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凤凰涅槃

2011-12-27

中国信息化周报 2011年46期
关键词:氢脆铜管热阻

所谓热管直触技术,是指热管直接与热源(CPU/GPU表面)接触,而不是包夹在底座中的一种散热技术。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底座与热管之间的热阻,理论上传热效率更高。传统的包夹式热管散热器都是热源将热量传递给底座,再由底座传递给热管,这样在热源与热管间一共有三层热阻,即热源与底座之间的硅脂热阻、底座的热阻,以及底座与热管间的介质热管,而直触式热管就直接多了,只存在一层硅脂热阻,在效率上会有不错的提升。由于导热性能有着直接的提升,2009年前后,热管直触散热器非常流行,众多品牌均推出了类似的设计,如九州风神的CTT技术、Tuniq的CCT技术,以及Xigmatek的HDT技术等。然而时过境迁,在今天,采用热管直触技术的散热器已大大减少,众多消费者对这种技术充满了质疑,那么这项技术的致命缺陷到底在什么地方?

为何昙花一现

答案是热管的硬度。热管直触技术的最大特点便是与热源的表面直接接触,因此热管必然要进行变形处理,首先被压扁,然后将接触面铣成平面,使其与底座上的铝块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由于普通的热管壁厚只有0.3mm左右,再铣一刀后就变得更薄,这部分的硬度大大下降。当热管被削薄变软后,会引起很严重的问题,最主要的有两个:一是当热管长期受外力挤压,再加上填充硅脂的作用,起初它会与铝底在一个平面上,但是由于它的硬度不如铝块,继而逐渐整体内陷,逐渐地与CPU/GPU的接触吻合紧密度会下降,热阻增加;另一个问题是,在散热器的频繁拆装过程中,很容易引起底部热管明显内凹,例如硅脂硬化之后,需要比较强的力量才可以除掉,这时候就很容易让薄薄的热管不堪重负产生很严重的变形。

很显然,热管直触技术并非看上去的那么美好,虽然着更强的性能,但一些致命缺陷很容易让它不堪重负。因此,仅一年多时间,采用这项技术的散热器便日趋减少,散热器厂商纷纷回归老路——铜底包夹式热管设计。

改良方案一:热管厚度

就在人们已经不再看好热管直触技术时,2010年,华硕却在全线显卡产品中使用这一技术的散热器。华硕的热管直触技术被称为DirectCU,它有哪些特别之处?

热管直触技术的最大缺陷在于铜触面的凹陷,而这又源于热管被铣过后厚度不够,普通热管采用的铜管壁厚一般在0.3mm左右,铣薄部分在0.1-0.2mm左右,因此容易变形。那么最简单的解决方案,就是把削薄的部分补回来,使用更厚更粗的热管。这就是华硕DirectCU技术的不同之处,其采用的热管直径壁厚比普通热管增加50%以上,达到0.5mm,即使是铣过后,壁厚也有0.3mm以上,硬度大大加强。另外,虽然加大了热管壁厚,但热管內径没有明显变化,也就是只加厚管壁,内径空间保持在相同水平,基本不会影响散热效率。

我们都知道,热管越粗传热能力越强,不仅如此,对于热管直触式设计来说,还有着增大与热源接触面积的作用,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同样接触面积下,8mm热管比6mm热管更硬,因为它需要铣平的部分少,管壁相对就更厚了。华硕DirectCU全面采用8mm直径热管,与普遍使用的6mm热管相比,在单位时间内导热量更大,在热源同样的情况下,可以更快速带走热源的热量。

改良方案二:热管材质

变形不光是热管厚度的问题,与其材质也密切相关。也许有人会问,热管不都是采用纯铜制作吗,怎么会有材质的不同?实际上,即便同是铜管,细节之差也足以造成效果上的本质差异。

普通热管使用的铜管叫做韧炼铜管,纯度为99.90%,这种铜管在进行热管烧结(700~900℃)时,其韧度和寿命都会下降,而且更容易产生氢脆现象。所谓“氢脆”,是指金属材料在加工、冶炼、热处理、酸洗和电镀等过程中,材料由于吸氢或氢渗造成机械性能严重退化,如屈服强度、极限强度,疲劳寿命明显缩短,冲击韧性值显著降低。一般当温度超过300℃,韧炼铜就有可能产生氢脆这种腐蚀缺陷。在防氢脆方面,无氧铜则有着很明显的优势。华硕的DirectCU散热器对症下药,采用纯度99.96%的无氧铜管,不仅理论上导热系数要比韧炼铜高,并且韧度高不容易断裂,在高温下也不易发生氢脆化,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改良方案三:热管平整度

更大的接触面意味着更好的散热效率,因此散热器底部的平整度对整个散热器性能的影响是不言而喻,散热器底部与热源的吻合度越高,接触热阻就会越小,效率也就越高,这是一个很简单浅显的道理。同样采用热管直触技术,平整度的不同,就体现在加工工艺上。华硕的DirectCU散热器能够将接触面的平整度控制在0.05mm以下,这差不多是半根头发丝的粗细,这样的工艺称不上极致,但对于显卡散热器来说已经足够。

改良方案四:穿Fin工艺

只要是热管式散热器,必然涉及到热管如何与散热鳍片连接的问题。穿Fin和焊接是目前最流行的两种热管和鳍片连接的方式,从字面上我们就很容易理解,穿Fin就是热管穿插于鳍片之间,让鳍片紧紧地包裹在热管上来传导热量;而焊接则是将鳍片和热管焊接在一起,特点就是焊接的部分有焊锡等残留物,同时鳍片上有为焊接留下的孔位。焊接工艺的成本比穿Fin要高,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前者有着更好的散热效果,实际上,只要穿Fin技术过关,完全可以达到甚至超过焊接水平。完美的穿Fin技术可以让热管与鳍片达到无缝接触,铝片与铜管间不存在介质热阻,而焊接工艺还存在锡膏这道热阻,锡的导热系数远低于铝,更别说热管所采用的纯铜。

焊接工艺在制造中需要预留0.1~0.2mm的间隙,插入热管后,再利用回流焊等手段来填补这空隙,其制造过程稳定容易,物料成本高。而穿Fin时热管的外径要比鳍片的孔径大1.5mm左右,使用精密的仪器,用110吨的力道瞬间整齐地塞入,物料成本虽低,但对工艺要求更。很多人肯定会说,穿Fin的鳍片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松动,很多散热器确实如此,但是这完全取决于品质把控。对于华硕DirectCU技术来说,热管与鳍片间使用的是穿Fin技术,鳍片都需要经过20Kg的拉拔力测试才能出货,物料成本虽低,但DirectCU的整体成本并不低。

写在最后热管直触技术之所以昙花一现,与其固有弊病脱不了干系,幸运的是,华硕DirectCU散热器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让这一新兴技术复活并趋于完美。技术的发展、产品形态的完善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修正问题的过程,耐不住寂寞或无法承受压力的人总会早早离开,把成功的机会留给少数人,DirectCU的成名就是最好的例证。

猜你喜欢

氢脆铜管热阻
氢致损伤(二)
CR1500HF热成形钢氢脆敏感性能研究
涡轮式压缩机引线铜管失效原因分析
TP2短铜管爆破压力的计算
高强度铝合金氢脆现象或可抑制
界面热阻对L型镁合金铸件凝固过程温度场的影响
固溶温度对2205双相不锈钢氢脆敏感性的影响
星际·狂想——德国铜管重奏团2017年访华音乐会
换热设备污垢热阻和腐蚀监测技术综述
基于高频感应加热实现铜管/铝棒的包覆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