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硫酸镁湿敷加喜疗妥外擦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2012-01-24张红英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8期
关键词:外渗静脉炎硫酸镁

张红英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佛山 528000)

静脉输液是治疗多种疾病的有效手段,有些患者门诊输液时间较长,由于静脉反复穿刺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和某些治疗药物的毒副作用,部分患者会产生静脉炎。静脉炎的出现,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正常治疗,严重者局部组织溃烂、坏死[1],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给护理人员静脉穿刺造成困难,还有可能导致医患冲突。因此,采用有效的方法治疗静脉炎作用重大。我院在用硫酸镁外敷的基础上加用喜疗妥治疗50例输液性静脉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为我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输液性静脉炎患者,排除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皮肤出现溃疡、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69例,年龄1.5~57岁,平均(12.5±4.5)岁,静脉炎Ⅰ度50例,Ⅱ度40例,Ⅲ度10例;静脉炎发生时间为输液后3~6d。临床表现为沿静脉局部组织发红,局部肿胀、疼痛,皮肤颜色发红或发白,静脉弹性减弱等。输液所致静脉炎药物类型:左氧氟沙星43例,氯化钾40例,营养液17例。将该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静脉炎分度、发生时间、临床表现、输液药物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静脉炎

按照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制订的标准分级:0级为无不良反应;Ⅰ级为局部皮肤发红,沿输液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轻微疼痛;Ⅱ级为轻度肿胀、灼热、疼痛,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级为局部中度肿胀、重度疼痛,水泡形成,直径1cm,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影响肢体功能。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清洗干净患者的病变部位后取50%硫酸镁浸湿无菌纱布后(以不滴水为度),直接敷于外渗处,范围超过外渗区域2cm,湿敷过程中保持纱布湿润,直至皮肤红肿消退,疼痛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外涂喜疗妥软膏治疗,将0.5~1g喜疗妥软膏均匀涂于肿胀部位,范围超过外渗区域2cm,并轻轻按摩3~5min,6h/次。对于伴有局部皮肤变性的部位,应避免直接按摩变性皮肤,涂药后,轻轻按摩周围皮肤3~5min。

1.4 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局部红肿消失、疼痛消失,皮肤纹理出现,静脉血管明显变软,弹性恢复,可行穿刺;②有效:局部红肿消退>50%,疼痛明显减轻,皮肤纹理较为清晰,静脉血管弹性基本恢复,可行穿刺;③无效:红肿消退<50%,疼痛无明显变化,未出现皮肤纹理,血管弹性恢复和硬度改善不明显。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33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33例,总有效率为82.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显效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

3 讨论

输液性静脉炎是临床静脉给药治疗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的原因主要有消毒不严格,穿刺部位的选择不当,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穿刺时机不当等[3]。当从病人静脉中输入浓度较高且刺激性大的药物或者静脉内长期留置医疗塑料管而引起局部静脉壁化学反应,血管受到物理及化学因素刺激,可使血管内血液的成分发生病理学改变,从而造成血管内皮受损,引发病人的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诱发病人炎症介质的大量释放,从而在患者局部组织液增加,临床表现为出现红、肿、热、痛[2]。病情加重的患者可引起无菌性炎症,甚至出现不可逆性损伤。

临床上对静脉炎的治疗目的是加速消肿过程,减轻组织损伤,提高静脉利用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喜疗妥的主要活性物质成分是多磺酸黏多糖,有较强的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可抑制胶原纤维增殖,制止透明质酸酶扩散而发挥抗炎作用,促进局部血液流动和间叶细胞的合成以及恢复细胞间物质保持水分的能力从而促进结缔组织的再生,加快结缔组织的代谢,从而改善组织再生和促进伤口愈合[4]。50%硫酸镁湿敷常被用于治疗血管外渗,促进外渗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硫酸镁的基础上采用喜疗妥治疗静脉炎,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采用硫酸镁治疗(P<0.05)。

综上所述,喜疗妥能够明显缓解输液性静脉炎的临床症状,疗效较好,且喜疗妥软膏药性温和,易于吸收,无刺激性,值得推广。

[1]刘春平,路林丽,王瑞平.喜辽妥用于静脉输液外渗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206-207.

[2]王碧蕊.两种湿敷方法减轻小儿输液外渗肿胀的效果对比[J].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5):2527-2528.

[3]钟福英.喜辽妥治疗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2):137-138.

[4]李风兰,孙绍秀.喜疗妥外涂治疗化疗性静脉炎[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9):1368-1369.

猜你喜欢

外渗静脉炎硫酸镁
CT增强扫描检查中高压注射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护理干预在小儿临床药物外渗中的效果研究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子痫前期患者进行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的治疗效果观察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护理干预在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微量泵结合PICC减轻5-Fu导致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效果分析
显影剂加温处理在CT增强扫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40例临床疗效观察
消化内科静脉炎的护理干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