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PE-PRMS准则的动态法储量评估

2012-01-02王忠生田世澄衣艳静法贵方蔡德超

特种油气藏 2012年3期
关键词:增油油公司储量

王忠生,田世澄,衣艳静,法贵方,蔡德超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2.中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基于SPE-PRMS准则的动态法储量评估

王忠生1,2,田世澄1,衣艳静2,法贵方2,蔡德超2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2.中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储量是油公司的核心资产,是油公司业务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衡量一个油公司的价值和成长性,首先要依据国际通用的标准和方法,对其储量进行合理评估。介绍了国际通用的SPE-PRMS油气资源/储量分类体系,进行基于该项准则的动态法储量评估研究,详细论述了递减曲线分析法的储量评估过程并进行实例分析,对合理进行油气储量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动态法;递减曲线分析法;SPE-PRMS准则;储量评估

引言

油气储量既是油公司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油公司制定能源发展战略和油气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随着国际上储量研究机构加大了储量研究力度,涌现出大量储量评估与管理的研究成果,最具代表性的就是 2007年 SPE/AAPG/WPC/ SPEE联合发布了石油资源管理系统(Petroleum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简称SPE-PRMS),并于2011年更新颁布了PRMS的应用指南,成为世界最流行的储量评估管理体系,大部分油公司已经采纳并应用于公司内部体系。因此,展开基于SPE-PRMS准则的储量评估,对深化中国油气储量分类理论的研究、指导上市油气储量的评估、参与国际油气项目竞争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 SPE-PRMS储量分类体系概述

SPE-PRMS是基于项目的资源/储量分类体系(图1),其纵向上按项目是否发现原地量及项目能否实施并且达到商业产能的机会划分为未发现原地量、已发现次商业原地量和已发现商业原地量3类,其对应的可采量分别为远景资源、条件储量和储量3类,横向上SPE-PRMS以估算采出量确定性程度进行分级。该套分类体系的储量(P1、 P2、P3)不仅具有已发现、剩余、经济、可采4个属性,同时强调开发项目成熟度(文章中出现的“储量”,若没有特指,都具有该4种属性)。考虑项目开发实施风险,将项目分为正生产(On Production)、已批准开发(Approved for Development)、已论证待批准开发(Justified for Development),从正生产项目到已论证待批准开发项目,其项目的开发实施风险逐级增大[1]。由此可以看出,P3储量的评估对象至少应该为已完成开发方案或概念设计方案等待批准开发的项目,从而能够保证该项目的开发合法、资金到位并具有商业价值。

图1 SPE-PRMS资源/储量分类

SPE-PRMS与SEC-2008准则相比,两者关于P3储量的定义极其相近,主要区别在于采用的油价、披露的储量范围及提高采收率项目P3级储量的确定方面。在储量披露方面,SEC-2008规定必须披露P1储量,对于P2、P3级储量是否披露由油公司自行决定;SPE-PRMS一般都要对P1、P2和P3级储量进行评估(表1)。因此,SPE-PRMS准则下的储量评估方法对应用SEC-2008准则的储量评估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表1 SPE-PRMS与SEC-2008储量定义和评估规范对比[2]

2 基于SPE-PRMS准则的动态储量评估方法

储量评估方法主要包括静态法(类比法和容积法)、动态法(物质平衡法、生产历史动态分析和模拟法)等。储量评估方法的选用以及油气储量评估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所用资料的数量、资料的质量和油田的成熟度。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所掌握资料的种类、数量和质量,考虑油藏的复杂性、开采方式及所处的开发阶段,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油气储量评估[3-4]。

对于生产时间至少达1 a以上的油气田,主要采用动态法进行储量评估,包括递减曲线分析法、物质平衡法和数值模拟法[5],其中,递减曲线分析方法用已有的产量趋势分析技术建立一种简单实用的产量预测,具有更好的优越性。当然,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已有资料的品质息息相关,且预测结果需要由地质储量进行校正,如果预测结果对应的采收率不合理,需要重新分析预测过程,直到预测结果对应的采收率合理为止。

递减曲线分析就是利用实际生产资料的生产规律和开发趋势,对生产动态趋势通过外推来估算储量、剩余生产期限和产量预测。递减曲线分析一般称为产量-时间关系曲线的外推,其中,产量以半对数比例绘制。要准确地应用该项技术,产油量和时间必须具有明确的递减趋势,同时评估师必须决定应用哪些历史资料点,作为预测未来产量的依据。在确定递减率时,若忽略近期动态或者为了建立递减趋势而强行要求所有资料点适用某种趋势,都是不合适的。

2.1 评估单元的选取

理论上,评估单元可以是油田、区块、油藏、井组、单井,选取的评估单元越大,评估的储量就会越大;评估单元选取的越小,评估的储量就会越保守。评估单元的选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供的生产资料的详细程度、油田的地质特征和各个油藏、区块的生产特征。

2.2 分析预测最终技术可采量

(1)动态法评估以递减法为主,石油工业广泛应用的生产趋势分析技术有多种,主要包括产量与时间递减关系、含油量与累计产量关系、含水量与累计产量关系、产油量与累计产量关系、水油比和累计产量关系。在产量递减趋势的应用中,以上方法均要用于分析当中。如果储量估算结果被2种或更多的方法所证实,则可信度会大大提高。其中指数递减计算结果较直观,大部分处于递减期的油气田评估时都采用该递减法进行分析。当井或油田处于衰竭早期并开始急剧递减时,如果油藏先表现为双曲线递减,然后出现指数递减的间断期,则最好不要用生产历史资料拟合双曲线模型,而是采用指数递减估算剩余储量。

(2)除了用递减法进行动态评估外,对于未来预期的措施井、加密井等增油措施对应的最终可采量评估,一般采用类比法,即与其周围正生产的老井的递减动态作类比,得出较合理的初始产量和递减模式,从而计算出未来工作量对应的最终可采量。

对于加密井网或者其他增油措施(包含提高采收率)使产量不递减的油田,分以下3种情况进行储量评估:①若增油措施局限于部分区块,将实施增油措施区块动态数据与其他区块数据分开,对实施增油措施区块,参考有代表性的井组递减率评估储量,其他区块采用动态法重新评估储量;②若增油措施导致油田整体储量增加,递减率的修正可以参考有代表性的区块或井组;③如果已经确定在今后还有其他区块实施增油措施,可类比已实施区块采收率的提高情况进行评估。

(3)将用容积法计算的油气原地量(OOIP)与用动态法预测的最终可采量进行验证,分析评估的最终可采量的合理性,如果不合理,需要重新调整预测。

2.3 划分P1、P2、P3

根据对已开发区块OOIP的认识,结合油公司提供的5 a开发规划、近几年的开发动态和工作量,分析目前的采出程度。评估时按照最低工作量、中等工作量和最高工作量进行储量级别划分,即按照增产措施实施可能性的可信度进行储量分类。通常,最高工作量对应的产量剖面比较接近油公司提供的5 a规划。

2.4 确定储量

(1)分析生产历史的变化趋势,预测合同期内的产量剖面。

(2)根据评估年度内的平均价格、操作成本和税费来计算经济极限,取到达经济极限的时间点和合同截止年限的最小值为总储量对应预测产量剖面的截止点,因此预测产量剖面的累计值即为评估的总储量。

(3)对于天然气总储量,指的是已签有销售合同的天然气销售量总和,也可以包含供油田使用的燃料气,但是不包含放空燃烧掉的那部分天然气。

3 应用实例

XX项目为开发较成熟的油气田,包含1个主力油田C和数个卫星油田D(位于主力油田C周围),目前主力油田和部分卫星油田采用的是注水开发,且注采系统较完善,其他油田为衰竭式开采。

评估时以单个油田为评估单元,根据目前的操作成本和相关税赋计算得到的经济极限小于合同期末预测的产量,因此,产量剖面的截止点不受经济极限影响,截止于合同期末。

3.1 评估证实储量(P1)的评估

证实已开发正生产储量(PDP)采用指数递减法;证实补孔或恢复井对应的已开发未生产储量(PDNP)采用类比法(类比对象为近几年增油措施井的生产动态);证实加密井对应的未开发储量(PUD)采用类比法(对于有井位的新井类比周围井的生产动态,没有井位的井类比历年新井的生产动态),证实储量评估结果为2 215×104t。

3.2 证实+概算储量(P1+P2)的评估

评估方法与证实储量类似,考虑的合同期内工作量高于证实储量,概算储量为603×104t。

3.3 证实+概算+可能储量(P1+P2+P3)的评估

评估方法与证实储量类似,考虑的合同期内工作量高于证实+概算储量,可能储量为904×104t,产量剖面接近于公司的5 a规划,而由于该项目的合同期限可能会延长5 a,因此这5 a的产量620× 104t可化为可能储量(表2、3)。

4 结论

(1)SPE-PRMS油气资源/储量分类系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储量评估管理体系。基于SPE-PRMS准则的储量评估研究对上市公司油气储量评估、参与国际油气项目竞争及公司业务发展规划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2)对于已开发油气田,产量递减曲线分析法是基于SPE-PRMS准则的动态储量评估方法。评估单元选取、合同期、经济极限产量、初始产量、递减率和未来工作量计划是产量递减曲线分析法 储量评估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

表2 C+D油田P1、P2及P3储量对应的增油措施工作量(104t)

表3 C+D油田P1、P2及P3储量对应产量剖面(104t)

(3)基于项目的储量评估是1个动态的、趋近真值的过程,各级储量是1个与地质认识、技术和经济条件等有关的变数,应根据实际资料情况、动态趋势的变化等选择适合的方法及时进行各级储量评估。

[1]王永祥.SEC准则油气储量评估论文集[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1-16.

[2]康安.SPE和SEC油气储量评估规范的更新及对比[J].国际石油经济,2010(6):61-64.

[3]贾承造.美国SEC油气储量评估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93-139.

[4]Chapman C.国外油气储量评估分级理论与应用指南[M].刘合年,吴雷,罗凯,等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88-106.

[5]黄学斌,曾小阳,杨园园.储量动态评估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3,10(2):17-19.

Reserves estimation by dynamic method based on SPE-PRMS rules

WANG Zhong-sheng1,2,TIAN Shi-cheng1,YI Yan-jing2,FA Gui-fang2,CAI De-chao2
(1.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100083,China; 2.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Development,PetroChina,Beijing100083,China)

Reserves are core assets and essential material basi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il companies.The first thing to measure the value and growth of an oil company is to estimate its reserves rationally based 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methods.This paper introduces SPE-PRMS international oil and gas resources/reserves classification system,carries out reserves estimation by using dynamic method based on the standards,demonstrates the process of reserves estimation by using decline curve analysis method,gives case analysis,and provides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reasonably assessing oil and gas reserves.

dynamic method;decline curve analysis method;SPE-PRMS;reserves estimation

TE155

A

1006-6535(2012)03-0077-04

10.3969/j.issn.1006-6535.2012.03.019

20111130;改回日期:20120112

中油海外勘探开发公司项目“海外项目储量管理研究”(115906HX0002)

王忠生(1970-),男,高级工程师,1993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采油工程专业,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从事海外油气储量评估与管理方面工作。

编辑黄华彪

猜你喜欢

增油油公司储量
基于三维软件资源储量估算对比研究
全球钴矿资源储量、供给及应用
2019 年世界油气储量与产量及其分布
子长老草湾区7247井组调剖驱油技术研究
高含水油井自转向酸酸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小麦玉米花生间作套种保粮增油的思考
潜油电泵井日常采油技术
油公司模式下安全管理模式的探讨
本月起实施页岩气储量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