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大学英语课程多元评价模式
——山西省高校英语课程现行评价体系的调查研究*

2011-12-19婷,文

关键词:多元智能英语课程大学

王 婷,文 慧

(太原科技大学外语系,山西太原030024)

构建大学英语课程多元评价模式
——山西省高校英语课程现行评价体系的调查研究*

王 婷,文 慧

(太原科技大学外语系,山西太原030024)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课程一直推行的评价形式是以纸笔考试成绩为本的终结性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形式不能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做出多维的、立体的评价。为此笔者以 Gardner多元智能观评价理论为依据,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现实环境,针对山西省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评价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一套较为科学的、系统的大学英语多元评价模式。

多元智能理论;多元评价理论;大学英语

0 引 言

教学评价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取得良好效果的有效手段。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一直以终结性考试为主导,这种评价方式在我国高校人数多、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其可操作性的优势显而易见。但是这种评价方法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的积极性及努力的程度,也忽视了对学生成长过程的动态评价[1]。为此,教育部高教司于2003年启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建立科学的、有效的教学综合评价体系是这项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教学综合评价体系的实质就是要实现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评价功能的多重性,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学的反拨作用[2]。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综合评价体系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发展。

基于这一目的,本研究针对山西省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评价的现状,以 Gardner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努力构建出一套大学英语课程多元评价模式,以适应大学英语改革的需要。

1 山西省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缺陷

通过对山西省高校英语教师的访谈,了解到目前山西省大学英语课程评价的现状,包括评价的内容及所占比例、评价方法、评价的主体等方面,具体内容见表 1、表 2。

表1 山西省主要高校大学英语期末成绩构成及其比例

表2 访谈教师的记录

从表1和表2中可以发现,山西省高校的英语课程评价存在着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主体单一

在各个高校的大学英语课堂评价实践中,评价主体全部是教师。学生只有被动接受评价的义务,没有主动参与评价的机会和权力。这种单一的评价主体严重违背了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的教学原则,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这种重教师、轻学生的评价方式造成的消极后果就是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外部的压力而非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需要;而对于学习结果,学生往往只满足于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分数。

2)评价内容单一

从表1中可以看出,目前大学英语评价的内容仅仅是考察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有的高校甚至忽略了口语这一重要的基本技能,更不用说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考核。另外,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考核也重视不足。

3)评价方式单一

评价内容的单一决定了评价方式的单一。在被调查的高校中可以发现,纸笔测试似乎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形式。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重理论、轻实践,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学生个体在学习方法、能力、需求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文化意识、协作与创新精神做出全面的、真实的评价。

4)评价策略单一

从调查和访谈中可以发现,目前大学英语课程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的事后评价,轻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于结果的过分重视一方面会助长有些学生平时不努力,考前突击,考试中想方设法作弊的不良风气;另一方面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低分(尤其是只反映学生部分发展情况而没有更多有关学生学习信息的低分)带给学生的往往是消极的体验。这种消极的体验常常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下降,进而使学业水平下降[3]。

2 多元评价的理论依据及内容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 Howard Gardner提出了全新的人类智能结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Multi-intelligences)。他认为,每一个人的头脑中都具有八种智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这些智能又具有独特的、多样的表现形式。只有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智力水平,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己风采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3]。目前,关于多元评价的定义没有一个确切的界定。有的学者认为:“多元评价是以创新教育的价值观作为价值基础,以开发学生和教师的潜能、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创新素质作为根本任务,以激励学生和教师不断超越自我为本质,目标多元、标准多元和方法多样为标志的教育评价。[4]”多元评价以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基石,关注人的多元智能的发展。评价的多元特征主要表现在:①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或其他学生;②评价方式多元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③评价内容多元化:对学生知识以及其他能力的评价;④评价策略多元化:既有标准化的测试,也有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个性化评价。

3 大学英语多元评价模式的操作框架

目前,多元评价已成为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方向。对此,笔者结合山西省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评价所存在的缺陷以及大学英语教学的现实环境,提出了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多元评价模式。其特点是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行为表现评估相结合。为了在实际中操作方便,这套新的评价模式把原有总分为100分的成绩转换成40%的平时成绩、60%的期末成绩,两部分综合为期末总的学业成绩。具体实施步骤及评价方法如下:

1)平时成绩(40分)

设有:①平时课堂表现,包括课堂出勤或网上自主学习记录(5分);课堂表现(上课参加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5分)。②平时测试,包括课堂内的单元测试或随机测试(10分)。③学习档案袋,包括作业(5分);学习心得或日志(3分);自评或互评表(3分);能够体现个人英语学习成就的材料(如各级和各类英语竞赛、演讲赛、辩论赛等)(3分)。④学期小组活动: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英语宣传栏版、PPT主题演示或英语剧表演(三者选一)(6分)。

此项目的评价侧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以及语言知识与技能、语言综合能力、文化意识、协作与创新意识等。平时成绩以形成性评价和行为表现评价为主。平时课堂表现采用行为表现评价、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平时测试采用定量评价;学生档案袋采用定性评价、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学期小组活动采用行为表现评价、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课堂内的单元测试或随机测试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的成绩与不足,而测试的反馈信息又对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学习档案袋可以一方面帮助老师通过学生作业、学习心得或日志的考察,进一步洞察学生的态度、情感等学习过程,进而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策略,另一方面老师也可及时调整和完善教学计划。每学期的学期小组活动不仅使学生明白他们的所学能够得到实际使用,还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合作和创新精神。在学生自评与互评方面,主要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交谈或座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发掘他们最发达的智力。这样,各类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增强,各种评价方式的有机结合使评价信息更丰富,评价结果更真实。总之,平时成绩这一评价项目的设立不仅改掉了很多学生平时懒惰少出力、考前多突击的不良习惯,而且它更符合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是以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为原则,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评价不是证明,而是促进”,评价是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有发展能力的空间和获得成功的机会[5]。教师则通过这一项目尽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发展、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设计与建议,允许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或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充分体现注重个体智能的发展。

2)期末测试(60分)

①期末口语测试(10分):此项设有朗读(2分)、回答问题(2分)、对话(3分)、小组讨论(3分)。该项评价的侧重点是基本口语表达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口语考试采用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和教师评价。设定此项目的依据是在对山西省高校英语课程评价的调查中发现很多高校的英语考试缺乏对英语口语的测试。这样就造成学生对口语能力的忽视,缺乏学习动力,进而形成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的“哑巴”英语学习者。在新的评估模式中加入口语测试可以突出对学生口语能力的监管,促进各种英语技能的平衡发展。②卷面测试(50分):主要表现为笔试测试,包括听力、阅读理解、词汇语法、写作、翻译等。评价的侧重点为基本语言知识和综合语言能力。评价方式为定量评价和教师评价。

这套多元评价模式充分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和评价策略多元化。它既可以对基于网络与多媒体的英语教学进行评价,也适用于传统的英语教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4 结 语

王守仁教授在《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发展报告》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评估改革的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综合评估体系,使教学评估从单一的教学成果考核转为对课程体系的全面评价,从对学生语言水平的阶段性、终结性考核转为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培养过程的跟踪、诊断、检测和反馈,从对群体的成绩描述转为对个体的进步和发展的鼓励。[2]”这套新的多元评价模式恰恰体现了这一点,它对于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当然,由于该多元评价模式目前处于理论和实践阶段,必定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将根据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其做出必要的调整,使其更具有操作性,更能反映教学的真实性,真正做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1]张凌.基于多元智能评价观构建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91-93.

[2]王守仁.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沈玉顺.课堂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潘永庆,孙文彬,路吉民.多元评价:创新教育的有效机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5]于广.大学英语教学多元评价体系——探析与思考[J].中国高校研究,2008(8):92-93.

Establishment of Multiple Assessment System of College English——A Study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Evaluation in Shanxi Province

WANG Ting,WEN Hui
(Dept.of Foreign Languages,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iyuan030024,China)

Traditionally only summative assessment was applied in college English,which mainly focuses on the results of final examinations.It is proved that this kind of assessment cannot evaluate all intelligences of students completely and multiply.Therefore,with the help of the Gardner’s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the authors establish a new and scientific multiple assessment system of college English based on a study on college English assessment in Shanxi provinc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multiple assessment;college English

H319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1.02.026

1673-1646(2011)02-0112-04

2010-10-19

山西省软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多元化教育理论下山西高校英语教学投入机制与发展策略研究(2010041062-04)

王 婷(1973-),女,讲师,硕士,从事专业:二语习得。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英语课程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体育教学中多元智能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多元智能理论在定向越野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