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钽铁、铌铁精矿中钨量的测定

2011-12-31潘建忠

中国钨业 2011年5期
关键词:硫氰酸铁精矿氯化

黎 英,潘建忠,刘 鸿,赖 剑

(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江西 赣州 341000)

0 前言

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进步,钽、铌近年来在航空航天、超导、化工和医疗等领域已显示出其极大的优越性,价格在国际市场持续走高。而作为原材料的钽铁、铌铁精矿需求也不断加大,对其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同时钨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材料,所以对涉及钽铁、铌铁精矿产品质量的一个较重要的指标——三氧化钨量的分析测定方法的不断完善就变得尤其重要。目前,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测定三氧化钨量,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经典的方法[1-2]。因此我们仍选用此方法,但对络合剂、还原剂和显色剂的用量,以及干扰元素和共存元素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实验,选取了最佳吸收波长,明确了测定范围。实验结果表明,该法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好,操作简单。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及试剂

主要仪器:721N型分光光度计。

试剂:过氧化钠;氢氧化钠(30g/L);草酸(100g/L);硫氰酸钾(250g/L);三氯化钛(用时现配):吸取2mL15%三氯化钛于1 000mL容量瓶中,用盐酸(2+1)稀释至刻度,混匀。

三氧化钨标准溶液:称取0.100 0g三氧化钨w(WO3)≥99.95%,预先在750℃灼烧1h,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10g氢氧化钠、约100mL水,微热至溶解完全,冷却,移入1 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贮存于塑料瓶中,此溶液1mL含100μg三氧化钨。

1.2 分析步骤

称取0.15~0.50g(精确到0.000 1g)试样于30mL铁坩埚中,加入4g过氧化钠,在电炉上加热至冒白烟,摇动坩埚使试样散开,置于750~800℃马弗炉中熔融10min,取出冷却。用热水浸取,并洗净坩埚,溶液呈绿色或紫色时,加几滴无水乙醇(或少许过氧化钠)使其褪色,加热煮沸,冷却,用水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混匀。干过滤。

吸取1~5mL滤液于25mL容量瓶中,加2mL草酸(100g/L),用氢氧化钠(30g/L)补至10mL,准确加入2mL硫氰酸钾(250g/L),混匀,然后用三氯化钛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放置15~20min,于分光光度计420nm处,用1cm比色皿,以随行空白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工作曲线:准确吸取0mL、0.50mL、1.00mL、1.50mL、2.00mL、2.50mL三氧化钨标准溶液于一组25mL容量瓶中,加2mL草酸(100g/L),用氢氧化钠(30g/L)补至10mL,准确加入2mL硫氰酸钾(250g/L),混匀,然后用三氯化钛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放置15~20min,用1cm比色皿,于分光光度计420nm处,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定吸光度。以三氧化钨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2 结果与讨论

2.1 熔融条件实验

实验考察了不同温度,不同熔样时间,对样品中三氧化钨量的回收情况,以确定合适的熔融条件,结果见表1。

表1 熔融条件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分解样品时,熔融的温度和时间应该严格掌握。温度太低,时间太短,试样分解不好;反之,温度太高,时间太长,熔块不易浸取。样品在称样量范围内,熔融温度控制在750~800℃,熔融时间为10min,即可以取得很好的回收率。

2.2 波长的选择实验

按实验方法,固定其他条件和试剂用量,显色后溶液在波长385~445nm进行吸光度测定,选择合适波长,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波长处的吸光度

实验结果表明:五价钨与硫氰酸钾形成的黄绿色络合物,在420nm处吸光度最大,故采用波长420nm测定。

2.3 草酸用量实验

按实验方法,固定其他条件和试剂用量,改变草酸(100g/L)的用量进行实验,结果见表3。

表3 草酸用量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草酸(100g/L)加入量在1.5~3.0mL范围时,溶液在420nm处吸光度没有明显变化,故选择加入2mL草酸(100g/L)。

2.4 硫氰酸钾用量实验

按实验方法,固定其他条件和试剂用量,改变硫氰酸钾量进行实验,结果见表4。

实验结果表明:硫氰酸钾(250g/L)用量在1.5~3.0mL吸光度变化趋于平缓,故选择硫氰酸钾(250g/L)的最佳用量为2mL。

表4 硫氰酸钾用量实验

2.5 三氯化钛用量实验

资料显示[3],由于三价钛本身呈紫色,量多将使硫氰酸钾盐的颜色强度减弱(钨量低时)或使比色液发黑(钨量高时),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三氯化钛用量实验,结果见表5。

表5 三氯化钛用量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三氯化钛量在10~17mL之间,吸光度变化不大,故选择用三氯化钛溶液补至刻度(约13mL)。

2.6 稳定时间实验

按实验方法,固定其他条件和试剂用量,显色开始每隔10min测定吸光度,结果见表6。

表6 稳定时间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显色后10~50min之内,吸光度稳定。因此要求测定在显色10~50min之内要完成测定。

2.7 共存离子干扰实验

由于钽铁、铌铁精矿的种类很多,基体成分复杂,主次成分变化大,通过查阅资料[4],钽铁、铌铁精矿主要化学成分范围见表7。

表7 钽铁、铌铁精矿主要化学成分范围 w/%

按基本实验方法,根据钽铁、铌铁精矿组成的基本情况对这些共存离子分别进行了单一离子、混合离子共存时对钨的测定影响试验,结果参见表8、表9。

表8 单个离子对钨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当溶液中这些元素分别与WO3共存时,均未发现有明显的影响。

表9 混合离子对钨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当溶液中这些元素与WO3共存时,对钨的测定无影响。

3 样品分析

3.1 方法准确性实验

为了考察方法的准确性,实验采用标准加入法。在统一样品2009-2、2010-1中加入标准测定回收率,结果见表10。

表10 方法准确性实验

3.2 方法重现性实验

按照分析步骤对样品2009-1,2009-2,2010-1进行11次测定,计算方法的标准偏差,检查方法的精密度,结果见表11。

表11 方法重现性(n=11) w/%

4 结论

(1)通过实验,确立了该方法最佳条件为:样品熔融温度控制在750~800℃,熔融时间为10min,草酸用量2mL,硫氰酸钾用量2mL,三氯化钛用量10~20mL之间,显色后的稳定时间为10~50min,测定波长为420nm。

(2)建立了以碱融法分解样品,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测定钽铁、铌铁精矿中钨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测定范围宽,简便,快速,准确度与精密度高等优点,完全能满足分析要求。

[1]马克安.有色金属工业产品化学分析方法标准汇编:第3分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2.

[2]裴立奋.现代难熔金属和稀散金属分析[M].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2006.

[3]江西有色冶金研究所.钨矿石及其伴生元素的分析[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75.

[4]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S/T394—2007钽精矿[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硫氰酸铁精矿氯化
一种基于铁精矿采选精益成本六环六控数字化管控方法
氯化法钛白粉的生产工艺与技术经济
白马钒钛磁铁矿提质降杂研究及工业实践
安徽某选厂高钾钠铁精矿磁选降杂试验
废水中硫氰酸盐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低镍锍氯化浸出试验研究
立式螺旋搅拌磨机在铁精矿提质降杂工艺中的应用
硫氰酸钠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技术分析
80%异硫氰酸烯丙酯母药HPLC法分析
疼痛护理在氯化锶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