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渤海地区铁矿石供需分析

2011-12-31丹ZHOUDan

物流科技 2011年11期
关键词:环渤海地区铁矿石进口量

周 丹ZHOU Dan

(1.大连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2.大连新港通关技工学校,辽宁 大连 116023)

(1.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and Marine Engineering Institute,Dalian 116026,China;2.Dalian Xingang Customs Clearance Technical School,Dalian 116023,China)

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我国对钢铁的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我国铁矿资源较为丰富,通过我国铁矿石查明资源储量数据,可以发现我国富铁矿资源非常短缺,含铁品位在55%左右,能直接入炉的富铁矿资源储量有11.11亿吨,仅占全部铁矿查明资源储量的3%,97%的铁矿石储量为贫矿。适于露天开采的铁矿逐步减少,露天开采的比重已降至75%,剥采比逐年上升,与巴西和澳大利亚相比,每吨成品矿剥采比高出5~8倍。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开采的铁矿石必须经过选矿才能高炉利用,精矿的生产成本高于进口铁矿石,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价格上,均明显处于劣势。由于国内大部分铁矿石在质和量上无法满足钢铁生产需求,我国每年需大量进口铁矿石,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作快速发展,粗钢产量从1996年的1.01亿吨增长到2010年的6.27亿吨,中国钢铁工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国占全球钢产量的比重从1996年的13.5%迅速增长到2010年的45%。我国铁矿石进口的对外依存度已从2000年的38.6%上升至2010年的62.5%。而大约70%的中国钢厂位于沿海或长江沿线,可以更便捷地获取高等级的进口铁矿,因此进口矿是近年来国内企业的首选,已经成为我国重要战略资源类工业原料之一。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在国际铁矿石海运贸易量的比重为50%以上,中国已成为世界海运贸易的主要驱动力。自2001年以来,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的总需求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而增量的90%都是来自于中国。国际铁矿石的进出口运输主要是通过海上运输方式,海上运输方式是大宗铁矿石贸易顺利进行的最为廉价和方便的途径。北方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每年需经环渤海地区港口进口大量铁矿石,并且未来铁矿石进口量仍逐年增加。

1 环渤海地区铁矿石供需与进出口分析

2006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特点、区域内港口现状及港口间运输关系和主要货类运输的经济合理性,将全国沿海港口划分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5个港口群体,形成煤炭、石油、铁矿石、集装箱、粮食、商品汽车、陆岛滚装和旅客运输等8个运输系统的布局。其中的铁矿石运输系统为:临近钢铁企业布点,专业化的、以20~30万吨级为主导的铁矿石卸船泊位和二程接卸、中转设施匹配的铁矿石运输系统。

规划中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体由辽宁、津冀和山东沿海港口群组成,服务于我国北方沿海和内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以大连、营口、唐山、天津、青岛、日照六港为主,秦皇岛、烟台、锦州三港为补充的外贸铁矿石接卸港的合理布局。

根据规划,环渤海地区建设大连港、唐山港、青岛港2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矿石泊位;营口港、秦皇岛港、天津港、日照港等建设20万吨级以上大型泊位。近期结合航道条件接卸减载后的20万吨级矿石船和二程转运船舶;远期根据港口航道的建设情况,提高各港口接卸运输船舶的吨级和通过能力。

1.1 我国环渤海地区铁矿石供需现状

我国环渤海地区铁矿石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分布有鞍本矿区及河北铁矿区两大矿区资源,下面对这两个主要的矿区资源进行简单介绍。

鞍本矿区:是目前我国储量及开采量最大的矿区,铁矿分布于辽宁鞍山、本溪和辽阳三市,合计保有铁矿石储量106.5亿吨。鞍本矿区是鞍钢、本钢的主要原料基地,鞍本矿区铁矿石的主要特点是除极少富矿外,约占储量的98%为贫矿,含铁量平均30%左右。必须经过选矿处理,精选后含铁量可达60%以上。

河北铁矿区:河北省是铁矿大省,总资源量60.30亿吨,其中基础储量46.70亿吨,铁矿石储量仅次于辽宁省,居全国第二位,是首钢、唐钢和邯郸、宣化及阳泉等钢铁厂的原料基地。迁滦矿区矿石为鞍山式贫磁铁矿,含铁品位26%~28%,邯邢矿区主要是赤铁矿和磁铁矿,储量7.34亿吨。矿石含铁量在40%~55%之间。

我国东北地区及河北地区钢铁产业在中国钢铁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各钢铁企业布局已基本形成。东北地区及河北地区钢铁产业的发展带来铁矿石的巨大需求。目前,东北及河北钢铁企业大多都有自备矿山,已探明铁矿储量中铁矿资源虽然较多,但总体表现为可利用量有限、难磨难炼、选矿复杂、品位较低。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该地区钢铁产业在我国钢铁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区内分布有首钢、鞍钢、唐钢、邯钢、包钢、通钢、本钢、鸡钢等国家重点企业,其中仅河北省的钢铁产能、产量就占我国总量的25%。钢铁企业除首钢和鞍钢规模在800万吨以上外,其余均在300万吨以下,各钢厂所需矿石均以周围矿山为依托,进口矿石主要用于配矿和弥补不足,相对于长江沿海地区钢铁企业外贸进口铁矿石量占全国总进口量60%及华南地区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量占全国总进口量10%的份额,北方地区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量约占全国总进口量20%的份额,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铁矿石消费和进口地区,未来增长的潜力和空间极大。尽管该地区内自有的铁矿石资源也比较丰富,但未来的需求增长空间仍需要利用进口铁矿石来满足。所以研究北方地区钢铁企业利用环渤海地区港口群进口铁矿石就有了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2006年我国北方地区港口共接卸外贸进口铁矿石20 313.9万吨,2007年快速增长为27 625.5万吨,年均增速36%,占全国的比例也由61.04%上升为64.42%,2008年进一步增长为34 146.9万吨,占总量比例为66.33%,远快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

1.2 我国环渤海地区铁矿石进出口现状

2010年年初,铁矿石年度基准价格谈判宣布瓦解,季度定价模式目前已成为主要的定价方式。联合国贸发会表示,新的定价模式为世界铁矿石市场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并且降低了定价的透明度。铁矿石价格不再像过去那样通过媒体等方式公开宣布,而是变得更加神秘,并且参考现货市场价格也并不完全可靠。新的铁矿石定价机制使得主要铁矿石生产商获得更大的利润,我国环渤海地区进口铁矿石付出的代价会越来越高。

虽然现在中国作为最大的需求方对国际铁矿石价格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但由于历史上形成的铁矿石定价机制,尤其是现货矿市场和协议矿的价格分设,使得我国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当前铁矿石市场成为 “卖方市场”,近年来,国内外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东北及河北各矿山也加大了开采量,2009年东三省铁矿石产量达1.4亿吨,占全国总量的15.8%,2010年铁矿石产量增加到1.7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7.5%。

由于地产矿产量不足、品位较低,东北各大钢厂将地产矿和进口矿配合使用。2000年,东三省铁矿石进口约为350万吨,2008年已涨至2 934万吨,占全国进口总量的6.7%,其中鞍钢进口828万吨、北台进口647万吨、本钢进口377万吨、通钢进口250万吨。2009年东三省铁矿石进口量继续增长至4 153万吨,占全国进口总量的6.61%。

对于华北地区,京津冀三省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钢铁基地,2008年,三省市共进口铁矿石1.2亿吨,占全国总量的27%,其中河北省占据三省市的65%。2009年,河北省生铁和粗钢产量双双突破1.3亿吨,原矿产量也继续稳定在3亿吨水平,在此需求带动下,全省铁矿石进口量突破亿吨,达到12 443万吨,同比增长57.8%,占全国总量的20%。

2 环渤海地区铁矿石进口量预测

由于港口业务的发展必须由货源支撑,货源的发展对港口业务能力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根据腹地货源的发展形势评判港口的业务发展能力,基于我国环渤海地区钢厂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地区,下面主要从这两个地区进行铁矿石进口量预测分析,其中东北地区主要是指东北三省,华北地区主要是指京津冀三省。根据港口能力核查小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拥有矿石专业化泊位共计76个,码头通过能力总计4.2亿t/a。其中,环渤海沿海港口矿石泊位主要分布在大连、营口、秦皇岛、唐山、天津、青岛、日照等港口,共有矿石专业化码头13个,通过能力1.27亿t/a,其中10万吨级以上泊位12个。

环渤海区域从事铁矿石转运的港口主要有大连港、青岛港、日照港,2009年转运量分别为621万吨、1 462万吨、718万吨。大连港主要转往京唐港、秦皇岛港等;青岛港转往长江沿线1 040万吨,占转运量的71.1%,主要是上海的宝钢,江苏的沙钢、南钢和长强,安徽马钢以及湖北的武钢等,中转至北方的港口为370万吨,占转运量的25.3%,此外还少量中转至华南地区52万吨;日照港中转至北方沿海港口40万吨,其余转往长江沿线港口。大连港、青岛港、日照港铁矿石吞吐量中巴西矿分别为993万吨、3 000万吨、1 300万吨,占各港进口量的比例分别为47%、35%、14%,占我国巴西矿进口量的37.24%。

我国东北地区钢铁产业在中国钢铁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各钢铁企业布局已基本形成。东北地区钢铁产业的发展带来铁矿石的巨大需求。虽然东北钢铁企业大多都有自备矿山,但总体表现为难磨难炼、选矿复杂、品位较低。近年来,国内外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东北各矿山也加大了开采量,2008年东三省铁矿石产量达1.2亿吨,占全国总量的14.5%,2009年铁矿石产量增加到1.4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6.1%。由于地产矿产量不足、品位较低,东北各大钢厂将地产矿和进口矿配合使用。2000年,东三省铁矿石进口约为350万吨,2008年已涨至2 934万吨,占全国进口总量的6.7%,2009年东三省铁矿石进口量继续增长至4 153万吨,占全国进口总量的6.61%。

随着东北地区钢铁工业的不断发展,对铁矿石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该地区铁矿石产量增长有限,因此对进口矿石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对于华北地区,京津冀三省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钢铁基地,2008年,三省市共进口铁矿石1.2亿吨,占全国总量的27%,其中河北省占据三省市的65%。2009年,河北省生铁和粗钢产量双双突破1.3亿吨,原矿产量也继续稳定在3亿吨水平,在此需求带动下,全省铁矿石进口量突破亿吨,达到12 443万吨,同比增长57.8%,占全国总量的20%。随着首钢搬迁工作的结束,河北省钢铁工业在京津冀三省市的地位进一步增强,河北省占三省市铁矿石进口比例也将增至80%左右。此外,从三省市在全国中的比例来看,未来也将继续稳定在25%~27%的份额。

目前我国钢铁工业正处于上升时期,还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因此对铁矿石的需求量还会继续大幅增长,国产矿的增长尚不能弥补目前的铁矿石缺口,钢铁工业原料瓶颈现象日益突出,还要大量依赖进口铁矿石,中国对铁矿石进口的依赖情况程度不断增加。

[1] 于军苓.我国环渤海地区铁矿石运输网络结构优化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11.

[2] 邹健.当今国内外铁矿资源供给的新态势[J].矿业工程,2004(1):13-17.

[3] 陈其慎.中国铁矿石供需形势分析[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07.

[4] 翁克勤.我国铁矿石供需分析[J].港工技术,2006,9(3):31-34.

[5] 张宗成,王骏.世界铁矿石的生产与贸易和我国铁矿石供需的经济学分析[J].经贸论坛,2005(9):28-33.

[6] 张慧丽.中国铁矿石需求预测与开发战略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05.

[7] 焦玉书,周伟.世界铁矿石开发利用和我国进口铁矿石的发展态势[J].中国冶金,2004(11):13-18.

[8] 北京兰格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我国铁矿石市场研究报告[Z].2008.

猜你喜欢

环渤海地区铁矿石进口量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环渤海地区设施蔬菜土壤障碍与治理措施
6.58亿吨
1989—2019年环渤海地区养殖池的空间变化特征
2016年我国聚丙烯进口量同比下降11.2%
2016年我国聚酰胺66切片的进口概况
2016年我国聚酰胺6切片的进口概况
研发团队创新开放度、吸收能力与团队创新绩效——基于环渤海地区装备制造企业的实证分析
铁矿石中全铁测定的探讨
环渤海地区港口建设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