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012-01-24李志宏王建军张明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11期
关键词:通络益气传导

李志宏,王建军,张明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以足部凉、麻、痛,足部脉搏减弱及感觉迟钝为主要表现,或出现运动功能减退,伴肌肉萎缩,甚至痿废不用[1]。2008年10月—2012年2月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源于2010年1月—2012年2月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糖尿病科收治的DPN患者98例,并随机分为两组。治 疗组49例,男36例,女13例,年龄(60.3±64.7)岁,病程(15.0±3.1)年。对照组49例,男34例,女15例;年龄(61.1±65.3)岁;病程(11.7±3.7)年。治疗前均予控制血糖。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9年WHO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①四肢或双下肢感觉异常,感觉有过敏、麻木、刺痛、灼热、肢端发凉、蚁行感;②浅感觉明显减退;③踝反射、膝反射明显减退;④神经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病变[2]。所有住院患者均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神经病变。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所有患者基础治疗采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给予弥可保针0.5mg,肌注,每日1次,维生素B1片10mg,口服,每日3次。

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予益气活血通络方加减。处方:黄芪40g,桂枝15g,白芍10g,赤芍10g,当归10g,地龙10 g,桃仁10g,川芎10g,红花10g,全蝎5g(研末冲服),水蛭6 g,生姜6g,大枣6g,甘草5g。水煎服,一日一剂,水煎500 mL,每次250mL,早晚各1次。两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期间根据辨证论治随证加减。

1.4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舌、脉象、神经体征的变化)、症状总积分,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

1.5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深浅感觉及下肢跟膝腱反射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和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较治疗前增加≥5m/s或恢复正常;有效:自觉症状有改善,深浅感觉及下肢跟膝腱反射有所改善,MCV和SCV较前增<5m/s;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深浅感觉及下肢跟膝腱反射无变化,神经传导速度无改善[3]。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s) 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9 22.3±5.11) 9.3±5.21)对照组 49 22.7±5.9 14.2±5.92)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比较(±s) mmol/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比较(±s) mmol/L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9 10.5±2.9 7.1±1.11)2)对照组 49 10.9±2.5 8.7±1.5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2.4 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MNCV、SNCV比较(±s)m/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MNCV、SNCV比较(±s)m/s

组别 n MNCV SNCV正中神经 腓总神经治疗组 治疗前 49 42.13±5.57 38.30±5.20 35.34±4.03 31.98±3正中神经 腓总神经.86治疗后 49 43.75±6.49 41.15±5.63 40.56±4.45 37.70±4.25对照组 治疗前 49 42.33±5.91 38.17±4.43 35.78±4.31 32.24±3.78治疗后 49 43.17±6.75 39.96±4.86 37.58±4.25 34.43±4.02注:组内及组间比较,P>0.05。

3 讨 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90%以上[4]。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普遍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其病因病机主要为微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糖基化产物增多,醛糖还原酶活性增加,代谢障碍和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导致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及变性坏死[5]。中医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亦有较早认识,古代医家认为消渴的兼证与久病而致经络不通有关,可归属于中医“血痹”、“痿证”、“麻木”等范畴,中医病机主要有气虚、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气阴两虚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本质,瘀血阻络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理基础。

本观察结果表明,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明显临床疗效。可以缓解麻木、刺痛、灼热、肢端发凉、蚁行感等DPN的症状;并可以改善患者空腹血糖、神经传导速度、肌力收缩平均时限明显延长,神经有侧支的再生和修复能力。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确切。

[1]张山.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1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1,16(3):84-85.

[2]安雨协,王少华.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1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7):448-449.

[3]张广辉.降糖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疗效研究[J].中外医疗杂志,2011(11):80-81.

[4]金美娟,王健,许芹方.自拟益气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8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3):224-225.

[5]王红梅,王琳樊,李松岩.降糖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103-104.

猜你喜欢

通络益气传导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神奇的骨传导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UPLC-MS/MS法结合模式识别同时测定芪参益气滴丸中11种成分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PI3K/AKT/Bcl-2凋亡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益温通络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40例
益气脑络通汤治疗脑栓塞80例
通络止痛汤治疗原发性头痛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