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2012-01-25欧雅捷

关键词:勤务警卫指标体系

欧雅捷

(1.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2.武警部队后勤部,北京 100089)

0 引言

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分析包括3个阶段:监测、识别、评价。监测是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分析系统正常运转的前提,是预警指标体系的数据来源;识别是预警分析的关键环节;评价是预警分析系统对预警指标进行技术性分析并实施预警输出的重要过程。监测、识别、评价是3个紧密相连、信息共享的子系统,共同构成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分析系统,如图1所示。这3个子系统的基础是预警监测的指标体系,只有建立起预警监测指标体系,才能够对监测信息进行筛选过滤,继而输入识别子系统进行趋势分析,最后由评价子系统输出预警信息,发出警报。

图1 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分析系统

1 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各种社会热点问题不断增多,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剧烈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使得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集中凸显和爆发。由于这些矛盾和问题涉及多层次的社会关系、多样化的矛盾主体、多领域的利益冲突以及体制、机制、政策、法律、观念等多方面的因素,只能在改革的不断完善和深化中逐步得到解决。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是各级人民政府的根本宗旨。政府机关是国家行使权力的重要机构,同时也是群众表达诉求的主要场所。正是由于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所致,一些群众把个人的利益得失完全归咎于政府和单位领导,把矛头直接指向地方党委、政府和执法机关,解决问题情绪激动,行为极端;或掩盖事实真相,夸大不幸,蛊惑人心;或拉横幅、告地状,博取社会同情;或冲击政府机关,围攻、殴打工作人员,甚至损毁办公设施,采取不法手段以扩大事态,向政府施加压力,逼迫有关部门按其意愿解决问题,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负面影响,给政府机关安全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威胁。此类事件一旦处置不当,应对不力,就会激化矛盾,扩大事态,最终酿成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安全事件。

构建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应当遵循警卫勤务的内在规律,深入研究警卫勤务安全事件的主要矛盾。每一起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安全事件的直接诱因都是比较明显的,但是,经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些事件与社会稳定的诸多因素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因此,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应当是社会运行过程中各项关乎社会稳定的因素构成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并不是无序的,而是以某种结构相互联系的。根据社会稳定系统方面的研究[1]79-82,可将预警指标体系划分为 6 个类型,即生存指数、经济指数、控制指数、分配指数、心理指数、环境指数。这些指数内部的因素相互作用,指数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因此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具有3级逻辑结构。

2 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社会矛盾和群体利益纠纷是引发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按照构建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逻辑结构和理论基础,可以将预警指标体系设计如下:

2.1 Ⅰ级指标

Ⅰ级指标为“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安全事件发生可能系数”,反映了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目标。可能系数的大小由Ⅱ级指标决定,Ⅱ级指标对Ⅰ级指标的影响程度可通过案例统计获得或专家系统来确定。系数的值域为[0,1],值越大说明政府机关面临的风险越大,值越小说明风险越小。

2.2 Ⅱ级指标

Ⅱ级指标由“生存指数”、“经济指数”、“分配指数”、“控制指数”、“心理指数”、“环境指数”构成。这6类指数是社会稳定系统的映射,是对Ⅲ级指标的合理分类,具有完备性和相对独立性。每一类指数都可以影响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安全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某一方面。指数的值域为[0,1],值越大说明政府机关面临的风险越大,值越小说明风险越小。

2.3 Ⅲ级指标

Ⅲ级指标是指具体的指数指标,是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中的元指标。元指标通过一定的遴选方法获得,包含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其值域根据指标的特点互不相同,需要采取合理方法进行变换使其能够进行统一评价。

通过对社会稳定相关理论的研究和现实生活中导致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安全事件发生的因素的综合分析,可以发现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监测的元指标更多的是民生、政府执政能力、经济发展等与政府职能息息相关的因素。对每类指数的元指标分析如下:

1)生存指数。生存指数是民众对生存状况的总体诉求。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当民众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生活有保障,社会才能安定,政府才是受百姓拥戴的。相反,如果民众的生存得不到基本保障,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极易危及政府机关的安全。这类威胁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三农问题、就业需求与失业问题、社会保障与保护问题、劳工权益问题、征地拆迁补偿问题,等等。因此,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安全的核心问题就是社会群体的生存保障问题,生存指数是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逻辑起点。

2)经济指数。经济指数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高低的最直接反映。只有经济实现稳步发展,社会稳定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政府的执政能力才能真正得到肯定,民众才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幸福指数才能提高。如果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经济、社会与环境不协调发展,以消耗大量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其结果往往是虽然经济得到增长,社会问题却不断增多,生活质量反而下降,从而引发社会矛盾和社会动荡。因此,经济指数在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控制指数。控制指数主要体现了政府调控和管理社会的能力。任何社会冲突和安全事件的发生不仅是人们行为的失范,更是社会控制失效的体现。社会控制类的威胁主要有社会治安问题、重大案件事故、社会公共秩序问题、非法宗教活动问题、负面心理效应影响问题、道德信仰危机等问题。控制指数是社会稳定的维护机制,如果社会控制系统乏力或崩溃,政府机关警卫勤务的安全将会进入危机状态。

4)分配指数。社会分配问题是政府调节职能中最为敏感和突出的问题,也是最为棘手的问题。由于劳动者能力、地位和所处环境的差别,每个人获得生存资料的份额不可能是完全均等的,少劳少得,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出现贫富差距是必然的。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和分配不公问题主要表现在地区收入、行业收入、城乡收入、农村与城镇内部收入等方面的差距。不合理的过大差距则会造成不同社会成员心理上的不公感,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将有可能引发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安全事件。

5)心理指数。社会心理是社会客观状况的反映,政府机关警卫勤务面临的威胁是社会心理不稳定的具体体现。人是有主观意志、有思想心理活动的,其社会行为受思想支配。古语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心理形成独有的特点,对社会的认知态度具有一定的模式。如果人民群众民怨沸腾、人心惶惶、群情激愤,那么政府机关所处的环境也是危险的。社会心理类威胁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体现在腐败问题、行政执法混乱问题、卫生(疾病)控制问题、对主要领导的信心问题、民众容忍程度问题等方面。这些矛盾容易引起社会心理不满和反抗,向政府机关表达诉求是这些不良情绪发泄的重要渠道。

6)环境指数。环境指数是外部环境系统对社会内部稳定的扰动引起的。外部环境的威胁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国际方面和自然环境方面。国际方面,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再可能处于独自封闭的环境中祈求社会稳定,今后我国社会的稳定将会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社会的影响。自然环境方面,工业化的后果使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受自然界的“报复”与日增多,主要表现在灾害、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政府机关警卫勤务的安全。

3 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指标遴选的方法

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中元指标的遴选工作,主要采取的是Delphi专家咨询法[2],共分为2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根据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指标的理论预选;第二步将理论预选指标提交专家,运用Delphi法进行专家咨询和指标遴选。

3.1 Delphi指标遴选法思想

Delphi法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直观评估和预测方法,是美国兰德公司首先提出和使用的一种方法,目前成为全球近200种评估和预测法中使用比例最高的一种。Delphi法对专家咨询具有严格要求。首先是匿名性,专家咨询的内容应该采用匿名函询的形式向专家征求意见。参加咨询的专家互不见面,姓名保密,通过信函调查表来回传递进行意见交换,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背靠背方式。由于是匿名方式进行专家咨询,专家们可以参考前一轮各位专家的评估结果修改自己的意见。采用匿名函询的方式可以使专家们打消思想顾虑,进行独立思考,防止出现专家会议屈服权威和随大流的现象,以及碍于情面不愿公开发表自己意见的情况。其次是反馈性,Delphi法需要经过多轮的专家咨询。在第一轮征询意见回收后,需要将各种不同的专家意见进行综合、分类、整理,然后反馈分发给各位专家,再次征询意见。在第二轮征询意见的过程中,专家们可以坚持自己第一次的意见,也可以参考其他专家的意见对自己的意见进行修改补充。如此经过几轮的反馈以后,各位专家的意见将趋于一致。最后是量化性,经过多轮的专家意见征询后,对最后一轮的专家意见用统计分析加以整理,作为评估的最后结果。

3.2 Delphi法遴选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过程

为了确保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工作的科学性,运用Delphi法进行专家咨询需要遵守一定的程序,主要包括3个阶段:一是问卷设计阶段,问卷设计应当考虑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和框架,将Ⅰ、Ⅱ、Ⅲ级指标向专家阐明,并为专家提供遴选元指标的原则和具体方法。二是选择专家阶段,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专家咨询的对象应该是对社会安全事件和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工作有比较深入了解和研究,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思想敏锐、富有创造性和分析判断能力强的人员。咨询对象应该包括高校、科研机构和武警警卫勤务部队的高级指挥人员等。三是意见征询阶段,应该注意Delphi法所包含的几方面的要求,这样才能够得出比较切合实际的指标体系。

1)问卷设计阶段。为了避免专家对咨询课题出现理解上的分歧,故在制作问卷时,不仅要详细地向专家们介绍调查问卷的理论框架等方面的背景资料,而且要明确提出指标遴选的原则和具体方法。每份遴选表都要留有供专家修正或补充的栏目。

初始调查问卷的元指标主要从现行国家统计指标中遴选一部分,并采纳中国社会科学院[3]、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4]、阎耀军[1]43-48等提供的一些指标作为理论预选的结果。

2)选择专家阶段。因为指标选择的最终结果来自专家,因此所选专家应当是对研究对象和政府机关警卫勤务问题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分析判断能力强的人员。本调查选择了25名行业专家,这些专家具有较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还选择了25名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武警和公安系统的中高级指挥人员,这些人员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这50名专家的遴选结果能较全面地反映出影响社会安全的主要因素。

3)意见征询阶段。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即进入意见征询阶段,轮番向专家征询意见。

本文采用了3轮问卷征询,其实施步骤如下。

第1轮,将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征询表和背景材料发给专家,要求专家按调查表的内容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个人初步预测结果的论据和进一步研究所需要的资料。问卷按规定的期限寄回,将寄回的问卷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第2轮函询表。

第2轮,将第1轮汇总整理的结果,以及要求和补充的背景材料,再反馈给各位专家进行第2轮征询意见。请他们对别人的遴选结果加以评论,对自己预测结果进行新的判断和修正。收到专家们如期寄回的意见后,再次进行整理、统计,求出各位专家评估结果的平均值,初步获得遴选的综合结果。

第3轮,将第2轮汇总整理的意见、补充材料、初步遴选综合结果及第3轮的函询表再次反馈给各位专家,请专家们提出最后遴选结果及其依据,并按期寄回。

专家意见以匿名方式经过轮番征询后,多数人对预测问题的意见渐趋一致,少数人的分歧意见也明朗化。作者将轮番征询的结果用统计方法加以集中整理,最后可以得出比较切合实际的指标体系方案。

3.3 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

经过3轮意见征询和统计分析,得到43个元指标,构成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4 小结

在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工作中,对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安全状态的监测和识别之前,最重要的是构建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本文遵循政府机关警卫勤务的内在规律,深入研究警卫勤务安全事件的主要矛盾,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包括6个Ⅱ级评价指数和43个Ⅲ级评价指标。政府机关警卫勤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预警系统的基础,对预警指标体系的监测和分析是预警系统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1] 阎耀军.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79-82.

[2] 陈远章.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其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8(9):122-126.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发展与社会指标研究资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61-65.

[4]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WCED).Our common future[M].Tokyo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96 -98.

猜你喜欢

勤务警卫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关于消防救援队伍拓展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勤务的思考
针对低消耗航材的两级库存调拨方案
探析智慧交通在交管“情指勤督一体化”勤务改革中的应用
中央警卫师警卫开国大典逸事
用忠诚和担当警卫中共中央——中央警备团与开国大典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毛主席和警卫战士相互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