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士职业防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2-01-24李玉峰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5期
关键词:手套器械伤口

李玉峰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各种诊疗技术的推广,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因与患者和污染物品直接接触机会较多,发生职业暴露的几率也较大。作为护理工作者,各项操作技术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而职业危害时时存在,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防护至关重要[1]。

1 感染危险因素

1.1 皮肤黏膜暴露 由于工作关系,护理人员接触各种病原体的几率远比普通人群高,存在着护理人员与患者双向传播的危险。

1.2 锐利器物刺伤 护理人员由于经常与注射器等锐利器械接触,因而容易发生针、刀刺伤与割伤。

1.3 手污染 许多工作都是由手完成的,因此护理人员手上各种细菌的数量往往比其他人群多,手是护理人员工作中被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洗手则是阻断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

1.4 空气污染 污染的空气可引起呼吸道感染,传播呼吸道疾病,造成手术切口感染,导致输液污染以及通过被污染医疗器械间接感染人体。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这种污染的空气中,也有被感染的危险[2]。

2 存在问题

2.1 护理人员对经血传播疾病职业暴露预防意识淡薄 护士防护知识的缺乏可能是影响护士防护意识淡薄的一个重要因素。护理人员职业培训时所受的教育主要是如何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护士学校均未开设职业防护教育的课程,因此护理人员自我保护的意识很薄弱,社会也没有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给予足够的重视。

2.2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2.1 洗手不规范 按规定,医护人员在诊查每位患者前、后或诊查患者的不同部位时、脱掉手套后等及进行各项操作时,都应洗手或进行手消毒[3]。但由于护理人员自我保护的意识很薄弱,工作量大,大部分护理人员尚未做到。

2.2.2 手套的使用不正确 进行各项操作时发生手套撕裂、切破或刺穿后,不能立即彻底洗手,及时更换手套。手部皮肤破损时,不能尽量避免接触血液、体液或黏膜,如必须接触,但又不能进行有效的保护[4]。护理人员在消毒物品及接触化学消毒剂时,未戴手套进行有效保护。

2.2.3 锐利器物刺伤 将使用后的注射器针头复帽,毁坏用过的注射器。供应室人员在刷洗锋利器械如剪刀、穿刺针头、布巾钳时容易造成损伤。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时受到刺伤,如手术过程中传递器械、抢救患者过程中,在光线不太好的情况下进行侵袭性操作,玻璃伤多因掰安瓿所致,虽然没有发生直接暴露,但玻璃伤之后,操作者带伤口继续工作,若再与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物品等接触,也同样存在暴露的危险[5]。

2.2.4 防护设施的使用不能按要求执行 有些医院防护用品配置不全,护理人员对使用防护用品的必要性存在认识不足,进行护理活动时,不能完全执行口罩的佩戴。在对消毒液配制过程中,防护不当。

2.2.5 噪音 经常被压力灭菌器、大功率电风扇、器械碰撞声等90 dB以上的噪音干扰,严重时可影响机体分泌系统功能,交感神经活动机能亢进,使工作人员受到损害。

3 防护对策

3.1 加强职业防护培训,改变护理人员不安全行为 让职工从思想上重视自身防护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标准预防原则。医疗机构必须对各级管理和护理、工勤人员、新上岗的护理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常规培训;充分了解职业感染的危害性,增强防护意识,加强无菌观念,认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的重要意义;消除护理人员的恐惧心理,使之理智、正确地对待工作中的感染。

3.2 严格洗手,从思想上提高对洗手的认识 护理人员的许多工作是通过手完成的,要求每一位护理人员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带戒指,采取规范的六步洗手法。

3.3 严格执行预防标准 预防标准是一类综合性的隔离预防方法,其隔离系统包括三类,即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1]。

3.4 减少噪音 要改善环境,增添先进的设备。加强宣教,动作要轻柔,减少器械碰撞。对仪器、设备及时进行维修。

3.5 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 包括新职工上岗前体检和在职职工定期体检。对重点科室,如供应室、手术室、血液净化室等,应每半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必要时接种疫苗。如皮肤有炎症、传染病,不应在手术室、供应室等科室工作。

3.6 制度保护 确立保护政策,完善医疗机构感染管理监督机制,确立相应的保护政策,使护理人员感染预防措施得以落实。

4 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4.1 局部处理

4.1.1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4.1.2 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4.1.3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2 监测和登记 在暴露后即刻,第4、8、12周,6个月及1年时,对暴露者进行病毒抗体检测,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向所在单位及相关部门报告,进行登记。

4.3 实施预防性用药。

4.4 暴露后应遵循以下原则:及时处理原则,报告原则、保密原则、知情同意等。

[1]李六亿,刘玉村.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91-308.

[2]沈冰.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现状及隔离技术进展[C].卫生部新规范标准培训班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研讨会,2008:237-251.

[3]范秋萍.HIV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C].河南省护理学会医院感染研究及进展高级研讨会暨护士长培训班资料汇编,2006:18-20.

[4]王昱洁.浅谈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问题与防护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1):58.

[5]李清华,韩杰,史爱玲,等.临床护士职业防护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0):103 -104.

猜你喜欢

手套器械伤口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棉手套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做只手套好过冬
神秘的白手套
棉手套
伤口“小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