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98例病因分析

2012-01-24彭兴平

中外医疗 2012年31期
关键词:体重儿消化道胃肠道

彭兴平

湖北省红安县妇幼保健院,湖北红安 438400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是危重疾病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在50.7%[1],如何加强围产期保健降低危重患儿的出生率,对出生的危重患儿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上消化道出血,从而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是儿科和产科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该文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该院收治的98例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进行病因分析,旨在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寻找防治途径作出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收治的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98例病例都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呕吐物或从胃管抽出咖啡或鲜红色样液体,柏油样便或大便隐血,除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外科疾病以外,药物影响,新生儿咽下综合征,DIC及全身出血性疾病[2]。98例中男 51 例,女 47例,男女比例 1.085∶1;日龄 30 min~1 d 43例,2~7 d 24例,7~28 d 31例。早产儿18例,足月儿 72例,过期产儿8例。体重<2 500 g 14例,2 500~4 000 g 78例,>4 000 g 6例。 平均住院 7.5 d。

1.2 辅助检查

所有病例均化验血常规,其中贫血56例,大便潜血试验阳性95例,血小板计数低8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9例,肝功能异常10例,胸腹部X线检查未见异常,对窒息史患儿、早产儿、巨大儿常规进行头颅CT检查。

1.3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总结98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重度窒息27例,早产儿18例,重度感染15例,低体重儿14例,颅内出血11例,缺血性缺氧脑病7例,其它6例。以上病例的诊断标准均根据金汉珍[3]主编的《实用新生儿学》,当患儿有两种以上疾病诊断时,以出院时第一诊断为主。

1.4 并发症

贫血56例,黄疸23例,血总胆红素高27例,氮质血症10例。

1.5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缺氧,酸中毒,抗感染,除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外,均严格禁食,1.4%碳酸氢钠洗胃,洗出液转清亮止,静脉营养,常规给予VitK1,止血敏治疗。同时根据病情给予云南白药,凝血酶胃管注入,对出血量大或贫血严重的患儿输新鲜冰冻血浆或全血。98例中,治愈80例,转上级医院8例,自动放弃7例,死亡3例。其中转上级医院8例中,随访有7例治愈。

2 结果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98例新生儿中,重度窒息27例,早产儿18例,重度感染15例,低体重儿14例,颅内出血11例,缺血性缺氧脑病7例,其它6例。

3 讨论

通过对98例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应激性溃疡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各种危重疾病导致的应激性溃疡所致。该组98例病例中,重度窒息,早产儿,重度感染引起的应激性溃疡患儿有60例,占61.2%。当新生儿由于各种诱因处于应激状态时,胃黏膜微循环不能正常运行而造成黏膜缺血缺氧是发病的重要环节,由此造成胃黏膜黏液和碳酸氢盐分泌不足局部前列腺素合成不足,上皮再生能力减弱等改变,胃黏膜屏障受损,即使胃酸分泌不增加,因为H+反向弥散,也可以造成溃疡的发生[2],结果导致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急性糜烂、溃疡、出血等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新生儿血管相对比较脆弱,尤其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其消化道血管更加脆弱,更容易于受损伤出血[4]。

3.2 窒息

对新生儿消化系统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由于窒息时血液重新分布,使胃肠道血流灌注减少,导致胃肠道黏膜缺血缺氧,进而胃黏膜损伤。②会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这是由窒息时缺血缺氧造成脑组织水肿,使颅内压升高,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兴奋或直接刺激迷走神经核而导致的。③作为非生命重要器官的肝脏,在窒息时的血流供应减少,使肝细胞因缺氧和酸中毒而损伤;加之,应激时高代谢状态易致内环境紊乱,加大作为解毒器官得肝脏工作量。在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就会出现肝功能障碍,减少凝血因子的合成。再者,由于临床上,针对窒息患者,尤其是重度窒息者,多预防性采用抗生素,这在某种程度上使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受到影响,内源性维生素K出现合成不足,部分凝血因子不能活化,进而导致新生儿出血症的发生或患病程度加重,在临床上,经典型新生儿出血症典型症状为消化道出血[5],故窒息可谓之围生期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加强产前监护,提高产科技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推广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技术对降低围生期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显得尤其重要。

3.3 早产、低体重儿

肠壁肌层发育差,黏膜下层组织脆弱,弹力纤维不发达,屏障功能不完善,且肾脏发育不全,易出现酸中毒,加上肝脏功能不成熟,凝血功能低下,维生素 K合成不足,极易造成上消化道出血[6]。该组98例共有32例,占32.7%。应暂时禁食,同时静脉营养,早产儿开奶后应用早产儿,低体重儿奶粉喂养。

3.4 开奶过早

开奶过早提高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原因可能为:尤其是早产儿,早哺乳会加重胃肠道负担,使胃肠功能紊乱,而且乳汁渗透压较高,已缺氧的胃肠道黏膜会加重损伤,消化道出血诱发原因之一是不适当喂养。建议早产儿在胎粪排出后先试喂温糖水3~5次,观察患儿有无呕吐情况,如无呕吐改用稀释奶喂养,最后用配方奶喂养或母乳喂养,窒息患儿至少要在洗胃后6~1 h试喂温糖水,如无呕吐再用稀释奶,后过渡到配方奶或母乳喂养适宜,可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3.5 肾上腺皮质激素

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脑水肿量过大过久等,引发或加重胃肠道损害致上消化道出血。

总之,重度窒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合并HIE和(或)颅内出血、重症感染及开奶过早是新生儿发生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在临床工作中要特别重视。

[1]祝益民,赵祥文.危重症患儿合并上消化道出血71例[J].中华儿科杂志,1996,34(2):138.

[2]张家骧,魏克伦,薛辛东.新生儿急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46.

[3]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2-220,400-402,762-776.

[4]何宗明.立止血在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7):987-898.

[5]何祖蕙,周静,张理菁,等.小儿上消化道出血100例胃镜检查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0,2(4):248.

[6]梁辉,高大汉.46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3):126-127.

猜你喜欢

体重儿消化道胃肠道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猪的消化道营养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管理
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预后因素分析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