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共振内耳三维重建在Ⅱ型Waardenburg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2012-01-11齐佳邱建新余德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规管内耳前庭

齐佳 邱建新 余德志

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 syndrome,WS)又称听力-色素综合征(auditory—pigmentary syndromes),是一种较常见的综合征型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毛发、眼睛以及耳蜗血管纹等处黑色素细胞缺如而产生的一组表型特征,以感音神经性聋、皮肤低色素(白化病)、白额发或早白发、虹膜异色为主要临床症状。研究显示[1],WS患者可有前庭、半规管及耳蜗发育异常,对此类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前需充分了解内耳发育情况。因此,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已行人工耳蜗植入的6例Waardenburg 综合征患者的资料,重点分析其影像学表现,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指导内耳畸形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8~2011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共收治Waardenburg 综合征伴极重度聋患儿6例,均为语前聋,男性,年龄2~12岁,平均4.75岁,其中一例有助听器佩戴史,分别植入奥地利Medel C40+(2例)、美国Hi90K(1例)、澳大利亚CI24R(CA)(3例)三种型号人工耳蜗。

1.2术前听力学检查方法 ABR、ASSR和耳声发射均在隔声屏蔽室内检测,其中ABR和ASSR使用ICS chaortr preamp lifier PA-800 CN otomertrics DP:MADSEN capella机器检测。ABR使用气导耳机用短声-交替波刺激,刺激速率21.1次/秒,ASSR检测频率为0.5、1、2、4、8 kHz。声导抗使用MADSEN仪器,耳声发射包括TEOAE+DPOAE,其中DPOAE主要检测0.5、1、2、4、6、8 kHz等频率,f1=65 dB SPL,f2=55 dB SPL,TEOAE选择快速复查模式,水平为80 dB SPL。

1.3影像学检查 颞骨高分辨薄层CT(HRCT)检查,重点观察耳蜗、前庭、半规管、前庭水管、内听道和面神经等结构。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螺旋CT进行颞骨轴位和冠状位薄层扫描,轴位扫描时基线水平与听眦线平行,自外耳道下缘向头顶方向扫描至岩骨上缘。冠状位扫描时扫描基线与听眦线垂直,自双耳屏基部向前扫至内听道。扫描参数:螺旋扫描(小照射野),骨窗,层厚 0.625~1.25 mm, 层间隔1.0 mm, 两侧分别放大重建1:1.3~1.5,120~140 kV,140~200 mA,窗宽3 000~3 500 HU,窗位300~500 HU。

MRI检查:患者仰卧位,头部取正中位忌偏斜,两耳对称,可配合儿童检查前无需特殊处理,年龄较小患儿检查前肌肉注射鲁米那,扫描范围包括颞骨岩部、头部,应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3.0T HDx MR仪,8通道头颅线圈,行三维(3D)高级快速自旋回波(fast advanced spin echo, FASE)序列行横断扫描,并对颞骨扫描的原始图像在工作站上应用最大密度投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将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获得内耳MIP图像,删除周围低信号组织,仅留取双侧内耳,每30°旋转一次至180°,从而获得多轴面、多视角的内耳三维成像。

1.4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后,患儿仰卧位,术耳朝上,耳廓后切口,切开掀起皮肤、皮下组织。并向对侧掀起肌肉和骨膜,依模板位置确定植入体位置,在颞骨表面钻出植入体骨槽。磨除乳突骨皮质,暴露跕骨短脚、跕骨窝,在跕骨窝下方,钻出后鼓室,见镫骨肌、圆窗龛,在圆窗龛前方开放耳蜗,见前庭阶。用抗生素盐水冲洗术腔。放入植入体,并用耳脑胶及骨粉固定,用电极钳小心夹住电极束推入耳蜗,完全植入电极。取小块肌肉封闭耳蜗开口,并将多余的电极束松散的盘绕在开放的乳突腔内,参考电极放置于颞肌下方。用可吸收线关闭术腔,加压包扎。术中均常规行电极阻抗测试,术后抗生素治疗一周,一月后开机调试。

2 结果

2.1听力学检测结果 6例患儿ABR检测均双耳95 dB nHL引不出反应。声导抗检查示例1左侧C型曲线,右侧AS型曲线;例2双侧AS型曲线;例3双侧B型曲线;例4双侧AS型曲线;例5、例6双侧A型曲线。耳声发射6例双耳均未引出。ASSR反应阈:例1术耳90~100 dB HL;例2未做该项检查;例3双耳100~110 dB HL;例4术耳>115 dB HL;例5、例6双耳>110 dB HL。

2.2影像学检查结果 例1耳蜗三维重建示:前庭正常,半规管发育异常,耳蜗仅有两回(图1),中耳乳突CT未见明显异常;例2中耳乳突CT示双侧前庭半规管畸形,耳蜗三维重建未见明显异常(图2);例3中耳CT显示双侧中耳乳突炎,耳蜗三维重建可见半规管均缺失,耳蜗仅一圈半(图3);例4中耳CT示双侧内耳畸形,耳蜗三维重建示双侧半规管缺失,耳蜗畸形(图4);例5CT未见明显异常,耳蜗三维重建示半规管发育不良;例6中耳CT及耳蜗三维重建均未见明显异常。

图1 例1耳蜗三维重建图像 前庭正常,半规管发育异常,耳蜗仅两圈图2 例2耳蜗三维重建图像 半规管发育正常图3 例3耳蜗三维重建图像 半规管缺失,耳蜗周数减少一圈图4 例4耳蜗三维重建图像 双侧半规管缺失,耳蜗畸形

2.3人工耳蜗植入及术后开机结果 6例患儿术中电极均完全植入,术中未见明显异常。其中例3及例4植入前先用试探电极尝试,发现不能全部植入,遂用奥地利C40+短电极,全植入。患儿术后恢复良好,均未出现脑脊液耳漏、脑膜炎、电极脱落等并发症。所有患儿均术后一月时开机,3例患儿听力明显改善,术后语训与其他同龄患儿听力及语言能力差异不明显,其中一例患儿脱离语训学校,进入正常幼儿园中学习,另2例患儿仍在语训,效果很好,家长满意。例4、5、6患儿刚开机调试,反应良好,进一步随访中。

3 讨论

Waardenburg综合征按临床表现可分为四个亚型:Ⅰ型表现为语前感音神经性聋、色素异常和内眦移位;Ⅱ型没有内眦移位,其他表现同Ⅰ型;Ⅲ型在Ⅰ型基础上合并上肢畸形;Ⅳ型在Ⅱ型基础上合并无神经巨结肠,其中以Ⅱ型最为多见。约有20%~55%的Waardenburg综合征患者伴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占所有先天性聋儿的2%[2]。WS是一种较常见的综合征型遗传性聋,其主要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转录因子相关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PAX3基因编码一种在早期胚胎表达的DNA结合转录因子[3,4]。Farrer[5]在1992年制定的标准为WS患者必需同时满足2个主要诊断标准或1个主要诊断标准和2个次要诊断标准,主要诊断标准包括:①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②虹膜色素分布异常;③白额发;④内眦异位;⑤一级亲属患病。次要诊断标准为:①遗传性白斑病;②连字眉,眼眉浓粗;③鼻根宽大;④鼻翼发育不良;⑤毛发早白。文中例1、3、5、6患儿均为双眼蓝虹膜,例2、4患儿一眼为蓝虹膜,另一眼颜色正常,6例患者均诊断为Ⅱ型WS。

内耳畸形是WS综合征特征之一,国内曾有学者[1]报道在WS综合征聋儿中发现前庭、半规管及耳蜗发育异常的情况。对这类患儿术前进行头颅磁共振内耳三维重建影像学检查,能非常清楚显示前庭、半规管及耳蜗情况,能发现内耳畸形特别是耳蜗畸形患者,为人工耳蜗手术提供了非常好的指导作用。本组6例患儿均行内耳三维重建,结果发现,其中2例内耳未见明显异常,4例有半规管畸形,3例有耳蜗畸形。尤其是例3和例4耳蜗发育异常,只有不到两圈,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将耳蜗开放后,先用试探电极试植入,发现电极不能完全植入,后改植入奥地利C40+短电极,全部植入,这样有效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电极无法全植入的风险。

目前国内外均认为Waardenburg征是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适应症之一[1,6],并且有作者[7]认为Ⅱ型WS患者如果内耳解剖正常,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效果等同于其他的严重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但术前需严格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可见,头颅+内听道MRI+内耳三维重建结果对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内耳三维重建能很好地了解耳蜗、前庭及半规管的情况,为内耳畸形患者手术前评估起到了重要作用。

4 参考文献

1 冯晓华, 钱宇虹, 陈浩,等.Waardenburg综合征Ⅱ 型的人工耳蜗植入[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28:1 929.

2 Cullen RD,Zdanski C,Brown C,et al.Cochtear implants in Waardenburg syndrome[J].Laryngoscope,2006,116:1 273.

3 Yokoyama S,Takeda K,Shibahara S.Functional difference of the SOX10 mutant proteins responsible for the phenotypic variability in auditory-pigmentary disorders[J].J Biochem,2006,140:491.

4 Toriello HV,Reardon W,Gorlin RJ.Hereditary hearing loss and its syndromes [M].2nd E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582~591.

5 Farrer LA,Grundfast KM ,Amos J,et al.Waardenburg syndrome (WS) type I is caused by defects atmultiple loci,one of which is near ALPP on chromosome 2:first report of the WS consortium[J].Am J Hum Genet,1992,50:902.

6 万良财,郭梦和,陈帅君,等.人工耳蜗植入在Waardenburg综合征Ⅱ型患儿中的应用[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24:436.

7 Migirov L,Henkin Y,Hildesheimer M,et al.Cochlear implantation in Waardenburg’s syndrome[J].Acta Otolaryngol,2005,125:713.

猜你喜欢

规管内耳前庭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远离眩晕一运动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恐龙内耳的秘密
190例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半规管功能分析
上半规管裂发生率及其HRCT特征
动物也会晕车吗
基于Otsu法的内耳MRI图像三维快速分割的研究
不同方式半规管阻塞术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疗效分析
LDV在耳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前庭电刺激在前庭周围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