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环境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研究

2011-12-25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别文群

中国轻工教育 2011年3期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实训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别文群

基于网络环境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研究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别文群

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搭建网络课程平台,解决目前存在的学时少、教学内容抽象、实训项目不能较好实施等问题,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能力,并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网络教学;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改革

目前,全国各高校在“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教学及管理的网络化和数字化”方面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网络硬件基础建设、网络课程制作、精品课程制作、专业资源库的建设以及课堂和实训场景录播等系统有了较大的发展。[1]然而,综观各高校网络教学与教学资源发展状况,不难发现,目前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这些系统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此基础上,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为研究对象,对基于网络的课程建设与实施进行了研究。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现状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理论性、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是计算机技术、电子商务、通信工程、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等专业的必修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一定的地位[2]。该课程主要学习计算机网络概论、网络的体系结构、局域网技术、网络操作系统、网络互联技术、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等最基本的内容。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种类和常用的网络协议有较清晰的概念,学会计算机网络设置的基本操作、日常管理和维护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从整体上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并能够组建中小型网络以及了解网络新技术的新发展。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应侧重培养学生对组建网络、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等实际技能,包括计算机网络工程、简单局域网的组建、网络操作系统的配置与管理、网络的设置与管理等。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属于专业基础课程,并且理论性较强,涉及概念较多,而书本上往往仅限于理论而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就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该课程教学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内容抽象,新概念多

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之前,只学习过计算机基础课程,对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很缺乏。进入该门课程学习后,教学内容侧重于较枯燥的理论,且新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很多内容学生无法想象,并较难理解,容易使学生刚开始较高的学习热情被打击,致使其后期的学习受到影响。

2.实验条件和实验环境不能满足课程需要

该门课程的实训往往安排在公共机房,所需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实验设备和软件不能满足实训的要求,大多只是让学生安装网络操作系统或相应的网络应用软件以及进行一些相关观察外,无法完成一些组装和配置的实训,导致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进行与课堂同步的训练,对网络技术的认识仅限于理论层面,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从而使学生逐渐对课程失去兴趣。

3.课程学时少,教学内容多

该门课程一般为48个学时的理论讲解和一周28个学时的实训。由于课堂时间短、任务重,加之教学内容既涉及到理论又涉及实训,因此,教师为了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往往在课堂上会讲解大量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即使学生上课在认真听讲笔记却难以跟上,下课后,很多内容就会遗忘,使得学生对所讲内容似懂非懂,进而容易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信心。

4.课程的考核形式单一

现行的考核还是以课堂平时考核、作业以及期末考试三项加权分数成绩为主,考核形式简单,对学生的动手训练和创新的启迪不够。不重视学生在面对具体实际问题时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课程教学环境的构建

计算机网络课程以建立网络的工作过程,构建系统化的体系为设计理念,强调在现实课堂中以教师为主导,在网络课堂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中心,以虚拟实训环境为辅助,在网络环境中设置学习问题,具有良好的交互性。

1.搭建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课程

在网络教学环境中,营造了一种“学”与“教”并重的良好氛围,既强调老师的导学作用,同时又注重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自主学习作用。网络课程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课程结构

2.课程内容的组织

通过几年的教学,选取了网络课程中的教学内容:①教学文件:课程简介、课程标准、知识点描述和教学进度表,让学生清楚该门课程的整体安排;②教案和课件:系统地辅助教学内容学习;③通过制作大量的动画形象描述了一些较难理解的新概念;④通过录制大量的视频手把手教学生选购网络设备、制作一些网络辅助材料、安装各类软件和配置一些网路设备;⑤通过教学图片展示各种不同型号的网络设备以及一些布线方式;⑥实训项目按照预备知识、实训目的、实训设备及环境准备、实训任务、实训内容和步骤、课后思考等顺序排列了19个子项目和一个综合项目,帮助学生预习和复习实训内容;⑦参考资料罗列了大量网络资源的链接,例如:一些网络设备厂商的网址等;同时,融入了考证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的自主探究学习和提升。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内容

3.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将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得过细,但信息量却不大。基于网络环境的计算机教学给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机会。网上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包括电子教案、网络课件、作业、综合习题、问题解答、实训案例等,而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适合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起点学生的学习需求,便于开展个性化教育,实现因材施教。由于高职学生生源基础不同,加上教学时间的限制,对于基础好的和基础差的学生差距很大,从而给基于群体的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通过利用网络课件,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式学习,大大地方便了学生的自学。例如,学生课后通过浏览电子教案,可以进一步理解课程的核心、重点和难点。通过使用课后测试课件可以进行自我测试,随时检查自己的学习程度和状况,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网上,由于没有固定的学习模式,如果学生自己不选择,没有人会将知识强迫灌输给你。当然,如果自己学习不主动,不积极,也不可能学到新的知识。在这样的情形下,学生往往逐渐学会根据自己的真实学习水平与特有的学习方式去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和形式。

总之,要突出基础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些教学手段和方法。

4.改革作业方式

教师通过网上教学平台进行作业的布置和判阅,作业的形式一般有3种,一种是标准作业,即老师不提供答案,学生必须在网上完成提交,供教师判阅;第二种是辅导作业,由教师把答案和分析过程附加在作业后面,学生完成后,可自行改正;第三种是专门开发的一套供学生练习用的软件,该软件具有测试和分析功能。针对不同形式的作业,给学生提供了自我评价的机会,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5.改革考试方式

传统的考试方式具有不少缺点,诸如考试方式单一、试题呆板等等,既难于适应特点各异的五花八门的课程,尤其不适合于实践性比较强的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的考试,也不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水平(即高分低能和低分高能)。而利用网络进行考试,所有试题均来源于试题库,既包含笔试试题,也包含操作试题。实践表明,网络考试具有很多优点,例如,模拟的考试环境使得动手操作的考试容易组织和阅卷;每个人的试题可以不同(但难度相同),从而防止相互抄袭的现象发生;题库可以做到智能维护且很容易对考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此外,网络考试还有出卷容易、试卷容易保密等优点。同时,网络也可用来进行辅助考试,比如,将传统的笔试和网络考试相结合,或者利用网络根据学生平时参与学习、讨论的情况自动给出平时成绩等。

考试系统还设有阶段考试,即学一个项目内容,考一个项目。这样,便于学生分散难点,集中学习,掌握重点。即使是综合考试,该方式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对某一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重基础、强实践、突出能力的考核,可以更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课程及格率得以提高。

三、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教学的意义

作为一所全日制高校,网络教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教学,利用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技术为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为课外学习提供了互动的教学环境,是辅助课程授课的教学手段之一。由于课时大量压缩,而新知识不断增加,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不断扩大,使得课内的学时难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而开展网络教学,可以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解决不同课程中的教学难点、重点和特殊点。

为了建设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课程的资源,我们进行了2个学期的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积极开展网络教学,大力探索网络化教学的方法与手段,有力地培养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种课堂教学+部分网络教学,网络教学+面授辅导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拓宽了学生双向获取知识的渠道,实现了开放式和多样化的协商式与研究性学习,克服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利用网络环境,可以引导学生的创造意识,从而有效地掌握和管理学生的学习进程。

在教育部“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教学及管理的网络化和数字化”文件精神指导下,通过2年多的实施,我们建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网络课程,并运用于教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学生在教学资源平台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远离学习中心,转向上网聊天和浏览娱乐新闻,从而把时间浪费在与学习无关的网络活动中,导致学习效率降低。可见,引导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做好网络学习的监控,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1]史伟.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科技信息,2010(6):215-216.

[2]韩方珍.《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的优化方案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0(4):102-103.

[3]陈敏,谭爱平,徐恒.“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104-106.

G642.0

猜你喜欢

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实训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模式匹配的计算机网络入侵防御系统
关于计算机网络存储技术分析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