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实证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2012-01-06李建英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课程内容民俗

申 皓,李建英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实证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

申 皓,李建英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在课程资源、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民俗体育课程资源体系。结合山西省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现状,探讨了山西省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优势与影响因素,采用田野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对具体的民俗体育运动项目在当地的发展情况及走进课堂的可行性进行具体分析,为民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山西省;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

民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是构建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丰富体育课程资源、培养终身体育发展、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1],探讨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构成及影响其开发的因素,对构建地方特色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开发与利用本地区民俗体育资源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丰富和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有重大意义。

2011年5月23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山西省有40项入选,占全国公布的35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11%,其中与民俗体育项目相关的有8项,分别为:洪洞县的通背缠拳;襄汾县的尉村跑鼓车;平顺县的独辕四景车赛会;原平市的锣鼓艺术;万荣县、沁水县、稷山县的万荣花鼓、土沃老花鼓、稷山高台花鼓;侯马市的麒麟采八宝;太谷县的形意拳;祁县的心意拳。山西是黄河流域文化的中心,其民俗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2]。如果能将这些具有民俗特色的体育项目纳入到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之中,必将有利于山西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鉴于此,本文选择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山西省阳泉市、晋中市、临汾市、吕梁市、忻州市等11个市县中民俗体育项目开展较好的太谷胡家庄小学、明星小学,以及正在摸索前进中的临汾第十一中学等35所中小学、2 580名学生、96名教师、23名管理者为调研对象,以山西省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现状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1.2 研究方法

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自编调查问卷,对山西省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情况展开调研。问卷采用五级评分法进行打分,共发放学生问卷2 580份,有效问卷2 310份;教师问卷发放96份,有效问卷90份。学校体育管理者问卷23份,有效问卷23份。其中问卷的信度采用内部一致性进行检验,Cronbach's α =0.817 >0.7 说明具有较好的信度。有关效度检验,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通过多位专家对量表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进行评价,结果为很合适和合适。

1.2.2 田野调查法

为获取山西省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开发的第一手资料,课题组成员针对清徐的背棍、太原的秧歌、临汾的花鼓、太谷的形意拳等4种特色民俗体育项目的群众基础,文化底蕴以及在中小学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

1.2.3 案例分析法

本研究对率先将形意拳列为体育课程内容的太谷县明星小学、胡家庄小学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研究,以期能够找出其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全省其他各市县的民俗体育课程化提供实践经验及理论支持。

2 山西省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情况

2.1 民俗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分析

2.1.1 教师层面

体育教师是最重要的体育课程资源,其素质的高低将对体育教学的效果起决定性作用[3]。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民俗体育的了解程度中,47.78%的体育教师对民俗体育的了解一般,仍有6.67%的教师不了解(见图1)。要对民俗体育课程内容进行开发,体育教师必须明确认识民俗体育的动作技能、文化内涵、以及价值,这样才能对民俗体育课程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明确其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所以,体育课程内容开发若想取得成绩,必须提高教师对民俗体育项目的了解程度。

图1 体育教师对民俗体育的了解程度(n=90)

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水平是学生掌握和学习技能的重要因素。山西省中小学中有86%的体育教师掌握1-2项民俗体育运动技能,有8%的体育教师掌握3项及以上民俗体育运动技能,有6%的体育教师未掌握民俗体育运动技能(见图2)。能够胜任民俗体育课的前提是体育教师掌握民俗运动技能的水平。然而在调查中发现,与86%的体育教师掌握l-2项民俗体育运动技能相悖的是,只有72%的体育教师认为自己能够胜任民俗体育课的教学。为何会产生这种现象?通过对学校管理者及体育教师的深度访谈过程中发现,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体育教师对民俗体育的认识不够深刻。此外,掌握了民俗体育运动技能并不等同于就能胜任民俗体育课的教学。体育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民俗体育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

(5)通信内容加密技术:所有通信的内容都被加密后传输,工业防火墙对收到的信息进行解密后再进行通信协议过滤和内容的深度检查。

图2 体育教师对民俗体育课程的胜任情况(n=90)

回顾中国近代的学校体育,不难发现民俗体育逐渐让位于西方体育,从某种层面上来讲,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学校体育引入西方体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民俗体育文化的衰落。调查结果显示(见图3),42.22%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发展民俗体育比较有前景,仅有2.22%的教师认为没有前景。由此可见,山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民俗体育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图3 体育教师对民俗体育前景认识及推广意愿情况(n=90)

要在中小学开展民俗体育,体育教师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民俗体育技能和技术。加强体育教师民俗体育项目技能、技术和教学能力的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排在前4位的途径依次为参加培训班、观摩优秀体育课展、通过学历深造、自学(影像资料、图书资料等)。

2.1.2 学生层面

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的对象,是课程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是教学效果体现的首要条件。鉴于此,本文对山西省中小学学生对民俗体育的了解程度、喜爱程度、动机进行了调研。

调查结果显示(见图4),大部分学生是比较喜欢民俗体育项目的,占总比例的58.27%,但是仍有23.04%的学生的兴趣程度不高,通过访谈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对民俗体育运动项目的了解程度不够,导致他们的兴趣有所下降。在访谈过程中,甚至有学生问,哪些项目属于民俗体育?什么是民俗体育?所以,要提高学生对民俗体育的兴趣,必须从源头抓起,进行民俗体育文化、民俗体育知识的普及,进而更好地开展民俗体育课程内容。

图4 山西省中小学学生对民俗体育项目的喜爱程度(n=2 310)

在对太谷县胡家庄小学和明星小学的调查中发现,有40%的学生参与形意拳的动机是有利于升学,其次为参加比赛、兴趣、锻炼身体、提高技能。这也是令人深思的一个问题,在对影响学生参与民俗体育项目因素的调研中发现,排在第一位的是“非考试内容,功课繁忙,没时间参加”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见表3)。由于形意拳是国际性比赛项目,在一些高校中拥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可以通过体育特长生的途径考取大学。可是其他的民俗体育项目,例如腰鼓、旱船、背棍等非高校招生专业,学生便会有了非考试内容,而不参加的制约因素。所以,若想促进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必须注重小、中、大学的体育课程内容衔接,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全面推进民俗体育的发展[4-5]。

2.2 民俗体育设施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分析

在对山西省中小学民俗体育器材开发和利用的调查中发现,教师的创造性方面较为薄弱,需要不断加强。但也不乏有些成功案例。部分地区的教师带领学生利用废旧物、生活用品、生产工具等自制旱船、风筝、背棍等,不仅解决了经费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更加安全,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所学校自制器材的多寡与优劣,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校师资队伍的水平。因此,学校应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或者开展一些手工大赛,一方面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另一方面还可以解决民俗体育器材的短缺问题。所以,这就对学校体育管理者和基层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民俗体育项目对场地的要求要比竞技项目偏低[6],在对山西省中小学开发与利用民俗体育场地的调查中发现,主要以改造现有场地和合理布局学校场地为主。鉴于民俗体育项目的特点和山西学校体育的具体情况,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共享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而且还要有利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等。

2.3 民俗体育项目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分析

本研究通过对民俗体育教材和文献资料的查阅,对山西省民俗体育运动项目进行了整理,并通过专家筛选,确认适合在山西省中小学开展的民俗体育项目,分别对教师在体育课中重点开发的民俗体育项目、学生喜爱的民俗体育项目进行调查(见表1)。

表1 山西省中小学开发民俗体育运动项目资源统计表

学校是民俗体育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必由之路。应以何种方式将民俗体育植入学校体育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对山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调查,有89.9%的体育教师认为将民俗体育项目经过适当改造后引入学校,3.46%的体育教师认为应该完全改造。有些民俗体育项目对于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赛旱船,比赛通常5人一组,4人朝前1人背对,成员左右手共握两根竹竿,起跑后喊口令来掌握节奏和速度,先到者胸部撞终点线为胜。虽然赛旱船活泼诙谐,极富有娱乐性,但是4人朝前跑1人背着跑,速度还要快,它需要参赛队员高度的配合,步伐、频率都要一致,只要一人失误或摔倒则满盘皆输,甚至全体绊倒,摔得遍体鳞伤,所以要将其引入学校,可以采取减少每组的参赛队员、用其他材料取代竹竿等措施降低危险性,使其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2.4 民俗体育信息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分析

民俗体育信息资源主要包括民俗体育的文献资源、数据资源、与民俗体育相关的媒体和信息的集合。教材是课程资源内容的重要载体。调查显示,山西省中小学中有10%的学校拥有民俗体育项目的教案。如果能够将这些教案进行展示,必将会为更多的体育教师提供实践经验,也将为进一步开发民俗体育其他形式的信息资源提供基础。

除教材外,还有一些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宝贵辅助资源,如图书资料、声像、电子信息等。调查结果显示(见图5),山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获取民俗体育信息的途径中,频数最高的为书籍、期刊杂志,其次为优秀体育课展示和网络,向民间艺人学习的频数最低。民间体育起源于民间,在民间发展,有较好的民间文化基础。如果能够结合地区特点,选择适合本地区地域、气候、文化的项目,将有利于民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向民间艺人学习是最好的途径,它能够让体育教师较好地了解当地的民俗,较其他方式更直接、更有效。所以建议中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尝试此种方法。

图5 山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获取民俗体育信息途径的频数统计图(n=90)

3 山西省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优势与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相关专家和教师的深度访谈,运用Atalas.ti质性分析软件,对影响山西省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因素进行分析(见表2),通过帕累托分析法确定主要影响因素有升学压力、缺乏有效的组织和训练方法、社会影响力、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学生的兴趣、政府政策的支持、无规范教材、体育教师的民俗体育技能,其累计百分比在80%以内(图略)。

同时,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对其研究结果相互补充验证。列表排序法的评估结果(见表3)与帕累托分析结果大致保持一致。

表2 山西省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影响因素的编码数量一览表(N=11)

表3 山西省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影响因素的排序一览表(n=90)

4 小结

(1)山西是黄河流域文化的中心,民俗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可控性,能够弥补民俗体育在自然发展中受客观因素影响所产生的继承、传播、发展的困难。

(2)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但是山西省中小学民俗体育的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的开发不容乐观。

(3)山西省中小学民俗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还处于初始阶段,要加强体育教师对设施资源开发的意识。山西省中小学开展民俗体育课程仍有较大空间,需对民俗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必要的整理、挖掘和开发。

(4)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确定山西省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升学压力、缺乏有效的组织和训练方法、社会影响力、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学生的兴趣、政府政策的支持、无规范教材、体育教师的民俗体育技能。

[1]田菁,朱咏贤,蔡犁.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引进的理论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2):84 -87.

[2]李建英,孟林盛,刘生杰.河东体育文化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4(3):141-144.

[3]田菁.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

[4]王桂忠.将民族传统体育列入《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可行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1:1534.

[5]赵忠伟,栾桂芝.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农村学校体育的探析——以东北地区为个案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7,12(28):95-40.

[6]张基振,虞重干.中国民间体育保护与发展实践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6):21 -25.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Sports Course Resources in Primary and High Schools——a case study of Shanxi Province

SHEN Hao,LI Jian-ying
(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Shanxi 030006)

Based on the knowledge system of curriculum resources,sports and health course resources,the paper establishes the resource system of folk sports courses.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sports courses in the primary and high schools in Shanxi Province,the paper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Shanxi to develop such courses in schools.Depending on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case analysis,the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specific folk sports events in the local areas and the feasibility for such sports to go into classes so as to provide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sports courses.

Shanxi Province;folk sports;curriculum resources;development

G807.2

A

1001-9154(2012)08-0076-05

G807.2

A

1001-9154(2012)08-0076-05

申皓(1981-)女,山西太原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2012-06-02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课程内容民俗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基于“技术·家庭”课程内容分析
民俗中的“牛”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民俗节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成语魔方
漫画民俗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