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某泥石流沟现状易发程度评估

2012-01-18张新江王广辉

地下水 2012年4期
关键词:冲沟易发降雨量

张新江,王广辉

(河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河南郑州450000)

浅议某泥石流沟现状易发程度评估

张新江,王广辉

(河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河南郑州450000)

泥石流以其破坏性及突发性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对泥石流发生及危害性预测评估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某黄土冲沟的泥石流发生情况,对照泥石流易发程度评价标准,对其量化判别,得出沟道发生泥石流的危险性评价,认为准确评价潜在泥石流沟发生泥石流的危险性,必须细化对潜在泥石流沟道发生要素的调查。

区域地壳稳定性;地震烈度;泥石流易发程度;泥石流危险性

泥石流以其破坏性及突发性给人们带来较大损失,因此对泥石流发生及危害性预测评估显得尤为重要,以某泥石流沟为例对泥石流形成进行量化分析。

1 调查区基本概况

1.1 气象条件

调查区为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春季温和少雨多风,夏秋季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年平均气温12.7℃ ~13.3℃,最低月平均气温是元月份,最低 -16.2℃,平均4.3℃,最高月平均气温是7月份,一般在15℃ ~30℃,最高42.7℃,平均26.8℃;年降雨量787.5 ~484.5 mm,年最大降水量984.7 mm,最小降水量318.7 mm,7~8月为雨季,占全年降水量的50.8%,多暴雨,最大一小时降雨量93.2 mm,最大24 h降雨量116.1 mm,最大一次降雨量194.9 mm,12月至次年3月降水仅占全年11.5%。

1.2 地形地貌

为黄土丘陵塬地,地势南西高,东北低,海拔高程在776~835 m,地形切割中等,地形起伏较大,为中低山区。

潜在泥石流沟为近东西向的天然黄土冲沟,沟谷呈“V”型,两岸谷坡陡立,沟长1 000 m,沟上游窄,下游宽,底宽10~40 m,顶宽20~90 m,深20~45 m,两岸沟坡的自然坡度为 30°~40°,沟底坡度为 15°~22°,流域汇水面积为 0.16 km2,无常年性流水。

1.3 地层岩性

岩性为黄色-褐色黄土状粉土、粉质粘土、粘土,含钙质结核,厚度1~10 m不等,大孔隙较发育,地表山梁上多有第四系坡积物及腐殖土堆积,厚度0.1~0.5 m,最大不超过1 m。

1.4 区域构造及地壳稳定性

区域上位于秦岭纬向构造带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及新华夏系太行隆起交汇部位,经历了多起变形作用,地质构造较为复杂(见图1)。

新构造活动强烈,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背景,在地震区域中隶属Ⅶ度地震区,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属较稳定地区,特征周期为0.40 s,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表

图1 地质构造略图

2 泥石流沟现状调查

经现场调查,该泥石流沟为黄土冲沟,两岸有零星崩塌、滑塌,沟形无大的变化,沟两侧植被发育,岸谷坡陡立,沟长1 700 m,沟上游窄,下游宽,底宽5~10 m,顶宽80~130 m,深40~50 m,两岸沟坡的自然坡度为30°~40°,沟底坡度为16.3%,沟上游堆积有尾矿渣,堆积物最厚处约10 m,阻塞河道,从而形成了丰富的泥石流物质来源,流域汇水面积为0.85 km2。

3 泥石流沟易发程度量化评估

某泥石流沟为黄土冲沟,现场调查黄土冲沟朔源侵蚀和水土流失现象发育,沟内堆积物较少,表明本冲沟处于上游物源区,以侵蚀剥蚀作用和水土流失为主要形式,因此自然条件下,暴雨洪水形成的(黄土)泥流向下游堆积。

根据泥石流沟的易发程度评价标准(见表1),对泥石流沟泥石流易发程度进行了定量判别(见表2),最终按照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标准表(见表3)进行评价。

根据表1对该泥石流沟进行严重程度(易发程度)数量化评分,其评分结果为99分,根据表3判别,该泥石流沟属中等易发泥石流沟。

表1 泥石流沟严重程度(易发程度)数量化表

4 小结

从泥石流形成条件(物源条件、地形条件、动力条件),要对潜在泥石流沟泥石流易发程度及危险性进行准确评价,就必须细化对潜在泥石流沟以下内容的调查:

1)物源即堆积物的性质、层次、厚度、一般粒径及最大粒径及分布规律进行调查,根据堆积区形成历史及堆积速度估算一次最大堆积量。

2)地形即泥石流沟地形坡度,发育程度切割情况弯曲、粗糙程度等并对泥石流沟进行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进行划分。

3)水是泥石流形成的主导因素,因此应对调查区冰雪融化、暴雨强度、历史降雨量、一次最大降雨量、最大流量及地下水情况进行调查。

表2 某泥石流沟易发程度数量化评分一览表

图2 泥石流沟中部地貌

表3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标准表

[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

[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及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3]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豫国土资发〔2004〕123号文件3.

P642.23

B

1004-1184(2012)04-0197-02

2012-05-25

张新江(1964-),男,河南郑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勘察、设计、施工及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相关工作。

猜你喜欢

冲沟易发降雨量
机用镍钛锉在乳磨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基于历史卫星影像估算黄土丘陵区冲沟发育速率
夏季羊易发疾病及防治方法
降雨量与面积的关系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风机基础设计在冲沟发育地区的应用
洞庭湖区降雨特性分析
罗甸县各乡镇实测降雨量分析及应用研究
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的冲沟发育及其时空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