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奇性、创造性和批评性思维

2011-12-31李卓敏

飞碟探索 2011年5期
关键词:伪科学字眼创造性

■ 李卓敏

万里安联合会创始人之一的爱德华·金兹顿曾针对自己的同事卢塞尔·万里安说过这样的话:“他有许多种思维方式,逻辑只是其中的一种特殊方式。”其实所有的大发明家,所有真正有成果的科学家都是这样。作为科学家,至少需要三种思维方式,即好奇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这些要求的适用性虽然会相当笼统,但在对付主流科学中的异常现象或者似乎存在于科学之外的异常现象时,就会显得非常突出。

仅以主流科学中之一例加以说明。一些年来,德国加兴的曼克斯—普兰克天文物理研究所的霍顿·阿尔普和美国亚利桑纳州图森斯图亚特天文台的威廉·提芙特声称,有迹象表明我们对天体红移的解释是不完整的。如果从表面来看,他们的结论与通常的观点(诸如远方的星系和脉冲星之类的远方天体的红移几乎完全由于宇宙的膨胀所致)形成矛盾。阿尔普和提芙特对于他们早期观察中所发现的奇怪模式一直很好奇,在试图寻找解释时也具有创造性,对自己的研究持批判态度,总是在寻找新情况,也鼓励他人进行独立的观察。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天文学界对这个问题大体上都采用批判性思维来看待,有人曾试图复制提芙特的结果,但成败参半。加利福尼亚科技研究所的大物理学家罗伯特·莱顿曾经提出忠告:“如果发生了,那么就还会发生。”可是总体来说,人们的态度却是:“不可能发生,所以不会发生。”抱着这样一种态度,人们就把阿尔普和提芙特视为持异端邪说的人。结果阿尔普丢掉了他在威尔逊山和帕洛玛天文台的观察特权,不得不离开美国,到他现在所居住的德国。如果有科学家对主流科学以外所谓的“伪科学”、“超自然科学”或“病态科学”话题——比如说研究灵魂或意念的超心理学、研究不明飞行物的UFO学以及探索野人及尼斯湖怪兽之类的神秘动物学发生了兴趣的话,他就会处于一种极其不安且极具挑战的境地,稍有自尊的科学家甚至一听到这种名词就会不寒而栗。为什么呢?

如果说一个话题属于“伪科学”,这就意味着从事这种活动就不是科学活动,而只是伪装成科学。可是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话题”本身不具备科学性或非科学性,它既不是科学的,也不是非科学的,只有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从事的研究才能用这样的字眼来形容。我们完全可以说某人以假科学的方式研究超心理学,但这并不妨碍另外一个人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同一话题而且满足科学研究最高标准的要求。

有关“超自然”这个术语还有类似的问题:如果我说某个话题是“超自然的”,那就意味着我知道“自然的”是什么意思,按照我的界定,更进一步意味着任何非“自然的”话题都与科学知识不相符因而必须作为废物抛弃掉。这个责任可是一点儿也不轻。大多数科学家在无法回避这个问题时都会一致认为科学还不完善,会赞同牛顿曾经说过的,“当我没有捡到更光滑的鹅卵石或更漂亮的贝壳时,我眼前的却是等待发现的海洋一般的真理,我感觉到自己就像个小孩”。如果我们不晓得这个宇宙中都有些什么的话,那么显然就没有资格认为什么是“自然的”,也因此最好别使用“超自然的”这个字眼。

另一方面,“病态的科学”这样的字眼还有点用处,它指的是那种松松垮垮、质量差而且具有误导作用、结果虚假的研究。然而,荣获诺贝尔桂冠的欧文·朗缪尔最先创造的这个术语暗示着有些领域全部都是伪科学。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说明我们的研究工作质量还有待提高,不是把这些领域完全排除在科学研究之外而不予理睬。科学家的原型是一个孤零零的研究者按照自己的理解追求真理,几乎不关注自己的周围世界,但今天的科学家不是这样。当今的科学是一项集体事业,大多数研究工作靠群体完成,个人必须依赖于群体中其他同行的善意与支持才能把研究工作搞下去。

猜你喜欢

伪科学字眼创造性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半小时才燃脂”是伪科学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抠”字眼,暴露干部作风成问题
华盛顿大学开“反胡说八道”课
一个有魔力的字眼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伪科学的属性、特征和判断标准
坚决反对伪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