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康复影响分析

2012-01-24黄海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3期
关键词:排气胃肠营养

黄海波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一人民医院外科,吉林 松原 131500)

胃肠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康复影响分析

黄海波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一人民医院外科,吉林 松原 131500)

目的 分析胃肠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康复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48例行胃肠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标准肠外营养,观察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饮食恢复时间、生化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平均饮食恢复时间、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营养支持方式下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手术后早期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可缩短患者饮食、排气、排便恢复时间,促进患者尽快康复。肠内营养支持作为临床手术后安全、简单、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胃肠手术;早期肠内营养;康复

营养是维护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患者胃肠手术后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营养支持,不仅会影响术后的康复,甚至手术成功后也会功亏一篑[1,2]。营养支持在临床上历来被医师所重视,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由于没有有效的营养支持措施,当患者肠道功能发生障碍后,往往因缺乏有效的营养支持,而使治疗效果丧失[3]。我国从1970年以后也逐渐将营养支持应用于临床上,并且在进入80年代后有了很快的发展。有效的营养支持不仅可加快患者术后的恢复,也有利于治疗的继续。三十多年过去了,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研究表明,长时间使用肠外营养支持,可导致肠黏膜萎缩,影响肠道形态和功能,甚至对免疫系统造成损伤[4]。本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48例行胃肠手术的患者,分别于术后给予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48例行胃肠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32~66岁,平均年龄46.5岁;本组患者中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溃疡9例,胃癌2例。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标准肠外营养,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44.5岁;本组患者中胃溃疡16例,十二指肠溃疡7例,胃癌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程度等各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营养支持治疗

1.2.1 观察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

营养制剂选择以短链蛋白为基质的高能要素合剂百普素(荷兰生产)。本组24例患者根据个体情况分别采用两种途径给予百普素,第一种途径由术中放置的空肠造瘘口滴注,第两种途由术中放置在空肠上段的鼻胃管滴注。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4h开始给予肠内营养,以静脉泵控制滴速为每小时40~80mL;首次量为500~1000mL,次日增加至1000~1500mL,逐渐增加至2000mL/日,使用5日后观察患者肠功能恢复情况,恢复发可改为口服。

1.2.2 对照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按常规采用周围静脉输液,进行标准肠外营养支持。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见表1、表2。

表1 两种营养支持方式下两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例,]

表1 两种营养支持方式下两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例,]

组别 n 饮食恢复时间(h)排气恢复时间(h)排便恢复时间(h)观察组 24 44.2±3.3 42.1±3.6 50.1±2.2对照组 24 57.6±2.6 54.5±5.9 57.6±6.8

表2 两种营养支持方式下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情况比较[例,]

表2 两种营养支持方式下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情况比较[例,]

组别 n Na+(mmol/L) Ca2+(mmol/L) ALB(g/L) K+(mmol/L)观察组 24 142±10 2.1±0.51 36±1.4 4.6±0.74对照组 24 141±11 2.0±0.59 35±1.5 4.5±0.63

从表1情况显示,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平均饮食恢复时间、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表2情况显示,两种营养支持方式下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与物质条件的改善,目前各大医院对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营养支持的作用与范围还在不断地扩大。研究表明,长时间使用肠外营养支持,可导致肠黏膜萎缩,影响肠道形态和功能,甚至对免疫系统造成损伤。而肠内营养支持可维持肠黏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防止肠道细菌移位,而且所有营养物质均经门静脉系统吸收,有利于肝脏调节蛋白质的合成与代谢[5],且代谢营养物质所消耗能量低于肠外营养,而且研究表明,肠内营养在供给同等氮与热量的前提下,体重增加和氮储留均高于肠外营养。

因此,肠内营养支持在临床越来越受到医师的重视,尤其是在外伤、昏迷等胃肠功能正常的患者中肠内营养的优势更加明显。从本院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后,患者康复情况显示,观察组24例患者饮食恢复时间、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提示肠内营养支持是胃肠手术后早期安全、简单、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

综上所述,,胃肠手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功能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迅速补充人体所需蛋白质及各种营养物质,可以部分或完全替代静脉补给营养,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1] 史松梅.胃肠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42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2010,8(1):15-17.

[2] 陈志刚.胃肠道手术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12): 1071.

[3] 程莉莉.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行肠内营养的观察与护理[J].医学信息,2010,5(7):1856-1857.

[4] 吴肇汉.临床营养与胃肠外科疾病[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2,5(3):169-171.

[5] 李彦平,吴爱须,张丽莉.胃肠道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相关问题与措施[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4,11(1): 42-43.

R573

B

1671-8194(2012)03-0211-02

猜你喜欢

排气胃肠营养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前行胃肠减压的影响
胃肠病糊上就好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