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博弈研究

2011-12-25天津城市建设学院郭丽丽刘戈黄明强

中国轻工教育 2011年3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教师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郭丽丽 刘戈 黄明强

高等学校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博弈研究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郭丽丽 刘戈 黄明强

为了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许多高等学校正努力地推动科研创新,然而激励机制的落后甚至缺乏,使得高校大量科研创新成果水平较低。为保证高校科研创新机制的有效实施,笔者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高校和教师群体之间相互作用时策略选择行为,构建两者关于高校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的博弈模型,并对高校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博弈

高等学校在我国的科研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充当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为保证科研创新工作的不断发展,实现科技进步,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高等学校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然而,目前许多高校虽然积极地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创新,但却缺乏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很大程度都是依靠教师的自愿心理,忽视了良好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励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强化个人动机,激发和调动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笔者针对高校科研创新激励机制问题,试从“有限理性”的非对称博弈角度,探讨在鼓励参与科研创新以及建立高校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过程中,学校及教师之间的非对称博弈问题,并对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的实施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高等学校科研创新激励机制主体行为分析

高等学校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研究课题,其涉及到相关主体参与科研工作的诸多方面。在高校科研创新中本文着重分析的主体是学校和教师,阐述两者在高校科研创新激励机制中的行为对推动高校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发展的作用。

1.高等学校加强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管理与实施

高等学校是实施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的主要主体,其在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的制定、实施、管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有:一是加强高校科研创新管理工作。高校的科研创新管理涉及到诸多方面,包括科研创新管理的目标,科研管理评价体系,科研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的对策、建议等,因此,要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明确方向、科学管理、采取积极的鼓励措施,有效地调动广大高校教师的科研创新的积极性[1-2];二是推广高校科研创新活动。高校科研创新活动推广包括明确推广的意义、提高的途径、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等等。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的推广及其科研创新活动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科学有效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是成功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长久动力。创新激励机制改革、资金的支持、知识产权的保护等等,将有效地激励教师的科研创新热情,使他们积极投身到科研活动中去,推动高校科研创新活动的不断发展。

2.高等学校教师积极参与响应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的实施

作为高校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实施过程中的另一重要主体——教师,其对高校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推广实施的响应程度将决定最终的实施成效,体现在:一是积极参与科研创新活动。作为高校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成功实施的主体之一,教师的积极参与将极大地推动科研创新,同时也可以为创新激励机制的不断改革创新提供参考依据;二是培养科研创新的能力。[3]提高科研创新能力要求高校教师能够跨学科、跨部门开展合作研究,推动知识的共享;三是充当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的监督者。高校教师是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的受益者,其以监督者的身份对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实施情况的如实反映将有利于该激励机制适时的改进,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灵活性。

二、高校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博弈模型的建立

高校与教师之间关于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的博弈是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在高校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实施过程中,高校在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实施问题的博弈中所拥有的纯策略是“实施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和“不实施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教师的纯策略是“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和“不参与科研创新”。因此,高校与教师之间非对称博弈模型如表1所示,

表1 高校与教师之间非对称博弈模型

表1中x,1-x分别表示高校针对高校科研创新中“实施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和“不实施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的概率,y,1-y分别表示高校教师在选择“积极参与科研创新”与“不参与科研创新”的概率。a1为在高校科研创新上,当教师不参与科研创新活动时,高校不实施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时所获得的收益(如减少科研支持资金的支出);b1为高校不实施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时,教师不参与科研创新活动时所获得的收益(如利用课余时间从事自己所喜欢的事务);a2为高校实施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时的负收益,如财政支出、管理支出等;b2为教师参与科研创新活动时所获得的收益;a3高校实施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时所带来的社会知名度、科研实力不断增长等长期收益;b3为在各高校积极的推广科研创新活动以及实施相应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时,高校教师积极的参与科研创新活动时所获得的各种无形的经济效益,如个人名誉、职称评定等;a4为高校不实施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时,部分教师自愿申请科研项目,主动参与科研创新活动时,高校所获得的有关科研成果量、学校实力增强等收益;b4为部分高校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创新活动时,由于缺乏相应有力的政策支持,其从事科研创新活动而形成的负收益,如经费不足等。

三、高等学校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博弈分析

在“有限理性”下的重复博弈中,其均衡策略往往是通过局中人的不断模仿、学习、调整之后才能达到的,并且即使达到了均衡也有可能再次发生偏离。[4-5]本文采用模仿动态方程来模拟双方t次重复博弈。

由表1,高校的期望收益为

实施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时高校的期望收益为:

不实施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时高校的期望收益为:

则高校的平均期望收益为:

同理,可得高校教师的期望收益为积极参与科研创新时的收益为:

不积极参与科研创新时的收益为:

则高校教师的平均期望收益为:

高校的模仿动态方程为:

高校教师的模仿动态方程为:

通过以上的演化博弈分析,可以将高校与教师双方关于高校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的非对称博弈的演化趋势用图1表示,

图1所示中,(1,1)和(0,0)均是非对称博弈模型的进化稳定策略,但最终收敛于哪个策略需要依据系统的初始状态而定。当初始状态落在区域Ⅲ中时,系统将会收敛到帕累托最优均衡状态(1,1),即(实施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当初始状态落在区域Ⅰ中时,系统将会收敛到帕累托的劣状态(0,0),即(不实施科研当创新激励机制,不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当初始状态落在区域Ⅱ、Ⅳ中时,系统演化的方向是不确定的,有可能进入区域Ⅲ而收敛到(1,1),也有可能进入到区域Ⅲ而收敛到(0,0)。

图1 高等学校与教师非对称博弈的相位图

根据对上述演化博弈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到要使博弈结果实现帕累托最优,高校在实施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时,应注意关注激励机制的实施力度,落实其实施情况,使高校能够切实享受到利益,激发其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对于高校教师,应该积极地开拓思想,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同时密切的关注高校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的发展动态,以及目前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等,努力提升其科研成果的质量。

四、高等学校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的建议及对策

1.实施科学有效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管理制度

科学有效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管理制度,重点是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地激发教师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实行民主管理、尊重教师的选择,赋予其自主选择研究的课题及其研究方向的权利,尽量实现各学科的融会贯通。[6]在研究的进度上、科研经费的使用上都能够给予较为宽松的管理,让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法、手段、规模等合理地自行确定。并且高校必须建立相应的科研评价制度,在注重科研创新成果的同时,也要关注教师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对研究课题的突破和创新之处。同时适度给予科研创新的基金支持及开展对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的保护,这能够有效地激发创新的积极性。

2.建立吸引人才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

在高校科研创新过程中,人才将是整个科研活动的主体,将是决定最终科研成果的数量及质量的关键因素。吸引优秀的人才,充分挖掘科研人员的潜力,以促进高校科研创新工作的发展。吸引人才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制度包括吸引校外先进的科研人才以及留住在校的优秀人才。吸引校外的先进人才有利于引进新的科研创新思想,形成新的创新理念,同时加大高校内的科研竞争力,对在校教师起到一种促进作用。对于留住在校的优秀科研人才主要是防止人才的流失,这是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的基本条件。因此,作为高校应充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制定引进优秀人才的优惠政策,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如科研启动经费、办公环境、实验设备等等。

3.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的学术氛围

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能够促进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其对科研成果的质量将形成一种无形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将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的学术氛围作为实施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的一部分,营造一个崇尚创新、平等竞争的文化环境。能够为参与科研的教师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使其集中精力投入到科研创新工作中。同时宽松的科研环境也可以形成有力的激励机制,从而调动广大教师投身到科研创新工作中,积极、主动地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并且,良好的学术氛围也可以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

4.构建积极合作的科研团队

一个积极合作的科研团队将会形成优势互补的科研群体,使得不同学科、不同学术背景、不同学术思想的科研人才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产生新的思想。同时,不同的专家、学者在一起商讨、切磋,可以营造开放的学术氛围,调动个人积极性、激发个人工作和创新的兴趣和热情,其所带来的科研创新效果和成绩要远大于封闭式的个人研究。

高校已逐渐成为孕育科研创新的土壤及主力军,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的建立将为实现高校科研创新、提高科研成果水平提供有力的保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科研管理理念,建立具体合理的科研创新评价激励机制,调动高校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协调好参与主体的利益关系将为高校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的成功实施奠定基础,也为进一步的研究做了铺垫。

[1]闰佳晖,李庆伟.高校科研管理目标及其量化体系的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

[2]赵宏,马会兰,孔凡芳.高校教师可严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郭桂英,姚林,李怀军.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及其培养[J].上煤炭高等教育,2004,22(1):47-50.

[4]谢识予.有限理性条件下的进化博弈理论[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1(10):3-9.

[5]达庆利,张骥骧.有限理性条件下进化博弈均衡的稳定性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6(3):279-284.

[6]程勉中.高校管理创新的观念解读[J].大学教育科学,2005(2):31.

G647

项目名称:天津市教委基金项目。项目号:20082116。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教师
最美教师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激励机制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基于模糊多标准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研究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