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

2011-12-20何术影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3期
关键词:长方体数学知识情境

何术影

摘要:兴趣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人的创造力往往起源于对事物的活动的兴趣。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兴趣能有效的引发学生处于活跃、兴奋状态,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生动的、愉悦的学习氛围是数学教学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诱发学生求知欲望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的前提。

关键字:兴趣,小学,数学

Discussion on the training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in mathematics

Dahuang primary school in Panshan county in Liaoning provinceHe Shuying

Abstract: interest is pushing people to the inner power of activity, the creativity of people often originated in the activities of things of interest. The multi teaching practice proves that it can cause the effective interest in students in active, excited state, and directly affect the learning effect. So the teacher in the teaching to create lively, cheerful atmosphere is the key link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but also induce students seeking knowledge desire.

Key word: interest,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兴趣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人的创造力往往起源于对事物的活动的兴趣。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兴趣能有效的引发学生处于活跃、兴奋状态,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生动的、愉悦的学习氛围是数学教学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诱发学生求知欲望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的前提。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设疑布障,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话是有道理的。若上课伊始,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对所学内容兴趣索然,那么课堂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适宜的障碍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会产生强烈的对疑难问题探究的意向,学习新知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了。例如,教学:“平年、闰年”时,教师一上课说:“现在我们来做猜谜的游戏。”同学们听了都很高兴,个个都聚精会神地听我讲述:“不论同学们说出的是哪一年的年份,我都能很快说出他是平年还是闰年。”同学们举了一个又一个,我都对答如流。这时学生们都感到疑惑不解,于是,我就趁機因势利导,“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就会解开这个谜。“这时同学们就会带着急于探究知识的心情去认真学习了。这正是有所疑才有所思,有所思才有所得”的道理所在。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古希腊人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被点燃的火把。”点燃学生求知的火把,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独心匠运,巧妙的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景。将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是课堂情景模拟的重要途径。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把数学知识的学习渗透在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学习的是生活中的数学,进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在教学“分类“时,我趁下课的十分钟故意把教室弄乱,学生的各种用品堆在一起,有衣服、书包、文具盒、玩具等各若干件,由于学生急于找到自己的东西,从而引发了学生要整理教室的欲望,这时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同时有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有些知识答案无法在课堂上真实再现,而先进的教学媒体可以恰好弥补这一缺陷,生动直观的画面和真实的生活录像片,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兴积极性。例如,教学:“0的认识”利用课件演示小猴子吃桃的情镜,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从有到无的变化,生动有趣地吸引了学生有意注意,促使学生精神专注地投入学习。学生通过直观感知,已初步建立了对0的认识。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直观形象为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使学生从现实生活中获取数学知识。

三、引入游戏,激发兴趣

游戏是一项适合儿童心理特征的活动,把游戏引入课堂,使数学教学同游戏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使学生在玩中学习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来负担。”游戏是儿童最出的学习方式,教师把游戏贯穿在教学中,会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活泼有趣,学生的智慧的火花才会四溅而出,教学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有关加减法混合运算的例题时,我根据书中的情境图组织学生做乘车的游戏,学生通过上下车的真实场景切实感受到求车上有多少人时,上来的用加法,下去的用减法,原本比较单调的加减混合例题融入游戏因素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巩固练习时我又把练习与游戏结合起来,组织了一个“破密码”的游戏。游戏规则是先算出下面算式的结果:(1)、56+34-20;(2)78-24+39;(3)70-23+35;(4)、74+6-80;(5)、37+10-5;(6)、39+8-20;(7)、56+8-20;(8)、18+9-20;(9)、71-65+43;(10)、26+40-8,然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再把排在一、三、五、七、九位置的几个数的个位数从大到小组合在一起就是密码箱的密码,谁译得即对又快,密码箱的宝物就归谁。老师刚刚讲完活动要求,学生就跃跃欲试,达到呼知欲出的程度,提高了练习的兴趣与效度。

四、动手实践,激发兴趣

学生数学体验的获取主要是通过动手实践。动手操作是一种由多个感官参与的以感知形式为主的认识活动。动手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功能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当学生对知识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无限的热爱,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从感受中获得正确认识。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我组织学生到长方形的操场上用米绳量出长方形操场的周长,通过测量学生发现,长方形操场长相对的两条边长度相等,借此机会马上诱导学生总结出长方形周长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又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先让学生观察、触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长方体有6 个面,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你发现了什么?再次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的用手摸一摸,有的用尺量,有的把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花在纸上比较,有的把两块一样的长方体拼在一起等。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初步感知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一样接着教师用取下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的方法实验大小、形状一样。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观察、思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了知识,还培养了观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每个学生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生学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五、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是脱离实际。”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形成,首先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也就是使数学知识产生的北背景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是数学抽象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这就需教师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数数前,由于学生刚刚入学,互相之间还比较陌生,我就设计了“自我介绍”的活动,介绍内容必须包括“家里有几口人”,这样就需要把学习 “数数” 的知识孕伏在其中了。又如教学“小数的认识”时先让学生上商场收集各种物品的价钱,上课时让学生说说收集到的资料:“苹果2.5元;葡萄3.30元;香蕉2.50元……”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不仅成了良好的数学活动氛围,而且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利用灵活多变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理解 、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猜你喜欢

长方体数学知识情境
拆拼长方体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表面积是多少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问题征答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