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2012-01-24刘春梅陶莉菊黄贤慧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5期
关键词:护师护理员专科

刘 文 刘春梅 黄 玲 陶莉菊 黄贤慧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重庆 400038)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是人口大国,虽经近十年来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扩张,护理专业人才仍难以满足国家卫生事业的需求。自从国家卫生部十五、十一五关于护理工作发展规划实施与推进,国内护理专业严格实行了职业护士准入制,有力地推动了护理人才培养的标准化与正规化,大大提高国内护理工作质量与水平。但是,国内护理人才的培养、定位等仍有许多值得思索、讨论的方面,本文就此谈谈笔者所在单位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1 完善护理人才培养体系

国内正逐步形成并完善护理人才的培养体系[1,2]。目前,国内护理人才的培养包括中专(包括职中)、专科、本科,并有了护理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等不同学制与层次,但所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定位仍然十分不清楚,中专与专科、专科与本科、本科与研究生等护理学生毕业后在职能上定位不清晰。国内将护士职级上分为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及主任护师5级,但不同职级尤其是护士、护师、甚至主管护师不能做到很好的分工与职能定位。也可能是正是由于国内人口基数庞大,病患人数众多,使护士人数相对不足,护患比例严重失衡,临床护理工作量大等原因,使所有护理人员每天的工作主要是疲于完成临床一线护理工作与任务,使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没有得到很好的定位与分工,最终使我国护理专业得不到均衡、合理、长期持续的发展,护理质量与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提高[1-4]。所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及我们自己的经验,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整理、理顺我国的护理人才培养体制及护理队伍的人才梯队。

加强护理员队伍建设,把护理员纳入护理人才队伍体系。调查显示,国内多数综合性医院护患比例比例中护理队伍严重不足,许多护理团队均是超负荷运行,存在较多的护理质量与矛盾隐患。深入调查发现,护士工作中超过一半的工作来自于日常常规基础护理工作,如洗脸喂饭、计出入量、擦身消毒、测体温、取血取药等,而真正用于护理专业工作的工作量不及现有工作的二分子之一。也正是这些琐碎繁杂而无太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占去了护士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所以,十分有必要建立护理员队伍,护理员的主要工作就是上述相关的日常常规基础工作,这样可将护士从无需太多专业技术的琐碎繁杂工作中解脱出来,以专心并更高质量的完成专业的护理工作。从一些开始建立护理员的医疗机构实践中发现,护理员完全可承担常规的基础护理工作,解除了更高层级的护理人才能更高质量与水平地完成专业护理工作,有更多时间与精力去思考、研究本专科护理工作的发展。所以建议将国内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分为护理员、护士、护师、专科护师、临床护理专家五种职级[1-3]。

由此,对不同学制培养护理学生应有明确定位。对中专及职中毕业的护理学生,分配到临床科室后只能从护理员做起,3~5年后才可晋升为护士。专科毕业生经1~2年通过执业护士考试后才成为护士,需再经3~5年培养才能成为护师。本科毕业生经1年见习,通过执业护士考试后直接定为护师。护师通过5年左右的专科培训,并通过专科护理考核后成为专科护师。护理专业硕士、博士因均是在工作后才继续学习深造,对职级可不做硬性规定。后面笔者将专门谈到专科护士、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

2 注重专科护士的培养

笔者认为国内应尽快理清“专科护士”与“临床护理专家”在概念上的区别。目前,国内护理学界多数人将这两个名词通用、互换。汉语的“专科护士”一词最早由香港护理界提出,Clinical Nurses Specialist(CNS)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指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经过了系统、深入的护理专业知识培养及全面的临床护理培训,具有针对某一特定医学专科或亚专科精湛的护理知识,丰富、娴熟的临床护理操作经验,可高质量的完成护理临床、教学及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复合型高级护理人才[5-7]。这显然与汉语字面上的专科护士有较大差别。所以笔者建议,国内有必要将Clinical Nurses Specialist(CNS)直接翻译为“临床护理专家”。汉语字面上的“专科护士”的含义应明确定义为“掌握了某一医学专业或亚专业病程发生、发展、演变规律与特点,具有该专科或亚专科在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能高质量是地熟练完成、胜任该专科的各种护理工作的资深护师”,即普通老百姓所指的专科护士。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专科、亚专科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且临床要求专病专治,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虽然临床护理多数内容及工作是相通的,但不同疾病必定有其特殊性、对护理工作有特别的要求,所以这也要求不仅应做到患者“专病专治”,还应做到“专病专护”,因此有必要加强专科护士的培养。如手术室、麻醉科、ICU、眼科、创伤科、烧伤科等对护士的要求根据本专业的特点,会有不同的要求。如果通过有针对性的培养,除基础护理、共性护理等内容外,使不同科室护士掌握本科室护理工作的特殊专科知识与要求,以胜任专科护理工作。实际上国内一些大医院已充分认识到专科护士的价值,手术室、麻醉科、ICU等专科均开始了所在专科的专科护士培养,明显提高了所在科室的护理质量与水平。我们认为,护师层级的资深护士通过5年左右的专科培训,并经专科护理考核通过后成为专科护师。国家或教育部门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改变我国的通科护士培养不能适应专科护理工作的现状,以有力地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与质量。

3 重视临床护理专家等高级护理人才的培养

按我们的设想,护理人才队伍分为护理员、护士、护师、专科护师、临床护理专家五个层级,临床护理专家(CNS)是护理专业最高层次人才,是护理专业的发展方向与必然趋势[7-10]。临床护理专家应用由资深专科护师发展而来,学位上要求护理专业硕士以上,护理专业知识全面,护理经验丰富,护理操作娴熟,护理技术技巧高超。同时还胜任各层次护理教学、带教,能因人施教地将自己的护理知识、护理操作体会与经验传授给不同层次的护理专业学生及护理工作者。更重要的是,临床护理专家还应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就所发现问题进行科学思维与设计,并进行临床研究,最终得到创新性的成果,以更好的服务于护理临床,丰富护理知识体系,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水平。所以,临床护理专家就是从高年制的专科护师中培养在护理临床、护理教学、护理研究等各方面素质全面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通过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必将有力提高我国护理质量与水平。

总之,通过完善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注重专科护士、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等,将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有力地推动我国护理专业的发展。

[1]刘红梅,周晓荣,李小珍.我国专科护士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J].护理研究,2004,18(9):1517-1518.

[2]王丽华.关于专科护士概念与定位问题的思考[J].护理研究,2007,21(12):3201-3202.

[3]蔡碧珊.我国专科护士和临床护理专家发展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3):44-46.

[4]尤丽丽,孟彦苓.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及使用相关问题[J].护理研究,2010,24(1):145-147.

[5]Spross JA,Gerard PS,France N.Directory of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2005[J],Clin Nurse Spec,2006,20(1):342-348.

[6]Rose L,Goldsworthy S,O′Brien-Pallas L,et al.Critical care nursing education and practice in Canada and Aust ralia:a comparative review[J].Int J Nurs Stud,2008,45(7):1103-1109

[7]刘瑞霜.日本专科护士认定制度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护理教育,2004,1(2):88-90.

[8]Lyon BL,Minarik PA.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s model statutory and regulatory language governing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practice[J].Clin Nurse Spec,2001,15(3):115-118.

[9]Glover DE,Newkirk LE,Col EL E.Perioperative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role delineation:a systematic review[J].AORN J,2006,84(6):1017-1030.

[10]Castledine G.The development of the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in the United Kingdom[J].Acta Hosp,1987,27(3):67-79.

猜你喜欢

护师护理员专科
在困惑与坚定之间——年轻护理员的职场心态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更 正
医疗护理员工作满意度研究进展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临床护理“双师型”教师压力源相关因素与对策研究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浅谈优秀护理员的工作要求
爱的旋律
分层次管理对关节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