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62年铸造领军“人才工程”培养应从现在起动

2012-01-21汤宗成孙述全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12年5期
关键词:成形人才工程

汤宗成,孙述全,项 宁

(1.芜湖市铸造协会/学会,安徽 芜湖 241001;2.芜湖市金贸流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芜湖 241200;3.安徽工程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1)

新中国成立之初一批资深的冷加工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跨行业组成铸造产业发展高层团队,一批从苏联留学回国人员从事铸造教学、科研、生产工作,开拓新中国第一代的铸造人才培养和创业,例如:中国铸造之星缪良的终生追求是中国铸造人的榜样。

新中国诞生,遭受列强封锁和战争挑衅,迫使走自己的路,今天强大工业基础是从铸造起步走上工业强国之路。

原苏联援建156项项目为中国铸造产业打下了一定基础,例如:汽车、拖拉机、重型机床、造船、矿机、铸钢等企业在50年代末均投入批量生产和运行,并制定通过教育为生产服务为祖国昌盛而学习的奋斗目标。50年代培养了中国第一代高等人才,正是今天21世纪的精英。

教育是育人之事业,今天铸造产业后继无人是喜还是忧?对于铸造业是忧,因为铸业加速转型,给力创新,首先决定人才培育,后继无人就是警钟。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自力更生来培养中国铸造高等人才是唯一出路。

1 1960年前点滴产、学、研促进中国铸造产业起步

60年代初我国铸造产学研构建了中国铸业全面发展的基础,促进了教育为生产服务,为新中国工业建设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1 例示:合作

1956年北京农业机械厂与清华大学合作进行壳型覆膜砂生产研究,生产发动机曲轴等铸件并批量生产。

青岛铸造机械厂与山东工学院合作,设计水力清砂装置,并进行了水力清砂试验,并开始探索辊轮式混砂机系列设计。

天津新生马钢厂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研究设计制造了1 m×1.2 m压膜造型机。

保定铸造机械厂与山东工学院合作,在一机部二局工厂设计处指导下完成该厂铸造车间造型、制芯工部初步扩大及施工设计。

上海重机厂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研发凸轮造型机、热风冲天炉应用等。

上海铸锻研究所与清华大学、南京工学院共同研发射芯机,将吹芯机改成射芯机的研究,当时世界上出现射与压的造型机去生产,研究将射芯机用于壳型工艺中。

1959年初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国防军工厂合作,研发大口径合金钢离心铸造炮筒,铸造教研室派教师和铸造专业学生深入现场与工厂技术人员密切合作,最终取得国家科学嘉奖。

1.2 例示:科研

太原重型机械厂研制17 t造型机。

太原工学院进行造型机自动线的研究。

华中工学院进行多功位造型机的研究。

济南第一机床厂研发第一条泥型流水线。

上海汽轮机厂研发型砂风力输送、水力清砂(5 MPa~6 MPa)30t转台装置并投入生产。

上海纺织机械厂制造了我国第一条造型输送器。

上海铸造机械厂(原求精仪器厂)生产254/265及400×500正压造型机、震实造型机等。

上海新建机械厂制造筛砂机、研发旧砂再生装备。

沈阳第一机床厂研发压铸机自己试制卧式液压机。

南京组织试制115 t压铸机。

苏州铸造机械厂开始试制抛砂机(原来生产龙门刨)。

各地方政府关注铸造业发展:

沈阳市曾组织工厂自己制造设备,如简易水力清砂、垂直运输器等。

无锡市组织造型机制造并集中组织安排生产。

天津市组织90%的冲天炉进行机械化上料机构技术的改造。

洛阳市组织20余家工厂合作,生产近百台铸造设备,普及制造简易水力清砂设备的技术改造。

1.3 例示:机构与成果

北京铸造研究所(东单苏州胡同)——发展、布控、框架。

沈阳铸造研究所(1957年建所)——材料、工艺、合金。

上海铸锻研究所——造型机、射芯机。

青岛铸造专业研究所(室)——清砂设备等。

我国在1950年相继用镍镁合金和铜镁合金处理成镁球墨铸铁,成为世界上最先使用球墨铸铁国家之一。因包钢炉渣中发现了稀土元素,1965年我国成功研制了稀土——镁球铁,球墨铸铁一经试验成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打破经济封锁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例示:1950年上海矿山机械、上海机床厂,抚顺机器厂先后浇注球墨铸铁件,1954年无锡柴油机厂将球墨铸铁用于柴油机上,制成汽缸套、摇臂等零件。1956年无锡柴油机厂和南京汽车厂开始用于柴油机曲轴,并于1957年正式使用。

1958年清华大学应用球墨铸铁浇注轻型钢轨,解决运输机械化的问题,并研究球铁热处理变形问题取得成效。

为适应国防工业发展,50年代初,中国开始研发工业化熔模铸造技术,主要用于航空、涡轮发动机叶片的工业生产中。

上海1957年推广压铸技术,研制国产压铸设备,建压铸专业化生产厂来为发动机生产产品服务。

1.4 例示:工厂设计点滴

先后完成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北京汽车厂(压铸车间)、北京农业机械厂等铸造车间技术改造成果。一机二局工厂设计处(原东北三分局)最早开始摸索积累机械化工厂设计经验。设计了沈阳机械一厂,从施工到设计(原苏联专家给予了帮助)采取了自己特色,工艺、机械化、土建三结合,加快了建成速度。

齐齐哈尔机床厂花了4年建成,当时国外设计加建设5年多,北京机床厂全部设计周期为8个月左右,1954年我国铸造工作者自己独立设计了济南机床二厂,年产2万t铸铁、108 t有色铸件机械化铸造车间,全部完成周期为10个月,是设计水平提高创新的突破。在1960年初北京机床厂超重型车间设计完成并在工艺路线与厂房布局、L(跨度),W(件重),H(轨高)、地坑机械化设计与安全冷却、防爆等问题上进行全面分析(摘自1960-02-04北京钢铁院工厂设计处专家的报告)。50年后的今天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上述表明中国铸造学习原苏联经验后,走出了结合中国特色自行设计的道路,从1954年济南二厂到1960年北京超重型车间设计的完成就是最好的自主创新例证。

1.5 60年代初,产学研的特点

1)突出教学为生产服务,围绕工厂生产来进行科技研究。

2)合作是无私的,成果是集体的,淡泊名利,团队精神强。

3)学用结合,敢于实践,知识分子能与工人打成一片,浇注包能抬,端包能浇注。

4)无论是设计院、研究所还是工厂能为铸造专业大学生们敞开大门。当时社会认识铸造是工业的支柱产业,国强要搞“铸”!

5)50年代培养铸造专业大学生,投身于铸造,无条件服从分配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小结:上述50年代铸造星火在21世纪燎原,这是中国铸造人的奉献与骄傲!

2 50年代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中国高等铸造人才培养的摇篮

中国铸造高等教育发源地——1952年中国成立第一个铸造教研室,创建国内第一个铸造专业。根据中苏协议,原苏联派来了著名铸造和工艺专家,为我国高等工科院校培养了铸造专业的师资和铸造专业教学建设的工作,1956年中国第1届5年制铸造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诞生,构建了铸造专业人才的摇篮。为新中国铸造产业发展奠定了第一代中国人自己培养高等铸造工程技术人才的基础;推动了中国铸业起步,并构建了60年后(2012年)中国铸造精英团队的基础,许多今天中国铸造泰斗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源于原苏联给予中国铸业发展的帮助,使在打破封锁的环境中自力更生,建成汽车、拖拉机、机床、铸钢冶炼等产业,这就是历史发展的历程。

50年代培养高等铸造人才的框架能否给予今天培养未来50年(2062年)领军铸造精英(泰斗)团队的成长?应确认2012年起步和定位,这是中国百所高校教学泰斗们反思的问题。对中国铸造产业高端人才的梯队建设决定于今天的决策和定位。

反思50年前铸造高等人才定位框架本科学制5年。

目标:铸造生产工艺为主的工程技术人才,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内容:28门课程专业(铸造原理、工艺学、造型材料、合金熔炼、特种铸造、铸造设备、车间设计原理、用炉设计7门课)另加选4门课:第二外语、铸造生产自动化、铸造质量检验、专题讲座。

实习:3次(认识、生产、毕业)实习并在校内外安排3次劳动。第10学期进行毕业设计,答辩走向社会。

学时:28门课学时3069学时,其中讲课1632学时,实验319学时,现场教学14学时。

课程设计:机械原理、机械零件、铸造工艺、车间设计(从第5学期开始)。

基点:为学生打下能从事工程师工作的理论和专业基础,具有工程师的工作能力。

据资料:哈工大1951年-2006年共培养46届,1585名铸造毕业生,在5年学习中在校期间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工作实践能力。在岗位上勤奋努力,无私奉献,成为了一批全国著名工程院士、专家及航天事业的顶梁柱,他们获得多项国家科技奖荣耀。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力快速增长,学习了资本主义国家许多先进经验,其中有欧、美、日为榜样,在1990年代高等院校去掉了铸造专业(据说俄罗斯设有铸造专业)之经典措施之举。

但进入21世纪中国铸造发生了后继无人之现象,束缚了中国高层领军人才的成长,君不知拥有150万铸造产业大军,高端领军人才有几个?人们天天渴望铸造做强,却忍受高能高耗高污染的铸造产业的困境。

试问:发展是硬道理在高端人才培养工程上是否适用?

高等教育是做强中国铸业发展的根本措施,反思50年前“工大人才”培养人才框架,为此提出高端人才2062年的定位。中国产业不缺少人,但缺乏领军高端人才,学制越来越短(解放初建筑专业有6年制)。文凭可用金钱来取得,但核心技术用钱是得不到的。科学发展核爆炸年代要求领军人才,跨越多门类高新知识集成,增设多门类课目集成于铸造是时代要求。

今天反思50年代的教育经典,是创新思维的探索还是50年后中国成为世界强国之举?50年后中国能为世界各国培养像导弹“三钱”巨星顶尖科技人才的基地。为此,中国强大应从人才工程起步。

3 “人才工程”培养内涵

未来铸造人才培养工程的建设,是现代化战争的需求,乃是中国铸业做强之动力,百年历史是见证,国强才能保民。

制定2062年铸造掌门人的培养工程回顾,1952年建框架,构建2012年精英成果的定位。2062年人才工程成果应今年(2012年)启动。正视人才工程的问题,希望在中国铸造学会成立百年大庆之际,我们90后能成为主宰世界铸业乾坤。

笔者斗胆提出见解及方法,探索一个哲理:事物发展是分而必合,合而必分的理念。

“成组技术”是集相似的事物以组合,这种相似的思维方法组成科技创新的基本元素,其中被人们认可的有:组合创造法、形态变换法、材料替代法、检核表法等等以组合为主体的创新机理,使人们思路横移(纵横思维)拓展眼界,来拓宽中国培养高等铸造人才培养工程的思维方法,并重视教育创新工程的起动。资本主义教育制度能为社会主义培养人才,但它的核心技术难用国外人才取代,自主创新依托中国高端人才培养工程起动。

中国铸造人才培养是投入少,难回报,在今天科技增长,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复合)不断出现,但我们育才和学制再减,以快的增速把人才推向社会,一知半解难融入铸造生产实践中。当今教材滞后,中国铸造生产实践的实质技术难于在教材中体现,时差有二代人的差距。

例如,台湾全华科技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一系列优秀高职教材,在序中展示优点有三:

1)内容与企业密切结合,把生产中使用和操作程序作选材标准;

2)作者多是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其教学工作是有学历层次而且有丰富实践经验、清楚企业需要来培养。

3)教材编写思路明确,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展开,以实践为主,实例丰富,理论都是围绕实践来展开。但现今大学教材以理论为主,用实例证明理论的编写方式,这是未来培养工程中应探索的问题。

3.1 创新铸造工程高等高端人才培养定位框架专业定名:铸造工程压力成形制造专业学制:6年

目标:铸造工程压力成形制造专业,完成高级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从事高级工程师在铸造与模具领域工作的理论和专业基础,通过大量生产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独立动手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并能引领创新技术团队的领导能力。

内容:组合约58门课程,进行4次实习,铸造生产实习、模具制造生产实习。

课程设计:机械原理、机械零件、铸造工艺学、压铸模具、铸造车间。

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答辩。面向社会人才招聘会与答辩会并举对接。

为了创新未来教学培养工程,结合笔者教学、生产、科研实践经验,斗胆提出下列教学课程方案。

目的:利用成组技术的相似组合的教学模式,即增合、减合、交合、分合、综合等几种组合方式来分析编制一套高层人才培养系统(铸造工程压力成形制造专业),组合创新教材。集群现有门类教材之经典,用纵横思维,认识论,唯物论,实践论的方法,创新打造中国特色的系统高端人才培养框架和方法。

3.2 14门类组合课程涵盖内容课目

1)德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原理、世界贸易组织经济法。

2)专业外语——英语、自选1门外语。

3)体能——体育、战争自卫、中华武术、车驾、音乐、舞蹈。

4)工程数学与成组哲理——高等数学、成组技术、世界科学发展哲理。

5)铸造化学基础——普通化学、物理化学、冶金原理。

6)三维测试学——画法几何、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计算机绘图及辅助设计、模具CAD/CAM。

7)基础零件设计制造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零件、机械原理、金属工艺学、数控机床及其应用、焊接基础。

8)铸造工程材料强化学——金属学与热处理、模具材料热处理与表面加工、特种工业材料学。

9)压力成形学——铸造工艺学、冷冲模、塑料模、压铸模、锻模、特种铸造、特种成形技术、快速成形与大型覆盖件制造技术。

10)铸造自控与网络基础应用——电工学、铸造生产自动化、铸造装备基础元件与设计机理。

11)铸造工程设计学——铸造车间设备、铸造车间设计原理、建筑学基础、起重机械及运输。

12)铸造熔炼学——铸钢、铸铁、有色、模具钢冶炼。

13)铸造节能环保工程学——流体力学、热工学、铸造用炉节能减排装备、铸造生产安全与监控。

14)企业生存与发展学——国家产业政策、世界500强创业经典与问题探讨、技术改造、企业管理。

3.3 示范:铸造工程压力成形制造专业实施内涵

1)精英入学:文理课程均考按比例规则进行择优录取。

2)打造高校科举出题模式,各门类全国高考试题建库工程。

3)入学学生根据14门组合课程教材,建题海试题库,每次试卷均按试题库随机公正抽取,命题阅卷,全国学制,专业一致,均由全国毕业试题库出题,全科合格发毕业证。

4)课程设计、3次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学校定分发文凭。

5)建制“铸造工程压力成形制造专业”,必须具备专业类试验室,拥有基本教学、教具的实施,并具备完善的实习基地,还有一批有生产实践经验专业人才从事教学工作。

6)组合课程教师,具有2/3曾讲授的经典示范课程的实际讲课的素质,以提高组合教材教学质量。

3.4 理念及论据

1)中国三钱巨星是全面发展顶级人才,他们懂音乐,爱祖国,无私为中国富强献身,文理均好,全面发展。

2)如果全国高考由试题库电脑点击出题,中国科举产业将会变革,中国的初中、高中教学将有质的转变,为未来人才培养全面打好基础。

3)对中国教育出版行业,进行宏观调控,控制劣质误导教学参考书流入学校,影响教学质量提高。

4)由试题库点击命题,则要教师和学生全心全意搞好学与教,全方位学好每一个知识点,打下坚实专业基础,进入现代产业的岗位,科研和高校。

5)利用在校每一分钟,时间压力成才,学好过硬本领,面对动荡的世界战争环境,强科技才能保祖国。

4 2062年中国铸造领军“人才工程”培养思维、措施

4.1 思维

1)高科技人才培养定位应依托学制、学时、课目来保证,特别是世界处大发展、大变革、大转型的不断发生高科技战争的年代,1952年起步的28门课程3069学时5年制满足不了高科技时代培养目标。

士兵与将军培养是量与质的不同概念。教育培养求实经济增长要快,笔者建议因铸造专业的特殊性2012年“人才工程”起步,创58门课程6年制3600学时面对时代的要求,创建铸造工程压力成形制造专业完成高级工程师基本训练和目标。

2)用压力成形理念,挖掘铸造成形内涵,包容材料成形哲理。压力P(含地球吸力)是材料成形基本动力,温度是材料成形的温度含模温,任何成形制造方法基点是材料成形时压力、温度、速度及时间的基因。

成形材料:硬质合金、高温合金、难熔合金、金属材料(低熔点合金、复合材料等)、非金属材料(塑料、橡胶、合成纤维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陶瓷等)。

压力P:地球引力、电磁力、冲击力、成形压力(挤压、注射、压缩等)。

速度V:压射、挤压、充填、滑块等。

温度T:内因材料成形变形温度如:压铸成形、液态转至固态,挤压成形温度(热挤850℃~1200℃,温挤200℃~850℃、冷挤、室温)。

外因:浇注温度、模具温度。

时间t:充填(浇注)、保压(凝固)、冷却(开箱)。

组合成形方法思路:用P、V、T、t因素组合包含各种现代材料成形门类,组合世界现行各种成形方法,力与材料是主因,温度、速度、时间是内因。

3)编制创新组合门类铸造工程压力成形制造专业系列教材是今天起动,即未来50年后高端领军人才素质的保证。

今天人才工程起动,铸成中国工业振兴,50年后,彻底丢掉中国铸业大而不强的落后面貌。全力培养90后建设,为未来50年高层人才团队的培养是时代的责任。

4)融入科学发展的理念,运用成组技术哲理,创新新的高校产学研的运作方法,使教学跟上超前工业发展步伐,以教育工程来促进经济稳步增长。

4.2 措施建议

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建立中国高级铸造人才团队,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组合教学大纲,立项组建高端人才培养教材工程。

2)在全国组织千人高层人才团队,完成编制6年制组合创新系列教材,建议人员1/3来至高校,1/3来至企业,1/3来至社会铸造工作者。

3)利用铸造学会、铸造协会、全力配合高校部、工信部、发改委搭建组织框架,实施铸造工程压力成形制造专业建制,高端人才培养是未来卫国战争的需要。

4)尊重企业、尊重个人知识产权,最大限度把中国在铸造工程、模具设计、快速铸造技术、材料工程应用成果融入系列组合教材之中。利用交叉科学理念、破系、破门、多种专业之精华组合融于系列高层教材之中,是办成示范铸造工程压力成形制造专业之本。

5)为了中国工业强大,中国现代的铸造的泰斗们,院士们,教授们,不守门户,应知识扩容,包容更多门类融于铸造一定会有更大的创新之举,为中国铸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5 总 结

本文为中国铸造学会成立50周年之庆典而写。1952年创建第一个铸造专业教研组奠定了中国高等铸造人才培养的基础,今天抓高端人才工程起步50年后,学会百年之庆,是中国铸业真正做强之庆,但愿90后,顶班中国铸业立世界之强。

[1]河南省革命委员会机械局球墨铸铁编写组.稀土镁球墨铸铁生产技术及应用[M].郑州:1976.

[2]施议训,邱士哲.模具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3]熊惟皓.模具表面处理与表面加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4]沈兴东.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5]黄虹.塑料成型加工与模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6]任广升.模具型腔挤压成形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7]洪慎章.特种成形实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8]特种铸造手册编写组.特种铸造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78.

[9]邓明.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10]汤宗成.和谐铸造 创新未来[J].铸造设备与工艺,2011(4):52-56.

[11]汤宗成.科技集聚 铸业集群[J].铸造设备与工艺,2011(6):50-54.

[12]汤宗成.以人为本 做强铸业[J].铸造设备与工艺,2012(2):55-56.

[13]董玉祥.组合—G T的方法、发明的技法[J].成组生产系统,1989(4):2-4.

[14]汤宗成.铸造—铸人[N].今日铸造,2009.

猜你喜欢

成形人才工程
管材成形
人才云
弧线齿面齿轮成形原理及3D成形
MFC2019首届汽车冷弯(滚压与拉弯)成形技术论坛成功举办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人生若只如初见
子午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