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出版之探索

2012-01-14王青

全国新书目 2012年4期
关键词:出版业出版物纸质

◎文/王青

近年来,“全媒体”一词在业界频频出现。何为“全媒体出版”?目前业界尚未对其作出精确的定义。顾名思义,“全媒体出版”就是通过多种媒体同时对同一内容进行出版。它不仅包括传统的纸质媒体、光盘形式,还包括互联网、手机、阅读器等新的媒体。全媒体出版的结果是:以上任何一个媒体的用户都有机会成为读者,这样,出版物的受众会更加广泛,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2009年第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举办之后,全媒体出版大有正式登上出版界舞台的趋势。而2011年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更加体现出我国出版业由单一形态到全媒体,由传统出版为主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并重的良好发展局面。

《2010~2011中国数字出版年度报告》显示:2010年国内数字出版各分类业务收入良好:手机出版349.8亿元,网络游戏323.7亿元,互联网广告321.2亿元,电子书达到24.8亿元,博客10亿元,互联网期刊为7.49亿元,数字报纸(网络版)为6亿元,网络动漫6亿元,在线音乐为2.8亿元。但是,数字出版的发展是否会给传统出版带来冲击?数字出版各分类业务收入的增长是否是以牺牲传统出版经济利益为代价呢?怎样将促进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进一步融合实现全媒体出版?全媒体出版的实现是各种传播途径的融合,因此其实施并不是件容易事。而全媒体出版的优势符合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成为出版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全媒体出版更具优势

全媒体出版这种新型的出版模式是数字化时代的特有产物。它以现代科技为依托,整合多种媒体优势,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阅读习惯。与传统出版方式相比,全媒体出版具有以下优势:

作品呈现方式全面化

以往,一些优秀的作品都是通过纸质媒体呈现在读者面前,或是书或是报。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随着网络的发展,新的媒介不断产生,如果作品仍旧按照传统的形式呈现,势必会影响优秀作品的传播。全媒体出版正是应对这种现象产生。全面化的呈现形式满足读者不同的需求,纸质出版物满足的是读者传统的阅读习惯,带给人文字和精神上的满足,而互联网、手机、阅读器等新的媒介形式,则为读者提供便捷的阅读方式,使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以任何方式进行阅读。这种全方位的呈现,在方便读者阅读的同时也利于文化作品的传播。

读者群覆盖面广泛化

全媒体出版使作品多方位呈现,这样有时间阅读纸质图书的读者可以继续享受精神食粮,而那些平时因为忙碌没有时间阅读的潜在读者则可以利用上下班途中、工作间歇等闲散的时间通过手机、阅读器等媒介加入到读者的行列中。随着3G无线网络的发展,手机使用率的持续增高,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为出版业带来了更广泛的读者。全媒体出版使得读者的队伍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方式体会阅读的快乐。

全媒体出版带动传统出版

新事物的出现往往带给旧事物巨大的冲击。全媒体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冲击是否也是如此呢?直观来看,多种媒体同时进入出版界必然会影响传统出版销量,会使读者分流。但进一步分析,它们毕竟是不同的出版形式,满足的是不同读者的需求。同时受到内容的限制,传统出版不会被新媒体完全取代。例如小说、娱乐资讯等读物大多内容浅显,阅读速度快,适合使用手机等阅读;而学术类、科技类图书则比较适合传统出版,被读者收藏作为参考或深入研究,网络媒体则可用来对此类图书做宣传。热爱图书的人不会因为新媒体的出现放弃图书,反而因为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好的作品得以进一步宣传,让更多的人关注该作品的出版,甚至购买纸质图书来阅读或收藏。如此看来,“冲击”变为“促进”, 新媒体的出版成为对传统出版物的宣传,带动传统出版业的发展。

以最早的全媒体出版物《非诚勿扰》为例。出版社本来担心数字发布方式影响纸书销量,结果却意外发现“全媒体”反倒促进了图书销量。据介绍,该书本来预计纸书发行10万册至20万册,但因为手机等的覆盖,实际销量多了50%至60%。借助手机阅读,使全国更多的人知道了《非诚勿扰》这本书,就像在报纸上连载给书作了宣传。随后出现的《赵氏孤儿》、《让子弹飞》等,都在电影播出的同时推出纸质图书和电子版内容,在业内均产生了良好口碑。

?

从古至今,书籍始终代表着文化的图腾,书籍在人们的心里占有特殊的地位,是值得珍惜、尊重的东西。即使不是读书,也都很重视它。书籍始终能够保持其特有的地位,永远是文化的中流砥柱,没有任何东西能取代。如果是一部很好的作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者就会选择买本书细细品味。

从出版人的角度看全媒体出版

从客观角度讲,全媒体出版有着方方面面的优势,也是出版发展的大趋势。作为一名传统出版物的出版人,笔者从自己的角度谈谈全媒体出版。

首先,从编辑角度来讲。无论是什么媒介形式,最终的结果都是要归到“出版”上。凡是要出版的,必然与编辑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从编辑的角度来看,万变不离其宗,全媒体出版与传统出版一样,都是使优秀的作品以符合出版要求的形式呈现在读者眼前。而其中变化的只是“出版要求”的不同。传统出版物有其配套的出版要求,其他媒介形式的出版自然也有相应的出版要求,而编辑的任务就是使作品符合出版要求。从这一点上来讲,全媒体出版和传统出版是一致的。其次,从营销角度来讲。全媒体出版的出现意味着营销不能只靠原有的模式。针对传统出版的营销模式不能停,同时要开发新的营销模式。全媒体出版的兴起,其实是给出版社开拓了新的营销渠道。营销对象不仅仅是书店、图书的直接读者,还增加了互联网运营商、电子阅读运营商以及手机网络运营商等等。例如:汉王电纸书、中文在线等。全媒体出版的兴起对营销人员是个巨大的挑战,可以这么说:全媒体出版时代,比的就是营销!

最后,从出版社经营角度来讲。全媒体出版的读者是最广泛的人群,因此全媒体出版最合适的内容也是大众娱乐类。尽管全媒体出版优势明显,但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适合走全媒体出版之路,尤其是以专业出版物为主的出版社。在众多的出版方式中,要选择最适合的出版方式,才能赢得最好的效益。

全媒体出版为出版社带来了业务的延伸,是出版业与其他产业相融合的产物。我们不用担心它会对原有产业带来冲击,利用得好,将会为出版业开拓新的发展局面。目前全媒体出版尚出于起步阶段,涉及到的问题也还很多,比如版权问题如何控制,利润如何分配等。在出版业的认同也有待进一步深化。所以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应该随着它的发展进一步去探索,寻求与之的契合点,更好地发展出版事业。

猜你喜欢

出版业出版物纸质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试析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应对方法
布达拉宫纸质文物修复——以佛经公文为例
市场经济中的司各特:文学出版业与历史小说的兴起
2018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目录
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名单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系列出版物
首届向全国老年人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公布
出版业的新趋势与高校出版社专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