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

2012-01-24章玉国王红琴

中外医疗 2012年27期
关键词:成形术椎弓经皮

章玉国 马 双 苏 波 王红琴

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黄河三门峡医院脊柱科,河南三门峡 472000

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骨质疏松患病人数不断增加,由此所引发的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其中,临床上以胸腰椎压缩骨折最为常见,并且骨折后会出现剧烈和持久性疼痛,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不甚理想,并且容易因长期卧床而发生多种并发症。该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应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34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该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4例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剧烈的腰背痛,并经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确诊,无明显的脊髓或神经压迫症状及体征,且椎体后壁无破坏。其中男13例,女21例,年龄56~81岁,平均67.3岁。手术距外伤或疼痛时间2 d~3个月,平均19 d。有明显外伤史23例,轻微外伤后疼痛7例,无明显外伤史4例。单节段椎体骨折26例,双节段椎体骨折8例,累计椎体42个;其中胸椎8例,腰椎12例,胸腰段(T12L1)椎体14例。椎体压缩程度为30%~75%。实验室检查和全身检查均证实本组所有患者均无明显手术禁忌症。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腹部悬空。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定位,让患者正位显示患椎上、下终板呈一线影,且双侧椎弓根影与棘突等距,同时在体表穿刺点进行标记,正位位于椎弓根影外上缘。术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后,以1%利多卡因行深度达骨膜的局部麻醉。以进针点为中心行3~5 mm的切口,透视下用穿刺导管针经皮椎弓根穿刺,在穿刺过程中随时观察C臂正侧位像上的位置并及时进行调整。当侧位进针经椎弓根达椎体后缘而正位则应当位于椎弓根影内缘,侧位观察到针尖超出椎体后缘2~3 mm,抽出穿刺针的内芯,建立工作通道。沿着工作通道置入扩张套管和工作套管,使工作套管的前端位于椎体后缘皮质前方2~3 mm处,拔出骨钻同时用导针探查椎体内状况。待确定位置无误后连接压力注射装置,置入扩张球囊,侧位透视下球囊的理想位置是位于椎体的前3/4处,注入显影剂进行球囊加压。当椎体复位满意并纠正至凸畸形后停止加压,椎体复位后在椎体内会形成一个空腔,这时抽出造影剂,使球囊回缩至真空缓慢抽出。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向椎体内注入搅拌好的骨水泥,一旦出现骨水泥渗漏,应立即停止注射,记录每个椎体的骨水泥注入量。确认空腔被骨水泥充满后抽出工作通道,手术完毕。术后患者应卧床休息,24 h后可下床活动,按常规剂量使用抗生素3 d。

1.3 疗效评价

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疼痛程度:0分为无疼痛,10分为剧烈疼痛。测量椎体后凸角度为侧位X线片上伤椎上、下终板垂线的交角,评估伤椎的复位情况。术后行胸部X线及CT检查以了解骨折椎体复位情况、骨水泥分布及外漏情况。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本组42个椎体手术均一次性成功。单节椎体骨水泥填充量为3.2~6.8 mL,平均4.7 mL。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得到明显缓解或消失。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5±1.4)分降至术后平均(1.6±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住院时间仅1~9 d,平均3.8 d。后凸角度矫正由术前的(22.3±7.6)°恢复至到术后的(8.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行影像学检查,无骨水泥渗漏,无脊髓神经根损伤及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10.5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伤前生活方式,无疼痛及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尤其是老年女性,其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往往造成患者脊柱后凸畸形,导致腰背部疼痛、活动能力下降、步态变化、呼吸功能受阻等诸多并发症,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由于胸腰段活动度大,应力负荷较为集中,使得老年脊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多发生于胸腰椎段[2]。该类患者通过药物治疗不能迅速缓解症状,难于恢复到伤前的生活状态,并且使用大量止痛药物还会引起大量副作用;而开放性复位内固定手术的创伤大,风险高,患者难以接受。因此,有效缓解疼痛,及早恢复骨折椎体高度,使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避免长期卧床,成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的关键。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技术。该手术采用球囊扩张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入进而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即通过椎体内机械扩张恢复椎体的高度,部分矫正脊柱的后凸畸形,压迫椎体内骨小梁形成相对致密的骨壁,在椎体内形成一空腔,然后将骨水泥以高黏滞和低压力的状态注入椎体,增强椎体的强度,减少骨水泥渗漏[3]。术中通过骨水泥的机械性加固作用使椎体强度增加、恢复形状,再利用骨水泥聚合反应放热以灭活神经细胞,进而缓解疼痛[4-5]。目前,术中应注入多大剂量的骨水泥,才能使骨折达到稳定愈合并治疗疼痛,尚无统一的标准,而骨水泥的注入量与椎体的大小、压缩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密切相关。

结合本组病例,笔者认为在进行手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术前一定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椎体后壁、终板及椎弓根完整,无神经压迫征象。②穿刺部位要精确,确保一次成功,一般从椎弓根进入椎体内,避免穿破椎弓根而增加渗漏的可能性。③手术应在透视全程监视下进行,把握好骨水泥注入时机,骨水泥黏稠度较低时注入,由于流动性强而发生渗漏;而黏稠度较高时又会注入困难,故应选择骨水泥拉丝期开始缓慢注入[6]。骨水泥的注入量要适中,注入压力不可过大,以2~6 mL为宜。④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及有无骨水泥反应,若发现渗漏应立即停止注入。

本组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得到明显缓解或消失,平均住院时间3.8 d。术后的VAS评分和后凸角度矫正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无骨水泥渗漏,无脊髓神经根损伤及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10.5个月,无疼痛及并发症发生。这些表明,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止痛效果好、矫正后凸畸形、尽早离床活动等优点,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主要术式。总之,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作为一种微创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田征,田禾,屈建华,等.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治疗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系统评价[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14(6):396-401.

[2]高志成,韩清丽,郭素银,等.微创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J].中国医药指南,2011,9(4):87-88.

[3]杨惠林,王根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J].实用老年医学,2010,24(5):362-364.

[4]鞠杰,王黎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23 例报告[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10):1512-1514.

[5]肖少雄,熊伟,夏平.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8):22-23.

[6]吴伟,马锦波,刘新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22):61-62.

猜你喜欢

成形术椎弓经皮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浅议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活血祛瘀汤治疗胸腰椎骨折134例
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通道的临床观察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脱垂的疗效分析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并发症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