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人高血压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2012-01-24綦瑞霞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5期
关键词:青年人发病率血压

綦瑞霞

青年人高血压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綦瑞霞

青年人; 高血压; 影响因素

高血压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同时作为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导致心、脑、肾等损害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最常见的如脑中风、心肌梗死和肾功能衰竭。青年高血压是指44岁以下的青年人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 >90 mm Hg。收缩压130~139 mm Hg和(或)舒张压80~89 mm Hg,也属血压偏高。据调查,44岁以下青年人血压升高者约占9%,如果不对这部分人群的血压进行干预,则会发展为高血压病,将严重影响以后的工作及生活。笔者所在卫生所结合工作实际,对造成青年人高血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影响因素分析

1.1 社会环境应激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城市居民的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农村,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应激区居民高血压的发病率较高,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高度紧张而体力活动较少的职业,如司机、新闻从业人员、科技工作者,其高血压的发病率都较高。其次,对视觉、听觉形成惯性刺激的环境,也是导致高血压的因素,如在高应激水平下工作的青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较高。

1.2 不良行为因素 不少研究证明,高血压发病率与超体重、食盐偏多、缺少运动及大量吸烟等因素有关。现在大多数青年人为了工作都有吸烟、饮酒、饮咖啡及高热量、高脂肪、高钠盐的饮食习惯,研究证明,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烟草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及尼古丁,可促进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使保护动脉免于发生粥样硬化的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同时血压升高。大量饮酒可使血压升高。高盐摄入因水钠潴留而使血压升高,而低盐饮食可降压。肥胖随着体重增加,体内血液容量也随之增加,心脏必须加倍努力才能把血液输送至各血管,同时使血压增加。

1.3 心理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激烈,现代人面临着各种生存压力、竞争压力、社会压力等,导致身心长期处于高度疲劳和紧张状态,而长期的紧张心理是引起血压升高的重要因素,生活紧张程度越高,高血压的发病率越高。人格特征对高血压的发病率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有A型性格特征,他们具有雄心壮志,争强好胜,为取得成绩而努力奋斗,办事过于认真,有竞争意识,有时间紧迫感,有旺盛精力,易激动和焦虑等,此行为类型可加重和促使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

1.4 心理生物学因素 高血压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据调查,75%的高血压患者据有遗传素质,一般认为,生活事件中各种紧张刺激引起情绪变化,对有遗传倾向的年轻人,较易通过中介机制导致高血压。

2 对策

2.1 健康教育 对青年高血压者,采用群体与个体教育相结合,举办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宣传高血压的危害。对高血压患者及有危险因素(肥胖、吸烟、饮酒、生活不规律等)的青年人给予健康指导,帮助青年人了解健康生活知识,树立健康生活观念,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制定个体化健康指导方案,并定期检查。

2.2 生活干预 高血压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同时它还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最大的危险在于会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最常见的是脑中风、心肌梗死和肾功能衰竭。只要能控制血压,就能极大地降低这些重病的发生,而要防治高血压这个无声杀手,除了用药,最有效的莫过于保持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高血压患者应终生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持之以恒将终身受益。(1)合理膳食,低盐(食盐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 g)、低脂(少吃动物内脏、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低糖、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适量高蛋白饮食。保持理想体重(体重指数≤24);(2)适当的体育活动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措施,可选择步行、慢跑、游泳、骑车、爬楼、登山、球类、健身操等有氧代谢运动,1~2次/d,30~60 min/次。但高血压患者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注意不要做动作过猛的低头弯腰、体位变化幅度过大以及用力屏气的动作,以免发生意外。如果出现胸闷、胸疼、气短,脸色潮红,出汗过多,可能提示血压下降很快,有缺氧情况;脉搏超过120次/min;头晕、脸色发青、恶心、呕吐等症状,要马上停止运动,及时就医;(3)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对于睡眠差、易醒者,可在睡前喝热牛奶200 ml或用40℃~50℃温水泡足,或选择自己喜爱的放松情绪的音乐协助入睡。

2.3 心理干预 进行心理疏导,针对青年人血压问题,需要对症下药,积极进行心理疏导。首先,应帮助青年人正确对待高血压问题,使他们懂得,高血压是可预防和控制的,不必过多焦虑和担心。其次,应尽量了解年轻人的心理状况,把握青年人的焦虑、抑郁的心理情绪变化,建议其多同朋友或同事交流、谈心和沟通。再次,建议青年人自己要放宽心、放松心情。要保持心理平衡,积极的人生观,爱人爱己,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自控能力,对工作和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少一些比较,多一些安慰,以此来调节心情,降低血压。同时还要调节心理因素,纠正A型行为,针对性的心理松弛治疗,调整植物神经功能。

2.4 疾病的治疗 对高血压达到2级或以上的青年人、血压持续升高、改善生活行为后血压仍未获得有效控制的青年人,必须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

总之,高血压是一个常见病,容易被忽视,特别是青年人,总认为高血压病是老年病,与自己无关,所以也有人将高血压称为“无声的杀手”。目前在我国,中青年年龄组(35~44岁)是高血压知晓率和治疗率最低的年龄段,也是健康意识最淡薄的人群。高血压的病因除了原发性的尚不十分清楚外,主要是与肥胖、吸烟、高盐饮食、酗酒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而中青年是受城市化、现代化、工业化影响最大的人群,也是生活方式、行为改变最为明显的人群。过度营养、体力劳动与体育活动的缺乏、过高的竞争压力与精神负担都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但如果认真治疗,高血压的控制效果则明显优于高年龄组人群。

10.3969/j.issn.1674 -4985.2012.05.089

250013山东省军区干休二所卫生所

綦瑞霞

2011-12-15)

(本文编辑:李静)

猜你喜欢

青年人发病率血压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为啥找不到女朋友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