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年移动互联网回顾与未来展望

2012-01-19贝叶思咨询闫成印

互联网天地 2012年2期
关键词:宽带用户发展

文|贝叶思咨询 闫成印

2011年移动互联网回顾与未来展望

文|贝叶思咨询 闫成印

根据各项最新的统计数据,贝叶思咨询认为,截至2011年底的移动互联网可谓交出了一份整体上满意的成绩单,但面向未来,仍然存在很多需要克服的问题。可喜的是,2011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数量已经达到3.6亿以上,而且这一数字仍处于快速增长过程中,从移动互联网应用来看,在包括政府、运营商、互联网厂商、移动互联网厂商等主流推动者在内的大力推动下,移动应用日益发展、延伸,从移动应用商店的应用数量来看,已经突破百万且仍在快速增长,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400亿元以上。而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手机终端销售量也突破6000万并向7000万进军,截至2011年底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成绩可算不错。然而,成绩的背后仍然存在不少令人担忧的因素,商业模式、安全问题、带宽问题、费用问题、体制与标准问题等依旧是困扰移动互联网发展一些主要的问题。展望2012年,在克服诸多问题的基础上,移动互联网有望在多方努力下更快速、健康地前行。

面向未来的推进因素正在增长

总体来看,贝叶思咨询分析认为,回顾2011年并展望2012年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推进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3G用户的持续快速增长、3G及其他无线接入网络的持续改进、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持续快速发展、移动应用安全环境的持续改善、智能终端的快速增长、接入费用的不断下降、政府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移动互联网产业链自身的不断做大、做强等。

1.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是其最根本的推进因素。

在2012年1月举行的2011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年会上,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参会嘉宾探讨的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而移动互联网自身也交出了一份现阶段还算满意的成绩单。首先,根据CNNIC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11年12月底,国内的移动互联网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近3.56亿,尽管增速逐年同比下降,但仍处于快速的增长过程中。快速增长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是推进其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之一。

2.3G用户的持续快速增长是移动互联网在网络层面的重要支撑。

根据运营商的数据,截至2011年11月三大运营商的3G用户数量已经突破1.1亿户并接近1.2亿,而单月3G用户增量已经达到942万,而根据工信部2012年最新的统计数据,到2011年底国内3G用户已经达到了1.28亿。其中,中国移动的3G用户达到了5121万,中国联通达到4002万,而中国电信也达到了3719万户。一方面电信运营商们在3G用户市场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积极布署移动互联网业务,而另外一方面快速增长的3G用户市场,正在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奠定越来越雄厚的基础。

3.移动应用的持续增长是构成移动互联网最为核心的吸引要素。

移动应用的增长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移动应用类型的拓展,二是移动应用数量与质量的提升。截至2011年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应用包括:移动信息化应用、移动物联网应用、移动互联网浏览、移动营销、移动广告、移动搜索、移动定位、移动支付、移动银行、移动电商、移动办公、移动阅读、移动应用商店、移动音乐、移动社区、移动游戏、移动发行、移动教育与学习等等,移动应用在应用领域的细分与拓展,让移动应用将具备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可能。而从应用数量与质量的提升来看,随着3G、LTE、Wi-Fi、云计算、物联网等与移动互联网相关的技术的发展,加之以移动应用提供商多年来在移动应用提升方面的积累,移动应用质量的提升,使得其对于用户的吸引力开始逐渐增加。从应用数量来看,最典型的可以算是移动应用商店了,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包括苹果、安卓及其他各主流移动应用商店的应用数量在2011年中已经突破了100万大关,关于其数量之多,甚至有机构认为数量已经太多了,让用户目不暇接,提出了Web 3.0的发展概念。尽管还存在不少问题,但是移动应用数量与质量的增长,已经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打造了更多应用的可能。

4.移动互联网产业市场收入规模的不断突破将是发展移动互联网的真正诱惑。

按照易观国际公布的数据,由运营商的移动互联数据流量费、移动应用服务、移动购物与移动广告几大部分组成的移动互联网市场收入规模在2011年底则预计达到了85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近34%。

5.无线接入网络的持续优化与改进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网络基石。

一方面是3G网络及后3G、LTE等移动通信网络的持续优化与发展,另外一方面则是基于无线融合与覆盖而发展的Wi-Fi与移动互联、物联为基础的网络设施的快速发展与完善。截至2011年底,我国包括TD-SCDMA、WCDMA与CDMA EVDO的三种制式的3G网络已经完成了全国的网络覆盖,并在进行着不断的优化工作,而基于宽带接入的考虑,三大运营商在Wi-Fi的覆盖方面加速发展,短短的一年当中,已经从原来的不到30万的热点数量向着100万进军,而我国的宽带战略规划更是提出了十二五期间要建设750万热点的计划,加之以物联网相关网络基础的建设与发展,未来移动互联网接入网络的基础设施将越来越完善,这成为未来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基石。而包括传感器、RFID、红外、蓝牙、ZIG-BEE等近距离应用技术的渐趋成熟,将让近场支付(NFC)、智能电网、智能医疗等多种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实现更具备现实基础。

图1 移动互联网的支撑因素

6.宽带的发展与接入费用的下调将是拉动需求增长的持续动力。

从整体宽带业务发展的历史来看,宽带费用的逐年下调已经是大势所趋。从有线宽带来看,一方面,我国的宽带资费确实处于不断下调的进程中,另一方面,2011年11月宽带反垄断案已经证明,宽带运营商在竞争中不断地通过技术升级与管理提升来下调宽带资费将是未来的必然选择。从无线网络来看,3G网络宽带业务自推出以来,一直在经历着各种形式的资费下调与优惠促销过程,加之以国家在公共区域Wi-Fi免费网络建设的计划,再考虑到未来不断提升的无线宽带技术环境,整体上看,未来的无线宽带接入费用同样会表现出不断下调的趋势,这将成为拉动移动互联网应用需求的持续动力。

7.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快速发展正为移动互联网应用打造越来越大的平台。

根据贝叶思咨询智能手机研究报告与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底,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规模将达到6700万左右,在2009年增速进入低谷后,近三年表现出了加速增长的态势,预期2012年将有望向1亿部的规模进军。而平板电脑的市场在乱战中同样在经历着快速的发展。考虑到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是目前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最主要的终端,在物联网与云计算等相关技术发展的背景下,随着其未来的不断发展,能够越来越好地支撑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需求,因而,将成为最为重要的支撑因素之一。

8.截至2011年,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的快速发展同样是支撑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的重要基础。

到了2011年,苹果的iOS、Android已经逐渐占领了本属于Symbian的市场,而诺基亚也开始了与微软就Windows Phone的战略合作,黑莓在7.0与BBX之后已经启动了BlackBerry 10的旅程,在手机操作系统适应移动应用的过程中,既有功能的创新,也有更多技术的创新,这些都将有力地支持移动互联网未来的发展。

9.政府支持是未来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国家对于移动互联网这一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一直给予了高度支持。根据工信部电信管理局的消息,2011年11月,《互联网行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审议通过,而其中“移动互联网”发展将受到重点扶持。从全国及各地政府组织的情况来看,在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联盟与中关村移动互联网联盟等相关组织的成立,就是国家与地方政府在推动我国移动互联网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举动的体现。近年来,国家各级政府部门一方面加大力度支持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另外一方面通过出台相关政策与制度来规范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些将是未来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政策保障。

国家在推动移动互联网发展方面的具体举措很多,如移动支付领域政策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2011年12月31日,央行发布了第三批共61张非金融类支付业务许可证,名单中就有中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通沃易付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和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它们分别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的支付子公司。此次许可牌照允许上述三家公司开展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等两大业务,电信和联通的两家公司还可以开展固话支付业务。电信运营商与金融机构、互联网厂商等同时进入到移动支付领域的竞争,对于未来移动支付的健康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图2 2008-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数量增长情况

商业模式等仍将困扰移动互联网的成长

中国用户的付费习惯决定了在国内商业模式的创新要与国外市场有很大的不同,从而困扰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根据贝叶思的统计,截至2011年底,中国手机应用开发者总数达到110万人,其中谷歌Android平台上的开发者达到了近75万,苹果的开发者近15万,然而开发者真正实现盈利的仅占15%,且主要靠与运营商等大型企业合作或者依靠广告收入获利;能实现持平的也仅为20%;而亏损的则占到65%。究其原因,商业模式不适应、用户付费习惯尚未养成、市场竞争激烈等成为主要原因,而抄袭盛行、同质化产品泛滥也是重要的环境因素。适应中国国情的各种类型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首先,在传统的互联网环境下,网民已经形成了免费应用的消费习惯。国内人习惯了盗版软件、免费软件,大部分人不会去花钱购买应用。付费率低使得国内各类移动应用尽管是市场前景被看好,但从短期来看,早期的开发者们与应用提供商们却不得不把付费市场的主要精力放在海外,而国内的营利模式还比较有限、单一。适合国内市场需求的商业模式的培养需要多方参与,共同打造。

其次,模仿与山寨式的发展模式也对行业创新与发展形成了一种桎梏。目前,国内移动互联网创业者们仍然面临着创新与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一方面,他们需要通过增加投入来应对产品开发、创新、运作问题,而在投入产生真金白银的收入前,他们在另一方面还要面对的就是被复制和山寨的普遍风险。2011年传统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在系统+终端+云的生态系统、第三方应用商店、各类应用开发等多个层次做着长线布局,另外,大多数资源有限的创业者则会选择从应用开发做起。截至目前的事实证明,只要是成功的应用,一旦用户达到一定规模,模式被证明可行后,就会面临着快速的被抄袭、山寨化的风险。创新与发展的模式也成为一种新的困扰。

图3 2007-2011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售量及其增长情况

再次,从应用商店本身的发展模式来看,数以几十万计的应用让消费者的选择与使用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因而将Web 3.0之类的便捷应用解决方案提上日程。

从安全支撑体系来看,截至2011年底,尽管手机互联网安全已经喊了多年,但是基于手机安全的市场仍处于发展早期阶段,无法形成强大的安全保证体系,尽管国内也有网秦这样专注移动互联网安全的上市企业,尽管安全厂商们都开始更多的关注手机应用与安全问题,但是整体上还不能适应规模庞大、类型众多的移动应用的发展。无论是基于企业的应用还是个人的应用都需要完善的安全解决方案的支撑。

从相关的政策、法律、标准体系等方面看,尽管国家已经推出了很多支持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战略规划与相关政策,但是考虑到移动互联网的全面发展,在很多方面还缺乏相关的政策、法律与标准支撑体系,而任何一环的缺乏都是制约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因素。以NFC为例,标准的不统一其实已经限制了其在国内的发展。

总而言之,正如本文上述,作为一个覆盖广、产业价值链长、复杂的产业体系,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需要众多推进因素的支撑的。站在2012年之头,回顾2011年,并展望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们一方面有理由基于多方面的推进因素而对其发展充满信心,另一方面还要冷静地看待其发展,并通过多方努力来克服种种限制因素,让移动互联网在政府、运营商、各类专业的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等的共同努力下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宽带用户发展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装宽带的人
宽带发射机IQ不平衡的矫正方法
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