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泉州民营企业国际化路径及趋势探究

2011-12-20卢志渊陈俊明

华东经济管理 2011年5期
关键词:依存度泉州价值链

卢志渊,陈俊明

(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泉州师范学院 工商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福建经济

泉州民营企业国际化路径及趋势探究

卢志渊1,2,陈俊明2

(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泉州师范学院 工商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泉州外向型经济的特征正发生某种改变,具体考察 12家上市公司的跨国化指数,平均只有 6.5%,原因在于这些公司正力图由 OEM向 OBM转型,从中可得出泉州民营企业国际化的路径为:加工贸易出口——国内树立品牌——一般贸易出口——对外直接投资。未来的方向是正处于国内树立品牌的龙头企业如何能大规模地进入一般贸易出口或对外直接投资的高级阶段。

民营企业;国际化;路径;趋势;泉州

一、引 言

泉州是一个沿海开放城市,与温州一样都是由于民营经济发展显著于全国而得名。在传统的观念里,泉州也是一个外向度很高的地区。但是,最近通过对 10年来关于泉州外贸、GDP、进出口依存度情况的整理及与全国、厦门、福州的纵横向比较发现 (如表 1、图 1),这种现象已有极大改变。

表1 2009年泉州与福州、厦门的外贸依存度比较

从表 1、图 1的数据可看出,不管是从出口还是从进口衡量,泉州外贸依存度并不高。从纵向上看,大致以 2000年为界,之前由于 1997年东南亚危机的影响,外贸依存度(出口依存度 +进口依存度)由 39%逐步递减到 2000年的 14%;之后,逐渐恢复,但依存度在 2006—2008年都维持在 23%左右,2009年甚至降到 18%,其中,出口依存度只有 13%,进口依存度只有 5%左右。从横向比较,泉州外贸依存度只有 1997、1998年两个年度 (分别为 39%、36%)高于全国水平 (分别为 36%、33%),其他年度则低了 20-40个百分点;而如果在福建省内,以 2009年为例,也很明显,进出口依存度都低于全省的水平,也低于福州、厦门两市;特别是相对厦门的分别为 120%和 66%的出口、进口依存度,泉州分别低了 107、61个百分点。可能来自官方统计的数据口径有待进一步科学化,但并不影响泉州外贸依存度较低的结论。这个结论已经和以前认为泉州是典型外向型经济的观念有了区分。如苏州大学单强教授认为:泉州模式是以股份制经济为主体,以小型企业专业化协作为基础,充分利用华侨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即通过“洋线” (海外华侨牵线)、“洋钱”(海外来的资金)和 “洋设备” (引进海外先进技术设备),生产出 “洋产品”赚取 “洋钱” (外汇)[1]。显然,这样的判断可以通过对泉州民营企业国际化的实证探究重新解读。

图1 泉州外贸依存度与全国外贸依存度的历年比较

二、当前泉州民营企业国际化评估——以上市公司为例

一般来说,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在全球范围内利用生产要素,进而实现企业边界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和延伸的动态过程。作为动态过程,企业国际化有一个初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1970年代,瑞典的约翰逊和瓦哈那 (Johanson&Vahlne)对瑞典 4家有代表性的制造业公司进行了深入的案例研究,总结出了企业海外经营的 4个不同发展阶段:没有经常性的出口活动、通过独立的代表 (中介)出口、在海外设立销售子公司、从事海外生产和制造,即所谓的优泼萨拉 (Uppsala)过程模型。也有学者表述为产品出口、国外销售、国外生产、小型跨国公司四个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征[2]。

评估企业国际化程度一般有六个基本要素:企业国际化经营形态、人力资源国际化状况、组织结构国际化分布、财务资源的国际化整合、企业国际化战略设计、企业业务流程国际化程度[3]。每一要素底下还有更细的指标,有些指标难以量化,可操作性不强,所以若要从量的角度衡量,跨国化指数最通用,其公式为:跨国化指数 = (国外资产 /总资产+国外销售/总销售 +国外雇用人员/雇员总数) ÷3×100%。受资料可得性的限制,本文以泉州上市的民营公司为例 (在泉州,民营企业相当广泛,大部分登记为集体经济、“三资”经济等成分的企业实质也是民营企业),考察其跨国化指数,从中可略窥一二。

泉州目前在境内外上市的企业已超 50家,这基本是一些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从中本文又选了 12家具有龙头地位的公司,通过阅读其年报,根据跨国化指数公式整理出相关数据 (如表 2所示)。从表中,有几个现象:一是 12家公司基本都树立了自己的品牌,以其品牌命名的产品在各自行业的国内市场占有率都名列前茅;二是 12家公司中,只有梅花伞一枝独秀,跨国化指数达到 37%,但其规模 (总资产只有 3.46亿元)却是最低的,其他的都在 10%以下,甚至有 5家不到 1%;三是从总体衡量,12家公司的跨国化指数平均只有 6.5%,与同处于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国际品牌阿迪达斯 (表 3)相比,低了近 70个百分点;四是从代表企业出口依存度的销售收入指标看,12家公司 2009年的销售收入总和为 341.93亿元,而得自国外的销售收入总和为 15.49亿元,仅占销售收入总和的 4.5%。显然,可以得出结论:就这些企业而言,其国际化程度是低的。这也与前文关于泉州外贸依存度偏低的数据相符合。但是,目前,泉州的外贸活动事实上并不冷清。进一步调查支撑起这些外贸活动的企业却大都是销售收入在 5亿元以下的企业,这些企业出口的产品一般没自己的商标,其贸易方式都可归入加工贸易。那么,从中似乎又可得出一个结论:泉州较大的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比民营中小企业国际化程度低。依本文看来,结论是相反的。这需要从泉州民营企业国际化路径来解释。

表2 2009年泉州 12家民营上市公司的国际化情况 (亿元,人,%)

表3 2009年阿迪达斯跨国化指数估计 (亿欧元,人,%)

三、泉州民营企业国际化路径探析

考察泉州民营企业国际化路径,依然可从这些上市公司得到端倪,因为这些企业的生命周期已经从初创期步入相对成熟的阶段。上表所列的 12家公司中有 5家 (特步、匹克、安踏、361度、鸿星尔克)属于体育用品行业的品牌商。这些品牌基本在 2000年之后崛起,从而改变了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的竞争格局,也改变了泉州体育用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所以,这里以之为例具体考察其国际化路径。

5家公司的国际化走的几乎是同一轨迹,都是由 OEM转变为现在的 OBM。1991年,创业家许景南创立匹克有限公司,在国内推广匹克品牌运动鞋的同时,也为外商做 OE M业务;1994年,创业家丁思忍注册成立安踏福建及安踏中国,361度的前身“别克福建”也成立,都从事运动鞋的制造与销售;约在同一时期,吴荣光 (鸿星尔克总裁)的父亲创办了一家鞋厂,为一些国际品牌企业来样加工各类运动鞋;1999年,特步的前身 “三兴体育”成立,定位是体育用品的原设备制造商。在 1999年,安踏用上一年利润的 1/5聘请了孔令辉作为产品代言人,另有 2/5的利润投放在央视做广告费,收入很快突破亿元,走上了塑造品牌的道路,示范效应随即展现;2000、2002、2004年,鸿星尔克、特步、361度分别诞生,也采取“明星代言 +广告投放”的造牌模式。利用广告迈出传播品牌的第一步之后,5家公司又相继采取四大举措:致力于通路的建设以塑造品牌形象;转变业务模式以改造价值链;引入战略投资者以接受现代企业经营理念;成为上市公司给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基本实现了如汉拇普瑞 (Humphrey)和斯密兹(Schmitz)所说的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功能升级[4]。

5家公司的这种转型出现了两个结果。一是企业的跨国化指数下降。如以国外销售收入/总销售收入为例,2005年,特步的该指标为 76.4%,2009年下降为 0;2006年,匹克的该指标为 48.8%,2009年下降为 9%。二是各品牌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以 2005年和 2008年泉州体育用品品牌商在大陆运动服饰市场上的份额比较为例 (如表 4所示),2005年,大陆市场上占有率达 1.8%以上的 5家品牌中,泉州只有安踏入围,份额为 3.2%;但到 2008年,市场占有率在 2%以上的 9家品牌中,属于泉州的就有 5家,其中特步、鸿星尔克、匹克、361度分别拥有 4%、3.9%、2.7%、2%的占有率,安踏则从 3.2%扩大到 6.9%。

表4 2005、2008年大陆运动服饰市场上主要品牌的市场份额变化

依优泼萨拉过程模型,企业国际化进程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产品出口阶段、国外销售阶段、国外生产阶段、小型跨国公司阶段。但是,对于泉州的这些民营企业,伴随着OE M向OBM的转变,一方面是企业的跨国化指数下降,另一方面是品牌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上升,这种现象实际上意味着泉州民营企业国际化的另一种发展路径 (阶段)。这种路径可归纳为 (如图 2):加工贸易出口——国内树立品牌——一般贸易出口——对外直接投资,即企业以加工贸易形式出口,嵌入全球价值链,初步国际化;积累一定资金后,把握时机转型,在国内树立品牌;当国内市场已经得到深刻挖掘并有了强大实力后,或者以自己的品牌把产品出口,或者到海外开展直接投资,实现品牌国际化。这里,有必要对加工贸易出口和一般贸易出口作新的界定。按通常的理论,加工贸易指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一般贸易指企业的一般进出口贸易。但是,在实际活动中,同样是一项货物的出口,依这种规定,很难把其归于加工贸易出口或一般贸易出口,所以,这里,本文以是否以自己的品牌出口作为加工贸易出口和一般贸易出口的区分标准。后者有自己的品牌,而前者则属于贴牌或代工。安踏、特步、匹克、鸿星尔克、361度等体育用品品牌商的发展,正经历这样的几个阶段,首先是从OEM做起,积累相当资金后开始在国内树立运动鞋品牌,然后把品牌延伸到运动服装和配饰,如今基本通过上市筹集大量资金用于国内市场通路的扩张,继续提升品牌价值,为实现品牌输出奠定基础,而鸿星尔克则走得更远,已能以“erke”品牌在东南亚或中亚开拓市场。

四、当前泉州民营企业国际化趋势及思考

如图 2所示,横坐标代表时间 (用 T表示),纵坐标代表国际化阶段,随着时间的拉长,企业国际化阶段会由加工贸易的低级阶段往一般贸易出口或对外直接投资的高级阶段发展。那么,很明显,泉州民营企业目前国际化状况是:多数非龙头企业从事加工贸易出口 (T1时段)、龙头企业处于国内树立品牌 (T2时段)、极少数企业尝试一般贸易出口或对外直接投资 (T3、T4时段)的格局。显然这种格局已突破了单强教授所讲的单纯 “生产出 ‘洋产品’赚取 ‘洋钱’”的模式,未来的方向是正处于国内树立品牌的龙头企业如何能大规模地进入一般贸易出口或对外直接投资的高级阶段,其实质即品牌国际化。

图2 泉州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路径

借鉴已有的研究,品牌国际化可认为是企业采用相同或不同的品牌进入多个不同的国家,并能成功开展品牌营销以取得持续的市场占有率和地区覆盖率的过程。要取得品牌国际化,正在国内树立品牌的民营企业必须重构价值链。

价值链的概念是波特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企业的每项经营活动都可以创造价值,它包括基本活动与辅助活动两部分,前者有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销售和服务五个要素,后者有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四项内容;在一个企业众多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来自企业价值链的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企业赢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识别并能挖掘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战略活动[5]。后来,随着网络型组织及以之为载体的全球化社会形态的发展,国际外包业务日益增多,围绕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生产形成一种跨国生产组织体系,把分布在世界各地不同规模的企业、机构组织在一个一体化的网络中,亦即形成该产品或该服务的全球价值链。在全球价值链中,各企业由于综合竞争力的差异导致所处位置不同,也决定了在链中利益分配的不同,著名的“微笑曲线”是对此的很好诠释。比如纺织服装链,在这条链中,包括原料处理、产品设计、纺织品生产、成衣制造和销售等环节,而据测算,服装价值链上的利润分配:研发与设计占 40%,营销与品牌占 50%,生产占 10%。可见,在某一行业 (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价值链中,研发与设计等上游环节、营销与品牌等下游环节都处于战略地位。耐克与阿迪达斯能成为全球公司,其核心优势就在于牢牢占据了这两个环节。反观泉州的龙头企业,在这两方面还有极大差距。如表 5,2009年,安踏每人实现营业收入 44万元,而阿迪达斯每人实现营业收入 254万元;而若从价值链上考察,明显的是阿迪达斯已真正掌握了价值链中的战略环节,其研发、管理、营销三大战略环节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 95%,而安踏的生产环节的员工仍占员工总数的 80%。可见,要取得品牌国际化,价值链重构是必不可少的。

针对泉州的实际情况,重构价值链有几种途径:一是改变过去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战略,转而以客户为中心,尽力去设计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价值链;二是采用灵活制造模式,通过价值链分解收缩,分离出不具有优势的环节,到市场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完成整个价值链;三是广泛利用社会资源设计新的价值链,通过精益制造模式,实现价值链集成整合;四是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价值链,实现价值链的动态无缝联结。

表5 2009年安踏、阿迪达斯各部门用工人数比较

[1]于姝晖.“温州模式”和 “泉州 (晋江)模式”的比较分析 [J].科技资讯,2006,(6):207-208.

[2]舒少泽.论企业国际化进程与衡量指标 [J].统计与决策,2001,(8):59.

[3]崔影慧,魏娟.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统计与决策,2007,(6):70-71.

[4]卢志渊.泉州体育用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的实证探究 [J].企业经济,2010,(2):131-134.

[5]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 [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36-48.

A Research of Route and Trend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Quanzhou

LU Zhi-yuan1,2,CHEN Jun-ming2
(1.College of econom ics,Fujian Nor mal University,Fuzhou350108,China;
2.School of Industrial and Comm ercial,Quanzhou Nor mal University,Quanzhou362000,China)

In Quanzhou,the feature of export-oriented economy becomes a change.Through researching the transnationality index of twelve private enterprises,the average value is only 6.5 percent because these enterprises are trying to realize from OEM to OBM.So we can conclude the rout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Quanzhou private enterprises.That is:first,export by the way of processing trade;second,establishing brand in domestic market;third,export by the way of general trade;last,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Moreover we can conclude the tren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QuanZhou private enterprises is how the tap-enterpriseswhich are establishing brand in domestic market can realize the higher phase of export by the way of general trade o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private enterprises;internationalization;route;trend;Quanzhou

F061.5

A

1007—5097(2011)05—0016—03

10.3969/j.issn.1007-5097.2011.05.004

2011—01—17

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闽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B054);福建省中特理论研究中心一般项目“创新与提升福建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研究”(2010D11)

卢志渊 (1972—),男,福建泉州人,泉州师范学院副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陈俊明 (1947—),男,福建泉州人,泉州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经济。

[责任编辑:许跃辉 ]

猜你喜欢

依存度泉州价值链
泉州
江苏省农地依存度的时空变化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中国外贸依存度的测度及与经济大国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