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的社会因素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

2012-01-12乔凤玲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孕产妇家属剖宫产

乔凤玲

(泰州市妇幼保健所,江苏泰州 225300)

剖宫产的社会因素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

乔凤玲

(泰州市妇幼保健所,江苏泰州 225300)

目的探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11年产科资料共743例,通过在产妇出院后2-3天家庭访视时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产妇因素、家属因素、医院性因素是导致剖宫产的主要因素。结论分析剖宫产的社会因素为护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剖宫产的发生率。

社会因素;剖宫产;调查分析;护理干预

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2010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字显示,我国的剖宫产率为46.2%,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上限的3倍以上,居世界第一[1]。当剖宫产率异常增高时,高危围生儿病死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下降趋势,产妇的手术近、远期风险会增加[2]。调查数据显示我市剖宫产率约为50%-70%,有些乡卫生院达80%以上。为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对策,现将影响剖宫产率的社会因素及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在市某医院分娩的产科资料共743例,通过产妇出院后2-3天家庭访视时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本调查初产妇583例(占78.47%),经产妇160例(占21.53%),孕妇平均年龄26岁(19-42岁),剖宫产分娩505例,剖宫产率67.97%。

1.2 方法 对剖宫产原因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凡是孕足月及待产过程中无明显剖宫产医学指征,孕产妇及家属要求行剖宫产的均为社会因素剖宫产。对其中社会因素剖宫产的调查主要内容包括个人一般情况、个人收入、文化程度、产前分娩方式意愿及原因、孕期是否接受保健知识宣教、对剖宫产的知晓等[3]。

1.3结果 调查的743例产妇中,505例剖宫产,剖宫产率67.97%。其中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1500元的产妇,剖宫产率89.9%,收入大于1500元的产妇剖宫产率51.45%;产妇年龄35岁以上18例,剖宫产率100%;文化程度小学以下、中专(含高中)、大专以上的剖宫产率分别为47.3%、55.34%、88.16%;产妇及家属要求剖宫产的367例,占72.67%。剖宫产的心理准备问卷调查:282例(占55.84%)在入院前准备剖宫产,164例(占32.48%)想自然分娩,59例(占11.68%)打算到时候再决定;孕妇健康知识宣教调查:“接受过教育”占47.3%;对剖宫产知晓情况调查:“知晓”占28.6%,“不太清楚或不知”占71.4%,有关剖宫产知识的了解渠道主要是听朋友介绍或从网络上查询。本调查显示产妇年龄、经济收入、学历、产妇意愿和产妇对剖宫产的认知度等,对剖宫产率的升高有一定的影响[3](见表1)。

2 社会因素剖宫产影响因素

2.1 产妇因素 (1)多数人认为剖宫产的技术已经很成熟,相对自然分娩来说风险小。(2)文化程度比较高的孕妇,其经济状况相对较好,所以较少考虑手术的费用,而更加注重分娩过程的舒适度和风险性,更多考虑母婴安全。(3)越来越多的产妇更加注重自我,尤其是文化程度高的产妇担心自然分娩有损伤,会影响生活质量。(4)有异常孕产史或是“珍贵儿”的孕妇。怀孕后的心理压力比较大,对婴儿安全的期望值更高,觉得选择剖宫产更放心。(5)本组调查中约30% -50%的孕妇有自然分娩的打算,但入院后看到别人疼痛的样子,对自己缺乏信心,害怕分娩过程中因胎儿大难产等异常情况延误治疗时机威胁到母婴安全,于是放弃自然分娩。

表1 产妇人口特征、家庭因素对比表

2.2 医院性因素 (1) 医疗安全意识的增强,医学临床实践的减少,困难的阴道助产如中位、高位产钳被废止和抬头吸引术减少,也使一部分有一定难度的阴道分娩失去试产机会[4]。(2)为避免医疗纠纷,医务人员在与产妇及家属谈话时,过度交代分娩可能发生的风险,导致产妇和家属无法做出分娩方式的正确判断,人为放宽了剖宫产的指征,夸大了“知情选择”的意义。(3)剖宫产的费用可能是自然分娩的2-3倍,所以高剖宫产率带来高经济效益。

2.3 家属因素 (1) 本组调查中有83例产妇(占16.44%)受父母迷信思想的影响,选择吉日吉时剖宫产。(2)周围朋友或同事都选择剖宫产,而且反映都比较好。

3 讨论与护理干预

3.1 针对产妇及家庭的知识状况,加强孕期健康教育 通过“孕妇学校”宣传妊娠早、中、晚期的生理变化,利用模型模具演示自然分娩的过程,减少孕产妇对分娩过程的恐惧。从新生儿期、哺乳期、产后恢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产后感染等方面分析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利弊关系,让产妇及家属知道自然分娩不会影响生活质量,手术增加了出血、感染、肺栓塞等并发症和儿童的一些行为问题。戴淑凤[5]报道,剖宫产使胎儿失去了分娩过程中被挤压的经历,从而产生以触觉防御性反应过度为主的诸多行为问题等。利用“好妈妈俱乐部”开展互动课程,为孕妇安全、顺利分娩提供更多的心理准备。特别邀请孕妇的丈夫和婆婆一起参加健康教育互动活动,提高产妇家庭成员对分娩生理的认识,帮助产妇缓解压力,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

3.2 针对难产因素进行合理营养指导 既往产科医生对孕妇体重增长的要求是:不论孕前体重指数(BMI)如何,从孕13周起体重每周增长350g,直至妊娠足月体重平均增加12.5-15.0kg。这种采用同一标准,没有进行个体化管理的营养保健模式可能导致消瘦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不够,而肥胖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过多。本组出生3500千克以上新生儿247例,占33.24%,4000千克以上41例,占5.51%。这样的结局是妊娠期肥胖和巨大儿的急剧增加,成为孕妇担心难产的原因之一。所以合理膳食对孕妇和婴儿健康均有必要。将健康饮食指导和营养干预纳入围生期保健工作,从孕妇初次建卡时就给予营养指导,对孕妇日热能摄入量进行计算,提出合理膳食的指导意见,减少妊娠并发症和巨大儿的发生。

3.3 针对产妇心理特点,实施心理支持 产妇分娩时辅以心理护理干预,是产妇得以顺利分娩和减少异常情况发生的关键因素,恰当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使产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6]。在对产妇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主要帮助孕产妇解决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护理问题,通过增进与孕产妇的交流,提高孕产妇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特别是加强产时护理,产房护理人员要注意多些宽慰、鼓励性语言,在产妇有宫缩时适时的问候可以减轻产妇焦虑恐惧的心理。同时指导产妇放松和配合的技巧,指导产妇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完成分娩全过程。

3.4 针对医院因素,采取行政干预和社会支持我市剖宫产率高居不下有一定的地区性。要降低剖宫产率,一是积极采取卫生行政干预,实施剖宫产审批制度和目标控制手段,减少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的发生。二是多层面开展健康讲堂,制作宣传海报、宣传折页,传播科学孕育知识和技巧,转变社会对剖宫产的认识,纠正孕产妇盲目追风的错误行为。三是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和相互尊重的关系,使孕产妇可以安心分娩,医务工作人员可以集中精力从事各项诊疗活动,减少医源性剖宫产的发生率。

[1]秦晓红,叶德华,申勇,等.1010例剖宫产的社会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1,22(8):137-138.

[2]王晓东,王世良.关于剖宫产的分析和思考[J].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10):633-635.

[3]徐艳,郝加虎.剖宫产的社会流行因素现况调查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0,29(2):144-146.

[4]曹中秋,焦阳.剖宫产率升高的分析和思考,2009,22(3): 355-356.

[5]戴淑凤.剖宫产与感觉统合失调[J].中国全科医学,2003,8 (8):626-627.

[6]陈琼.心理护理干预影响社会因素剖宫产的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28):6030-6031.

Social Influence FactorsofCesarean Section Survey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QIAO Feng-lin
(TaizhouMaternalandChildHealth-CareCenter,TaizhouJiangsu225300,China)

analysis of social influence factorsof cesarean section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nursing interventions,can be controlled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

social factors;cesarean section;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nursing intervention

R473.71

B

1671-0142(2012)03-0054-02

乔凤玲(1965-),女,江苏泰州人,主管护师.

book=78,ebook=305

(责任编辑 刘 红/杨荔晴)

猜你喜欢

孕产妇家属剖宫产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乡镇卫生院孕产妇保健的现状观察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