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评价

2012-01-24陈红芬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3期
关键词:脑梗塞神经功能血栓

陈红芬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第一人民医院,贵州 安顺 561000)

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评价

陈红芬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第一人民医院,贵州 安顺 561000)

目的 评价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临床试验观察血栓通的疗效,采用Ridit分析评价血栓通的治疗效果。结果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有效率93.18%,对照组有效率81.40%。治疗组=0.4390,对照组=0.5624,即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血栓通;脑梗塞;效果评价

急性脑梗塞作为一种突发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类,因致残率和致死率比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探索其最佳治疗方案,是该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目前,脑梗塞的治疗以扩血管为主。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对87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使用血栓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疗效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发病在72h内的急性脑梗塞住院患者,共87例。所有的研究对象均根据临床症状并经过头颅CT或MRI进行确诊,即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原则及标准[1]。

1.2 研究方法

将研究对象按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方案:血栓通3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一日一次,连续治疗14天(1疗程)后停药一周,在连续治疗1疗程。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25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一日一次,疗程及治疗方法同治疗组。此外,两组均未用其他活血化瘀药物。

为进行质量控制,两组的治疗顺序也按照随机化的原则进行。

1.3 疗效判断标准

依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通过的神经功能缺损程通过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状态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的判断。疗效分为以下5个等级: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0~17%左右;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2]。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一般结果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如表1。

表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经卡方检验,两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χ2=0.280,P=0.597>伤。同时,三七总皂甙还可调整血脂、减低血液黏滞度及钙通道阻断的作用,并能加强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微循环,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6]。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脑梗塞患者治疗效果评价

本文经临床实践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各自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表明急性脑梗赛患者经积极的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预后。但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较对照组更明显,治疗组=0.4390,对照组=0.5624,表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表明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确实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在本研究的过程中,治疗组1例、对照组3例患者病情恶化,提示与患者的年龄、身体素质和病理部位等多因素有关,但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加之其价格相对低廉、安全性更高,易于被老百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0.05)。经正态性检验,年龄服从近似的正态分布,故采用t检验对两组的年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61,P=0.285>0.05)。另外,两组患者梗塞的面积、部位等基线资料方面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故可认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具有同质性,即研究对象在两组之间均衡可比。

2.2 治疗效果评价

表2为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统计。经Ridit分析,治疗组Ridit值=0.4390,对照组Ridit值=0.5624,且t=2.109,P=0.038<0.005,表明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效果等级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恶化分别按0、1、2、3、4排列,所以治疗组=0.4390<0.500,对照组=0.5624>0.500,表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在我国,脑梗塞的发病率、病死率很高,严重危害中老年人(45~75岁)的健康和生命。西医认为,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3]。中医认为,“风阳上扰,痰瘀阻络”是脑梗塞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4]。现阶段临床实践中,脑梗塞的常规治疗主要在于最大限度地改善脑供血,恢复缺血区脑细胞功能而达到控制脑梗塞的效果[5]。

血栓通注射液主要的有效成分为三七总皂甙,经药理毒理学研究认为,三七总皂甙能降低血小板的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活性,调节血管收缩功能,减少缺血血管的进一步损

[1]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 379-380.

[2] 中华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 381.

[3] 段慧,艾民.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9例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3): 192.

[4] 中华神经学会.血管分类、诊断要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9(6): 376.

[5] 贾建平.神经病学版) [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52.

[6] 徐国海,严晓青.三七总苷片与洛汀新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对比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3): 2328.

R743.3

B

1671-8194(2012)03-0216-02

10.15912/j.cnki.gocm.2012.03.015

猜你喜欢

脑梗塞神经功能血栓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
中医药辨证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60例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