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起身去维护,让真实回归

2011-12-25启程高级心理咨询师

检察风云 2011年15期
关键词:恩人生命

文/启程(高级心理咨询师)

起身去维护,让真实回归

文/启程(高级心理咨询师)

新闻背景:

如果当事人不开口说话,你不会知道甜美的笑容后面隐藏着多少烦恼。像曾经的体操运动员桑兰就是这样,这么多年,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是一个“模范”,似乎她就永远应该那么坚强,那么阳光。最近媒体频频关注的桑兰跨国诉讼案,当事人以打官司的方式,努力在公众面前还原真实的自我:委屈、焦虑,甚至愤怒,对不公正的过往耿耿于怀。网络上顿时口水纷飞,支持她维权的,大有人在;对她的心态和做法报以微词的,似乎也很多。一个失去了部分身体机能的可怜的女孩子,不应该再失去她追求真相和表达心声的权利与空间,这是我持守的一个基本立场。因为这种发声与抗争,不仅仅对她自己的生命是种释放与解脱,对这个在喧嚣中迷失的社会走向健康,也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为什么社会对于桑兰的维权行动会有严重的误读?因为首先我们曾经对她的印象就是“假”的。我们的期许建立在一个虚幻的前提之下,就像建立在沙滩上的积木建筑。而后来发生的事违背了这个虚幻的前提。还记得那个被批评没有在领奖时先“感谢国家”的冬奥选手吗?在十三年前,年少的桑兰就是她的硬币另一面。只不过她恰好与冠军失之交臂,不幸从上面摔了下来,从此失去了自由行动的能力。倘若冠军的荣誉竟然不是自己的,而是集体的,是宏大的名目,那么意外的伤痛又是谁的?青春的身躯从此被困在轮椅上,桑兰的委屈和不平难道是一种不可理解的情感?据《新京报》等媒体报道,“国家体育总局体操中心和浙江省体育局撒手不管,伤残运动员保障制度缺失”,让她感到自己处在被“抛弃”的状态。硬币的另一面至少在桑兰这里写着:伤痛是你自己的。另一个必须指出的问题,就是桑兰一直坚持她的垫子被罗马尼亚教练动过,导致事故发生。但是当时中美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表示“事故纯属意外”,“排除人为因素”。据桑兰的说法,当时在场的证人已被下了“封口令”,甚至被说成“幻觉”,她只有“对事故责任方采取法律措施”(《新京报》)。那么,真相何在?据最新报道,“被告方承认1998年美国友好运动会桑兰受伤非个人失误造成。”这是美国体操协会和三家美国保险公司达成的共识。所以,桑兰没有说谎。如果她感到,在她所受伤害的事情上,这个世界有

人对不起她,她有错吗?桑兰的经纪人黄健说她要打这官司“甚至都不在乎输赢”,为什么?因为她在疗伤。她意识到自己必须回到真实的前提之下。她说“想得到一个说法,还我一个公道”。

《新京报》的报道里提到,桑兰被“模范”得太久。《南方周末》的报道说,她“被推上神坛,被打造成微笑天使,被贴标签”。最近一两年,这个“被”字句走俏网络,它表达了人们在强大的异己力量面前无奈的心情。桑兰更是如此,她的事故,被她的主管部门规定为她个人的动作失误。她面对人生灾难的态度,被她的主管部门规定为乐观、积极,笑对坎坷。她那时尚未成年,心智有限,她对事物和自己都无法拥有足够清醒的自由意志。她的主管部门说她应当做一个英雄人物,那就像一个英雄人物那样生活吧。主管部门既然认为领奖的冬奥冠军不该说她的由衷之言,而应该念组织上准备好的通稿;硬币另一面被厄运击倒的桑兰当然也一样。不能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情绪,而只能接过一个虚幻的面具,在面具后面隐藏和压抑那些愤怒、困惑与悲伤。这样巨大的压抑,早晚会爆发,会反弹,而只有敏锐的觉察,勇敢地表达,坚定地站在自己这一边,接纳自己的全部,真正的疗愈才有希望。桑兰在纽约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当我知道自己权益被侵害,我需要通过司法的途径来要一个说法。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得知自己权益受到侵害,就应该起身去维护,这是作为人的一项基本权利。我相信,口水是淹不死我们的,我的信念一直很坚定,那些攻击我的言论不会让我退缩,我会越挫越勇。”三十岁的桑兰明白维权的意义。她说过她的理想是做个幸福的母亲,有尊严地生活,才是幸福感的真实基础。

桑兰的官司还牵涉到昔日在美国的“恩人”刘、谢夫妇。在各种嘈杂的声音中,桑兰说出了她曾遭遇“恩人”儿子性侵犯的辛酸往事,以及在“恩人”控制之下的种种屈辱。性侵犯案的细节,以及所谓“恩人”刘、谢夫妇是否涉及侵吞财产、非法支付等,需要法庭去辨别和认定,这里不多说。在异国他乡,根据当地法律,桑兰的主管部门不得不安排与中方有业务关系的华人夫妇来接待她,负责医疗救护,日常生活,以及管理社会捐助,这就是“恩人”说法的依据。但是,对当年一个十七岁在厄运中被“抛弃”的不幸少女,她内心的惊慌、紧张和强烈的不适应感,又有谁来体会与呵护?她回忆自己的妈妈来美国照顾自己,谢晓虹呵斥她的妈妈笨手笨脚,她也不得不随声附和,导致妈妈曾自寻短见的伤心往事,她也说起自己曾因接受记者采访而受呵斥,不得不写悔过书:“它让我纠结很久,我曾一度想把这封信烂在心里,但我做不到。”这些负面的记忆,正是残酷而真实的人生境遇的组成部分。新华社高级体育记者杨明在文章中说:“桑兰在美国的10个月中,我和桑兰的监护人谢晓虹打过交道,亲历过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通过我在美国的所见所闻,以及最近了解到的更多情况,我基本了解到为何桑兰和昔日监护人反目。在骂桑兰忘恩负义之前,先要看有多大恩,有没有义,到底谁占了谁的便宜?”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德行,但它须有底线,也绝非暴力的强制。感恩之心也不该成为拒绝叩问真相的借口。重提旧事,又何尝不是对桑兰旧伤的触痛?《新民周刊》说:“不管结果如何,当旧案重提,法律从来不会拒绝真相的回归。”

桑兰打官司,包括面对昔日“恩人”,她都没有畏惧。这份苏醒的勇气让人感佩。人生从来都是艰难的,逃避和退缩也不能让艰难的情境变得更容易忍受。在古老的《易经》哲学中,中孚卦的卦象就讲述了这种应对挑战的生命智慧。巽卦在上,代表流动的生机;兑卦在下,代表内心的时空。“柔在内而刚得中”,有了这份柔中透刚的生命底气,内心的时空就能够容载和消化外界的风雨,挑战就转化成生机。失去了这份底气,就会深深陷入爻辞所云“马匹亡”的绝望境地。《易经》哲学常说“卦气起中孚”,就是在最黑暗和寒冷的日子里,天壤间渐渐开始了一元复始的生命消息。这份生命底气就是穿透虚伪帘幕、追求真实生活的勇气。内在的至诚大信可以感天动地。《易传》说:“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隐忍许久,但是信念没变。节制的隐忍,要有后面那一次舒张的挺立,才有意义。这就是“信”。维权者的信念是一份迟来的公义,还原当年事故的真相,是为了一份职业的荣誉感,更是为了一份生命的尊严感。桑兰诉诸法律,是因为她相信规则,相信生活,也相信自己。这份大信才给了她勇气。爻辞里说:“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她本是自由独立的生命,想唱就唱,想哭就哭,谁又能奈她何?

孔子在《象传》里说:“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这里,“狱”可以是失去行动自由的象征,“死”可以是疾病、残损和压抑的极致。而桑兰的至诚大信让她有勇气改变这一切,赦免自己被操控、被局限的悲剧宿命,生命危困的种种挑战也都变成可“议”、可“缓”的艰难状况而已。从十七岁到三十岁,她都困在一座狭小的轮椅上。谁会想到,她竟在“三十而立”的时刻有了这样美丽的成长。“人无信不立。”这份从内心升起的至诚大信让她仿佛从轮椅上站立起来,甚至飞翔起来。“英雄人物”的面具瞬间脱落坠地,纷纷裂成碎片。赢回自我的那一刻,不再有恐惧与怯懦的拘牵,强大充盈的内心是没有办法封杀的,身体不能,体制也不能。于是,“起身去维护”属于你的生活,让真实回归,让生机流溢,从身体孱弱的桑兰开始,成为每个人都可以勾选的一个阳光选项。■

编辑:卢劲杉 lusiping1@gmail.com

你是一个敢于做自己的人吗?

父子俩和一头驴在路上,因为路人不断的指指点点,品头论足,弄得二人骑驴也不是,不骑也不是,最后只好抬着驴子走路。这则很著名的寓言故事就是在告诉我们:既然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对自己满意,“做真实的自己”就是我们必须具有的勇敢。做做下面的小测试,看看你有多大胆量承担起自己来?

1.只要下定决心,哪怕别人反对,也要坚持到底,对吗?

a. 对。我就是这样的人。b. 不一定,要看坚持起来的难度而定。c. 做不到,我不希望自己成为别人反对的人。

2.当身边有人与你能力相仿,却取得了比你更高的成绩时,你会:

a. 泰然面对,依然按照既定的方向和计划走自己的路。b. 按照他成功的方式调整自己的人际关系与生活方式。c. 很羡慕,慨叹自己能力不如他。

3.什么样的情况下,你会向别人袒露自己的人生理想:

a. 当感到自己的想法会对别人有益时,就会与他坦诚以待。b. 只向亲密的友人袒露自己的内心。c. 没有什么理想可对别人说的。

4.你任由他人来支配你的生活吗?

a. 从来不,我总是有自己的主见。b. 来自社会或上级、长辈的压力很难阻抗,时常会不得已地跟从所谓的社会常规或权威意志。c. 常常是这样,习惯了过被别人安排的生活。

5.你对自己的人生满意吗?

a. 比较满意,因为我可以比较自信地把握自己做事的节奏。b. 不太满意,因为有太多的理想抱负难以实现。c. 谈不上满不满意,我只是个普通人,过着普通的生活。

6.如果在聚会场合,发觉自己生得不够体面,你会:

a. 更打起精神来,用自己的内在气质去改变衣着可能带给别人的偏见。b. 不太自在,但也能勉强周旋。c. 躲在角落,自惭形秽,怕被人笑话。

7.你如何对待给你提意见和建议的人?

a. 耐心地听取,认真地检讨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b. 不服气,总要和他辩论几句。c. 会感到自己很糟糕,在提意见的人面前矮一截。

8.和友人发生矛盾后,你会:

a. 理性对待,会采取包容的态度,如果错误确实在自己,我会道歉。b.除非他先向我道歉,否则我们之间的朋友关系就算完了。c. 总是我先道歉以求尽快缓和关系,虽然心中并不情愿。

分值:a. 3分 b. 2分 c. 1分

猜你喜欢

恩人生命
生命之树
从地里冒出来的生命
20年前借她500元的恩人找到了:能相见才最珍贵
孤舟渡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孤舟渡
孤舟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