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音阁水库计算机技术发展研究

2011-12-30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5期
关键词:观音阁雨情水情

陈 强

(辽宁省观音阁水库管理局,辽宁 本溪 117100)

1.概论。计算机技术是一门研究计算设备的科学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其应用等诸多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在许多学科和工业技术基础上的产生和发展,已经广泛应用在几乎所有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领域中。水利行业作为一个信息密集型行业,对计算机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水库是水利事业的一部分,决不可能独立于信息化浪潮之外。应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有效提高水库的运用决策和管理技术水平,实现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实现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实现水库管理现代化,已经形成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观音阁水库作为辽宁省“八五”、“九五”期间建设的重点水利工程,一方面,观音阁水库要向政府和相关行业提供大量的水事信息,包括水情信息、水工程信息和水量水质信息等,为水库防洪和供水服务。另一方面,观音阁水库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相关行业的信息支持,包括气候气象信息、生态环境信息等。因此,推进观音阁水库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水库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2.观音阁水库技术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观音阁水库充分认识到运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提高预报预测、决策水平的重要性。随着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配套设施的完善建设。与大连理工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进行合作,选题目、探路子,逐步使观音阁水库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通过十余年的建设,成效显著:

2.1 防洪调度模型软件的开发、应用。和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开发成功研制了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辽浑太流域水库群防洪调度系统。该模型软件运用VB编程语言成功地结合观音阁水库的地理参数及太子河流域水文参数,依托数据库扩展支持,多年来,广泛应用在水库水情调度实际工作中,并不断加以完善。尤其在2005年和2010年大洪水期,运用该软件及时对太子河上游观音阁水库的来水分析预测,拟定预报调度方案,形成调度成果和意见,彰显了效能,为上级防汛决策和水情控制运用提供了重要依据,保证了观音阁水库的安全度汛。实现了水情调度由经验性决策向科学定量决策的过渡,提高了调水管理水平。

2.2 水雨情测报自动化的应用。自1997年开始,先后与河海大学、沈阳自动化所、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所合作对观音阁水雨情测报自动化系统进行了开发、升级、完善。系统建设通过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相结合,以中心站计算机服务器为中心,对计算机软、硬件进行优化配置,实现了数据库和网络数据资源共享,适合了水库实际,提高了观音阁水雨情观测精度,减轻了人工观测的体力负担,进一步配合辽浑太流域水库群防洪调度系统的预报调度运用,实现了水情和雨情信息的自动采集和数据报表的自动处理。

2.3 局域网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立。观音阁办公自动化局域网网络结构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主要设备由二台服务器、二台路由器、多台网络交换机、百台以上计算机工作站组成。通过防汛微波专用线路已搭建观音阁水库局与省局及兄弟单位间的广域网络互连,开发建立了一整套系统相关的服务,如内部收发邮件服务、主页WEB服务、共用帐号直接访问互连网资源等。系统不仅推进了各用户对相应配套办公软件WORD、EXCLE的应用水平,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观音阁水库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水平和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提高了观音阁水库局办公效率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进而全面提高水库管理和水事处理的效率和效能。

3.发展的新趋势

真正要使计算机技术应用上体现完美,须使计算机技术更高地符合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趋势,以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力争达到以下发展目标。

3.1 完善通信及计算机网络系统。随着计算机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力争不断地更新并完善现有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结合观音阁水库自身特点,努力提高网络安全监测和处理速率,增加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覆盖率,同时加强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研究工作。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技术在水库应用中的科技含量,进一步增强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水库现代化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3.2 建立水库综合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包括实时水情、历史水情、水库基本信息、大坝观测数据、调水兴利方案、超文本信息、图像等的计算机综合数据库系统,为水库信息管理、调水决策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建立综合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灵活的数据定义、录入、修改、查询和统计分析功能。

4.加快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对策

建库十几年来,计算机技术在观音阁水库应用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水库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了工程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彰显。

4.1 加强领导、加深认识。计算机技术应用范围广,领导应注重开阔视野、转变思想,加强领导,从实际出发,对相应的人力、财力给予大力支持,弥补不足,切实提高管理工作中的创新意识。要不断的加深认识,首先转变经验定性决策管理模式,增加依靠计算机信息技术实施科学管理、现代化管理的自觉性;其次要鼓励重视非工程措施的建设,树立资源共享、技术创新决定未来发展的理念。

4.2 加大投入、培养人才。要利用多种途径,采取专业培训、学术研讨、课题调研、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系统培训。适时组织人才外出考察学习,不断提高事业复合型人才、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训力度,突出型人才的重点培养,努力促进水库现代化建设健康稳步发展。

4.3 分步实施、长远发展。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要注重长远,正确理解“立足现实”与“适当超前”的关系,只有紧密结合水库管理自身实际,才可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盲目冒进,开始不一定求深、求全、求高,可从易到难,从单项向综合逐步开发应用。科学研究的同时,还应将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处理,发挥效益,才能促进水库现代化更好更快的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计算机技术在观音阁水库中的应用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更新观念,求实创新,加大投入,不断完善,进而实现观音阁水库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1]卢万银.大房郢水库计算机控制系统.【硕士】合肥工业大学,2005-02-01.

猜你喜欢

观音阁雨情水情
闽江雨情
观音阁屡经洪水屹立不倒
曹新刚
雨情
甜水情
头屯河流域水雨情系统数据分析应用研究
观音阁水库输水隧洞方案选取
2011年辽宁省汛期水情分析
观音阁水库输水工程兴利调度方案分析
观音阁水库引水工程经济评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