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因素

2012-01-23陶玉祥

种子科技 2012年1期
关键词:技术规程发芽率植株

陶玉祥

(甘肃东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甘肃 酒泉 735000)

种子发芽率是衡量种子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在种子生产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对种子的形成质量和健康状况起着控制作用;在贮藏过程,贮藏条件、环境、包装以及种子自身的理化指标和贮藏期限,影响着种子生活力的衰变速率,而这些因素都对种子发芽率产生直接影响。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生产基地的选择,合理规划,制定科学严谨的生产技术规程,多措并举,即可生产出饱满健康的种子,而且绝大多数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可以避免,或能减轻。本文以我国北方地区生态气候和种子的生产、加工、储藏状况为依据,对影响种子发芽率的主要因素作一探讨和论述。

1 生产环节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因素

1.1 生产区域和基地的影响

根据所生产的作物种类品种对积温、气候、光照、空气湿度、耕地条件、生产条件,合理选择安排生产区域,保证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免受不利因素影响,完成种子正常的成熟过程。

1.2 生产技术规程对种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生产技术规程对种子的生产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技术规程。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得是否正确,都会对种子的健康状况和活力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环节:

1.2.1 轮作倒茬。粮、菜、油料、花卉等实行同科3年以上轮作,避免土壤内微量营养元素出现过度吸收,因养分失衡而影响开花结实和种子的发育质量。另外,可有效降低病虫草害的发生等级。

1.2.2 适期播种或育苗。充分利用光热资源,适期播种或育苗,避免低温和霜冻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的危害。适时收获,避免种子受冻,因为种子成熟时期的冻害对发芽率影响很大。

1.2.3 合理密植。根据株幅、分枝性、生长高度采用适宜的种植规格,合理密植,使种株健康生长。易倒伏作物设立支架,使群体枝叶均可通风透光,不相互遮蔽而生长健壮。

1.2.4 按需进行肥水供给。施用腐熟农家肥做底肥,配以化肥、生物有机肥,并且要按作物需要配方施肥,合理灌溉。

1.2.5 严格防治病、虫、草害。加强原种的检疫和健康保证措施,实行严格的轮作倒茬制度,采用地膜覆盖、高垄栽培、温室网室栽培等现代生产技术,采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保证种苗健康生长,以防止因病、虫、草为害产生带病种子、虫伤种子和秕籽。

2 收获、加工环节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2.1 适时收获后熟和及时干燥

2.1.1 适时收获。采收前彻底拔除田间死苗。成熟期要掌握合适的采收时机,并且掌握合适的后熟方法和后熟时间,防止成熟不充分影响种子活力。

2.1.2 及时干燥。后熟及干燥过程要防止株堆、果堆雨淋潮湿,发热霉变。采用合适的干燥方法和脱粒方法,降低籽粒破损率。瓜类浆果类等多汁果实应掌握合适的发酵时间,适时洗种、晾晒。

2.2 种子加工

生产面积较大的品种,适合大型机械加工的,可采用机械脱粒、精选、包衣包装,以保证种子加工质量和效率;不适合大型机械加工的,部分工序可采用小型加工机械;不适合机械加工的,如微粒种子、部分花卉种子和一些特殊类型种子,可采用手工脱粒和精选。

2.3 生产、加工过程容易造成对种子发芽率影响的环节

花期授粉昆虫不足,授粉质量差,秕籽无胚籽多;偏施氮肥,植株徒长倒伏,种子在植株上霉变;错误用药产生药害,使植株生长发育受阻;病、虫、草害防治不利,影响结实质量;采收、后熟、发酵、干燥阶段发生湿热霉变和腐蚀,伤及胚芽;种子药剂处理过程使用的剂量和方法不合理,种胚受到伤害,影响种子的发芽能力;种子加工过程对种子产生的机械损伤、腐蚀、高温;包衣包膜后种子内部产生的变化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种子的发芽能力。

2.4 不良气候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干旱高温造成种子发育不良,成熟速度加快,饱满度下降,种子轻秕;成熟期和收割后连续的阴雨天气使种子在植株上发芽或霉变;晚熟品种遭受霜冻,种胚受到伤害,使发芽率下降。另外,品种因素对生长环境和气候的不适宜也会对发芽率造成一定影响。

3 贮藏过程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3.1 贮藏环境和种子特性对发芽率的影响

种子应在干燥低温环境下贮藏。贮藏场所具有通风排湿、控温散热、光控和密闭等利于种子储存的功能;具有定期检测仓虫和微生物及其储存环境变化,和具调控的管理能力和制度。所贮藏的种子理化指标应符合贮藏方式的要求;不同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不同含水量的种子要分开贮藏,以便于温度湿度、通风、药剂处理等调控措施的运用。

3.2 贮藏方法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常温贮藏,真空贮藏,密闭低温、超低温(-196℃)贮藏以及超干(水分5﹪以下)贮藏,贮藏操作技术应符合安全贮藏要求,并通过一定期限的作物品种试验并适合贮藏要求。否则不正确的方法会导致种子发芽率的下降。

3.3 贮藏期限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种子在贮藏的过程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不同的贮藏方式,不同种子遗传性,不同的种子特性和化学成分,种子寿命不同;长命种子贮藏15年以上仍有很好的发芽率,短命种子贮藏2~3年后发芽率即迅速下降。

猜你喜欢

技术规程发芽率植株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流苏树嫁接耐寒桂花技术规程
植物抗冷性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
准确辨识辣椒植株徒长及徒长的防控措施
哈密葡萄黄化病的发生情况及补救措施
葡萄优质丰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化学诱变剂EMS对知母种子萌发的影响
探讨低温冷冻条件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关于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标准的探讨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知识归纳及试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