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碘酊对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影响的探讨

2012-01-24王许平商淑梅任红英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2期
关键词:碘酊感染率置换术

王许平 商淑梅 赵 丽 任红英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056002)

关节置换术是指用人工合成材料来代替关节被磨损或破坏的部位的手术,可以说是骨科治疗方面的重大进展。由于外来植入物的原因,使得手术较其他种类的骨科手术增加了感染的几率。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中指出对于有植入物的手术可以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以预防该类手术的感染。一旦此类手术发生感染,常常导致致命性损害,因此对于关节置换术可能发生感染的环节都应予以关注,其中皮肤消毒质量直接关系到手术切口愈合率。

一般资料

将2009年12月26日~2010年12月25日在我院行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筛选,除外患有糖尿病、结核病、高血压等慢性基础疾病以及近期有呼吸道感染、应用抗生素的患者。共筛选出466例患者,男性297例,女性169例;平均年龄为67.53±2.51岁。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

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照外科学中选用0.5%碘伏常规消毒切口及其周围5cm以内的皮肤。试验组在常规消毒皮肤后,再使用浸透10%碘酊的纱布垫覆盖切口及其周围5cm以内的皮肤20min。

将切口分泌物送微生物实验室常规培养。

治疗结果

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率:试验组感染3例,总人数233例,感染率1.23%;对照组感染32例,总人数233例,感染率13.73%。

讨论

关节置换术属于深部腔隙手术,且人工合成材料直接与骨质相接触,该类手术常见的感染是骨髓炎、败血症等重症感染。预防感染是保障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据报道,感染中常见的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居于皮肤,提示可能感染来源于手术部位的皮肤。严格来说,无菌技术包括外科皮肤消毒,皮肤消毒是保证无菌的第一道关卡,如何提高手术部位皮肤的消毒效果,尽可能地杀灭皮肤的菌群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常用消毒剂是0.5%碘伏,常应用于皮肤、黏膜的消毒。我院手术室常规使用碘伏原液消毒手术部位的皮肤。试验组除了使用碘伏以外,还使用10%碘酊消毒。

无论碘伏和碘酊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碘元素本身,杀菌原理是碘元素可直接碘化微生物蛋白质,产生沉淀,使微生物死亡。碘酊主要含碘、碘化物及乙醇,属于广谱消毒剂,对大部分细菌、真菌、病毒、原生物有杀灭作用,并且具有较强的穿透力,杀菌力强,尤其针对被污染的切口效果较好。

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形成的不定型络合物,又称络合碘。碘伏不是几个成分简单的混合,也不是几个成分以化学键的形式连接起来的化合物,它是分子间具有一定亲和力的部分相互吸引靠拢或以静电引力形成的复合物。其杀菌作用是依靠在水中释放出的游离碘的多少而决定的,即是看碘的存在形态的多少,而不完全取决于有效碘的浓度。有机物过多可使碘伏的杀菌作用减弱甚至消失,皮肤上的污垢及伤口的坏死组织等都会影响碘伏杀菌效果。

我们通过试验(在使用碘伏常规外科皮肤消毒后,再进一步使用碘酊)证实,皮肤切口的感染率明显降低,这可能是与连续使用碘伏和碘酊使得一些存在于皮肤皱褶、皮肤深部的微生物被杀死有关。

保障皮肤外科消毒只是预防感染的一个方面,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外科洗手等各个环节,才是手术成功的最终保障。

猜你喜欢

碘酊感染率置换术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仔兔黄尿病的治疗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夏季需防羊腐蹄病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浅论护理实践中常用皮肤消毒剂化学特性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在男男性行为者不同解剖部位感染率的系统分析和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