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凌霄花化疗皮肤

● 胡光宏 骆云丰

皮肤瘙痒是消化道肿瘤化疗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一个并发症,其发病原因或归于化疗药物副反应,或归因于机体免疫失调诱发的变态反应,具体机制尚不明了。全国名老中医杨春波主任医师积六十余载临证经验,倡导从湿、毒、虚、风论治化疗后皮肤瘙痒症,临床疗效满意。

1 病因病机

杨老认为凡是痒必定有风,而风的产生,则有外感直中和内伤生风之分。“外邪感人,受本难知”,“因发知受,发则可辨”,故而外感直中,必有表证,而表证的确立除了发热、恶寒、汗出、脉浮等表现外,就皮肤瘙痒而言,最关键的是要辨皮肤表象,如黄疸、斑、疹、白等。皮肤瘙痒兼具皮肤黄染、舌苔黄腻多为湿热蕴于肌表,治疗可选用《伤寒论》中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而斑、疹、白一般而言具由湿生,但在气在血、在胃在肺在脾之不同。斑属胃,在营血分;疹亦属胃在气分;白属于脾肺,在卫气分。这一点,叶天士在其专著《温热论》中已有详细记载:“凡斑疹初见,须用纸捻照看胸背两胁,点大而在皮肤之上者为斑,或云头隐隐,或琐碎小粒则为疹,又宜见而不宜多见,按方书谓斑色红者属胃热,紫者热极,黑者胃烂,然亦必看外症所合,方可断之,春夏之间,湿病俱发斑疹为甚,……若斑色紫而点小者,心胞热也。点大而紫,胃中热也,……然斑属血者恒多,疹属气者不少,斑疹皆是邪气外露之象。”“再有一种白,小粒如水晶色者,此湿热伤肺,邪虽出而气液枯也,必得甘药补之。或未至久延,气液尚在未伤,乃为湿郁卫分。”故而,外邪直中,湿邪居多,所中脏腑有肺、胃、脾之不同。

内伤则有血热生风,血虚血燥生风和内生湿热郁于肌表。血热生风兼具面红目赤,搔痕艳红,心烦口渴,溲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数等,年青人常见;血虚血燥生风,乃由阴血亏少,肌表不荣,兼见皮肤脱屑、皲裂,面色萎黄,心悸失眠,舌淡或红,少苔或薄白,脉细无力,多以老年为主;而内伤湿热,多由内伤脾胃,滋生湿热,蕴于肌表,可以运生湿疹,与外感湿热直中类似,唯无表证。

2 治疗经验

在消化道肿瘤化疗过程中,由于肿瘤患者本属本虚标实,气血亏虚,又痰瘀互结,加之使用化疗药物,而使病机烦杂。中医学认为化疗药物皆虎狼之剂,属大热大寒,“敌伤一万,自损八千”,每于应用多戕伐后天脾胃,滋生湿热,郁表化风而痒。另外,化疗药物之副作用,中医称之为“毒”,毒蕴体内可化热生风。故而在消化道肿瘤化疗过程中出现的皮肤瘙痒,当以湿热内蕴为主,兼见脾胃气血亏虚,亦可见药毒内炽化热生风,或治疗末期,营血亏少,肌肤不润而血燥生风,临证当详辨细审,随证转方。初起当以清热化湿为主。湿热并重者,用自拟方清化饮(茵陈、扁豆、佩兰、黄连、赤芍、白豆蔻、薏苡仁等),或甘露消毒丹、二妙丸加减;湿偏重者,表现为舌淡红或淡、苔白腻披黄,脉缓,口苦而淡,小便清,大便稀或溏或白冻样,用三仁汤、藿朴夏苓汤、藿香正气散、黄连平胃散、达原饮等加减;热偏重者,表现为舌红、苔黄腻干,脉数,口渴喜凉饮,小便黄,大便干或粘液脓血样,用连朴饮、白虎加苍术汤等加减;有表症者,可选用《伤寒论》中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化湿药有芳化、温化和渗化之别:湿邪蒸上焦,宜芳香化湿,如藿香、佩兰等;湿邪阻中焦,当温燥化湿,如白蔻、草果等;湿邪注下焦,当淡渗化湿,如薏苡仁、通草等。清热有苦寒、甘寒和咸寒之分。因苦寒可清热又燥湿,如黄芩、黄连、苦参等,是首选药;若化热见燥伤阴,当用甘寒,如金银花、蒲公英、知母或咸寒石膏、寒水石等。清热化湿的同时,还当配熄风之品。熄风具有镇静、脱敏、止痒的作用,常用的药蝉蜕、凌霄花、防风、地肤子等。药毒内炽化热生风者,当清热解毒,凉血熄风,可用清营汤、犀角地黄汤之类加减。至于营血亏少,肌肤不润而血燥生风者,则当养血、润燥、熄风,可用当归饮子加减。肿瘤化疗患者属本虚标实,祛邪之时,莫忘顾本扶正。湿热稍除,即当佐以健脾益肾。

3 病案举例

林某,男性,67岁,住院病人。

入院前4个月,因“反复排稀便”就诊我院门诊,行肠镜检查提示结肠癌,并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大肠溃疡型乳头管状腺癌Ⅱ级,侵犯浆膜层,脉管见癌栓,侵犯神经组织,肠周围脂肪组织中见转移性癌结节”。化疗方案是:“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亚叶酸钙”1次,“希罗达、艾恒”3次,“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亚叶酸钙”2次,第7次化疗住院时,出现皮肤瘙痒,遂请杨老师会诊。症见:大腿内侧及小腿瘙痒、白天为甚,无皮疹、水疱,食欲欠佳,夜间口干欲温饮,小便色黄,夜尿3~4次,大便调;舌暗红,苔根黄腻,脉弦缓。诊为风瘙痒,证属湿热积滞,毒瘀生风。予清化解毒,凉血祛风为法,方处清化饮加减:茵陈、生扁豆各12g,马鞭草、薏苡仁、麦芽、谷芽各15g,鸡内金、凌霄花、生白芍、赤芍、生蒲黄各9g,厚朴、苦参各6g,白豆蔻4.5g,蝉蜕、甘草各3g。3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双腿内侧瘙痒感明显减轻,但自觉双脚臭味难闻,口干苦,前日伤食后便溏2次,无肠鸣,夜尿2~3次;舌质暗淡、苔薄白,脉细弦缓。湿热渐化,脾虚以漏,且有下注之象,治当内服外治同用,分而击之,故拟健脾益肾,升津化瘀为法,煎药口服,另以三妙煎药外洗,以除下注之邪。处方:党参15g,漂白术 10g,生黄芪 12g,葛根9g,菟丝子 10g,骨碎补 15g,炙甘草 4.5g,红枣 3g,益智仁 4.5g,仙鹤草 15g,凌霄花 9g,赤芍 9g,焦山楂9g,地榆炭 10g,煨诃子 6g。5剂,水煎服。加补脾益肠丸6g,日3次,口服;另外,以黄柏 9g,薏苡仁30g,牛膝12g,煎水洗脚。

三诊:皮肤无瘙痒,脚已无臭,大便日一次、成形,通畅,时有矢气,夜间偏多,排气后舒服,知饥纳可,下半夜口苦较甚,夜尿2~3次,舌形偏大,苔根部薄黄腻干,脉细弦数,重按无力。药见大效,仍续前法,前方去骨碎补、红枣、凌霄花,加黄连3g,茵陈6g,覆盆子 9g,续用5剂。

药后患者诸症皆除,顺利完成第7次化疗后出院。

猜你喜欢

凌霄花化疗皮肤
第二层皮肤
凌霄花
小小凌霄花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凌霄和月季
咏凌霄花二首
跟踪导练(二)(3)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