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高职药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需求的调查与对策

2012-01-24刘素兰吴德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24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药学医疗机构

刘素兰 吴德强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高职药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需求的调查与对策

刘素兰 吴德强

通过对江西省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药学专业知识与技能需求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量大增,对从事药学专业的人员在药学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构建以基层医疗单位岗位需求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服务就业社会,为药学人才培养提供指导实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与技能;构建;培养模式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自2009年4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根据卫医政发[2011]11号《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疗机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少于本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8%”,“医疗机构不得使用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药学专业技术工作或者聘其为药学部门主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药学技术人员的需求增加,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许多高职药学毕业生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我院药学系通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服务人员知识与技能的需求调查、统计分析,提出高职教育药学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基层医疗单位岗位需求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服务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本次共调查乡镇中心院56家,占32.2%,乡镇医院50家,占28.7%,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2家,占18.4%,诊所或药店36家,占20.7%。调查对象为药剂科主任、调剂、药库、临床药学、配液中心、质量控制部岗位工作人员。调查内容是药学行业人才结构现状和人才需求情况,职业岗位对人才知识技能要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情况。

2 结果和分析

2.1 药学行业人才结构现状和人才需求分析

对被调研基层医疗单位人员学历情况分析表明,在药学岗位上大专学历的工作人员居多,与中专学历的工作人员共同构成药学岗位工作人员的主体;岗位需求调查结果表明从事药品调剂、药库等岗位居多,基层医疗机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占本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足5%。

2.2 被调查单位对高职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2.2.1 通过调查发现,被调查单位必须在药学毕业生取得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药师(士)资格证后才能聘用,同时根据卫生部、国家发改委关于“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医疗机构要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加强合理用药管理,确保规范使用基本药物”的要求,从事药学岗位的人员必须具备合理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的能力及药品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药事法规基本知识。

2.2.2 不同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高职药学毕业生的需求不同,其中乡镇中心院、乡镇医院对学生的处方调配、处方点评、药品质量检查、抗菌药物、激素、特殊药品的使用和管理、药物不良反应、药品采购、保管、药学服务等要求较高,社区、诊所或药店对特殊药品、抗菌药物、激素药品的使用和管理与药品的采购没有太高的要求。

2.2.3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与基层医疗机构药学专家共同拟定药学专业人员知识和技能需求的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归纳知识点和技能。

3 对策

3.1 制定符合基层医疗机构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高素质、高技能”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我院重新制定基层医疗机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掌握药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依据国家药品标准进行药品质量检查、初步具备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规范》等法规从事处方调剂的能力,能够从事基层医疗机构药品调剂、质量检查、药学服务等岗位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人才,树立依法从业的理念。

3.2 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模式是一种全新教育模式,它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学生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主线,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设置教学课程,最大限度满足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为医药行业输送合格人才。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

根据基层医疗机构行业的特点,建立工学结合教学体系。江西省卫生厅委托我院建立全省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国家基本药物应用培训基地,同时包含江西省乡镇卫生院药剂人员业务培训项目。我院与行业专家、能工巧匠成立了药学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基层医疗机构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并及时调整,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同时聘请了基层药学一线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实施“做中教”教学,完善“双师”教学,实现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3.2.1 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药学人才的需求,构建课程体系。职业教育作为与药学岗位结合最紧密的教育类型,必须以需求驱动模式设置课程是一种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模式。根据市场需求,构建课程模块内各课程之间及课程模块与课程模块之间的交互关系,如果将整个药学课程进行划分[1],可分为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应用三个课程模块,调整药学专业核心课程《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药事管理》为专业基础课程,增加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作为专业应用模块,以调研为依据,改革课程体系,实现药学专业与药学岗位的链接,实现了服务药学岗位需求和终身发展的目标。

3.2.2 满足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知识和专业设置的针对性,理论教学内容选择做到“必须、够用”。保证与基层医疗机构药学岗位的准确对接,掌握岗位能力培养要求的动态,确定知识传授点[2]。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是专业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教学内容来完成,针对药学职业岗位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串联教学内容,改革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减少课程间不必要的重复,整合现有课程体系,增加与工作岗位相关的专业应用课程,比如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优化,编写国家基本药物合理应用讲义,制作相应课件、习题集、模拟试卷等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合作开发《医院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等课程,满足基层医疗的需求。

3.2.3 根据医院药学实践项目整合实训项目,缩短教学与岗位之间的距离。针对明确职业岗位技能的高职教育,专业应用模块教学内容应与基层医疗机构紧密结合,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药学内容整合为实训课程,医院药学实践教学应置于实践环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框架中[3]完成教学,真正实现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提高。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层次,体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通过调查研究,提出高职药学人才培养应从具备取得全国卫生专业药学资格的知识和基层医疗机构药学岗位技能入手,实施医院药学模块教学,开设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适应的综合实训,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合基层需要又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药学人才。

[1]孟群.中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8-64.

[2]郭宜章.高职高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交互式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教育与职业,2012(14):154-155.

[3]张林龙,王春模.“前店后场,四业贯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育与职业,2012(14):38-40.

2009年度江西省卫生厅普通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093156)

330029 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刘素兰);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吴德强)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药学医疗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光绪《黔江县志》的药学价值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