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管类专业企业管理认识实习监控体系构建研究

2011-12-09易伟义

关键词:经管类环节监控

余 博,易伟义

(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湖南湘潭 411104)

经管类专业企业管理认识实习监控体系构建研究

余 博,易伟义

(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湖南湘潭 411104)

企业管理认识实习是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规定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对经管类专业企业管理认识实习监控体系构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全过程、全方位和多层次的监控体系构建的思路,探讨该监控体系运行的具体内容,并提出推进监控体系实施的策略。

经管类专业;企业管理认识实习;监控体系构建

企业管理认识实习是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规定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此环节的实习,使学生在完成《管理学》、《企业管理》等相关课程后,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丰富的实习内容和科学的组织管理是企业管理认识实习顺利推进的基础,构建科学完善的监控体系,才能保障企业管理认识实习的顺利推进,也才能够保证认识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一 经管类专业企业管理认识实习监控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企业管理认识实习监控体系构建的必要性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从认识实习过程管理的角度来看,监控体系的构建是企业管理认识实习顺利实施和有效推进的重要保障。本文认为,丰富的实习内容、科学的组织管理和有效的监控体系是企业管理认识实习顺利推进的“三要素”,其中,丰富的实习内容安排是基础,科学的组织管理是条件,而有效的监控体系构建则是保障。只有构建有效的企业管理认识实习监控体系,才能够确保实习能够按照事先设定的内容和步骤推进,才能确保各项实习内容圆满完成和各个阶段目标的实现。

从认识实习效果提升的角度来看,监控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指导老师及时发现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更加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监控体系的构建不仅有助于实习指导老师在此过程中发现可能存在的组织不力、管理不善以及效果不佳等方面的问题,而且有助于指导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体察学生对实习的反应,从而为完善实习运作管理、对学生进行准确考核和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监控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把握学生在实践性环节方面的需求,了解和掌握在实践性环节过程中学生应该提高的素质和培养的能力,从而为改善实习方式、优选实习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等提供依据。从目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方向来看,我们要求学生不仅应当拥有相关的经管专业技能,而且要求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结合起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相关行业实践技能,这就要求我们监控学生在不同行业企业的实习情况,为探索学生在不同行业提高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方式创新提供可资参考的信息,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依据。

二 经管类专业企业管理认识实习监控体系构建的思路

经管类专业企业管理认识实习监控体系构建应当改变过去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监控、监控方式和途径单一等方面的缺点,按照如下思路来构建监控体系。

(一)构建全过程的监控体系

全过程的监控体系构建就是要改变过去只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的监控方式,建立从实习动员、观看实习企业视频录像、听专业实习讲座、实习笔记及资料整理、下厂实习到实习报告提交、实习答辩的整个过程的监控体系。过程监控体系的建立就是要对企业管理认识实习各个环节进行监控,这就需要明确不同阶段需要监控的内容和标准,根据监控内容及监控标准构建相应的监控体系。

(二)构建全方位的监控体系

全方位的监控体系构建就是要改变只注重对学生监控的状况,建立对学生、实习指导老师和实习企业的全方位监控体系。学生在实习企业的表现和自觉性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指导老师的认真指导和实习企业的密切配合,则实习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因此,在企业管理认识实习的过程中,增加对实习指导老师和实习企业的监控,提出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要求,对确保实习效果也非常重要。

(三)构建多层次的监控体系

多层次的监控体系构建就是构建来自老师、班级和小组的多层次的监控体系,监控的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各个方面的表现,包括出勤情况、实习态度、实习表现、实习报告、实习答辩等,每个层次监控的内容和重点都有所差异。从老师层面来看,是要掌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认真程度、报告撰写的真实程度、答辩过程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班级和小组的层面来看,是要掌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出勤情况、参与小组讨论及协作的情况等。

三 经管类专业企业管理认识实习监控体系

经管类专业企业管理认识实习监控体系构建就是要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和多层次的监控(见图1),目的是保证企业管理认识实习的质量和效果,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认为,这种全过程、全方位和多层次的监控体系构建需要从如下方面入手。

图1 经管类专业企业管理认识实习监控体系

(一)全过程监控体系的构建

由于实习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不同,因此,不同环节需要监控的内容和要求也有所差异。

在实习动员环节,主要监控学生参加实习动员会的出勤情况(检查落实学生参会情况、向学生说明实习过程的各项要求与规定)、实习的各项准备工作落实情况(如实习经费的请款、实习指导书的印刷与发放、实习笔记本的购买与发放、实习讲座或视频观看的多媒体教室的落实、实习包车的价格与时间的洽谈落实)、与实习企业的接洽沟通情况(如在实习企业的具体时间安排、实习内容的洽谈、实习接待人员的接洽与联系)。

在观看视频环节,需要事前确定视频的内容、观看的时间和地点。一般而言,视频应是实习企业相关情况的介绍以及企业管理相关知识的补充,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进入实习企业之前对企业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掌握,巩固和强化企业管理理论知识,对企业管理实践有初步的认识。

在专题讲座环节,需要根据实习的目的和内容选择讲座的主题,并确定好讲座的专家、讲座时间和讲座地点。讲座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对企业管理有比较直观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企业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

在下厂实习环节,需要监控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情况,包括下企业实习的出勤情况、遵守企业纪律的情况、资料收集情况、对企业相关管理问题的思考与探究的深度与广度等。下厂实习的监控可以通过实习笔记、考勤情况、实习企业及指导老师的综合评价等反映出来,目的是确保学生在下厂实习过程中能够认真收集各种资料、深入思考实习企业的管理问题,为实习报告撰写奠定良好基础。

在实习报告撰写环节,主要监控学生对实习企业资料的加工整理情况、对实习企业管理问题的思考、发掘、探究及相关对策的合理性,目的是检测学生对实习企业管理问题的认识以及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企业问题的水平和能力。

在实习答辩环节,主要监控学生对实习企业相关问题和理论知识的熟悉程度,避免和杜绝一知半解的抄袭现象,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真实情况。答辩环节对于了解和掌握学生实习的真实状况,督促学生认真对待实习资料收集整理和实习报告撰写。

(二)全方位监控体系的构建

通过全方位监控使学生能够认真参与实习过程、使指导老师能够积极推进实习工作、使实习企业能够密切配合实习安排。事实上,只有学生、指导老师和实习企业三方共同努力才能确保企业管理认识实习的效果。

对学生的监控一方面要考查学生在实习整个过程的参与或投入程度,如出勤情况、实习笔记记录情况、实习企业资料收集情况,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实习报告和实习答辩考查学生对实习企业管理问题的分析是否准确、是否能够合理使用相关理论知识、对策建议是否有价值和借鉴意义、解决措施是否恰当等等。

对实习指导老师的监控主要是考查实习的各项安排是否合理、检查和督促实习指导老师是否能够及时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实习经费是否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实习成绩的评价是否中肯,等等。对实习指导老师的监控可以通过实习指导值班记录情况、该组学生对指导老师的评价、实习成绩评价的中肯程度等反映出来。

对实习企业的监控主要是检查和督促实习企业的安排是否合理、下厂实习的时间和相关负责人员是否落实到位、实习参观和专题讲座的内容是否恰当,目的是确保学生对实习企业的管理现状有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对实习企业存在的管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对实习企业的监控要从计划的合理性、执行的有效性等方面来进行,其评价的标准是实习企业对实习过程是否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学生是否通过在实习企业的实习得到了切实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对实习企业的监控及评价也将为其他专业学生(或下届学生)是否继续选择该企业作为实习地点提供了评价依据。

(三)多层次监控体系的构建

在不同的环节实习,指导老师、实习班级和实习小组组长对实习相关情况的掌握和了解程度不同,为了有效地对实习过程进行监控就需要建立这种多层次的监控体系。

从指导老师层面来说,指导老师不仅要对实习安排的缜密性负责,而且还要负责对学生和实习企业的监控。对学生的监控主要是防止学生偷懒及搭便车,通过检查督促使学生认真收集资料、深入思考企业管理问题、学会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完成实习任务和预期目标、形成一篇合格的企业管理认识实习报告。对实习企业的监控主要是防止企业存在应付现象,确保企业的各项实习安排与实习计划和预期目标一致,确保学生能够在企业习有所得。

从实习班级层面来说,实习班级除了要协助指导老师对学生实习出勤情况进行考核检查外,还应拥有对实习指导老师和实习企业进行监督的功能。对实习指导老师的监控主要体现在实习安排是否合理、指导老师是否在规定的时间按时值班、对学生的问题是否给予了及时解答、实习经费的使用是否做到了合理使用公开透明等。对实习企业的监控主要体现在实习企业是否有专人负责实习接待及管理、各项实习安排是否科学合理、实习计划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实习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等。

从实习小组层面看,实习小组除了应在实习过程中密切保持与指导老师的联系、沟通实习的各项工作外,还要求实习小组对本组同学的团队协作进行考核,即分配的任务能否及时完成、是否能够做到分工协作。同时,实习小组还应拥有对指导老师和所分配企业部门(或指导人员)进行监督的功能,目的也是为了确保本组学生能够有效地得到有效指导和帮助。

四 推进经管类专业企业管理认识实习监控体系实施的策略

(一)明确各主体的监控责任

对于不同的主体来说,在企业管理认识实习的过程中需要担负的责任是有差异的,如指导老师主要负责实习的组织管理和具体指导、实习企业主要负责下厂实习的各种安排和具体运作、学生则需按照计划参与实习活动以及完成实习报告。在承担各自任务的同时,监控体系的构建还需要这些主体承担相应的监控责任,形成相互制约、互相监督的监控体系。明确各主体的监控责任就是要根据各主体的特点,建立有差别的监控责任分工,形成各司其责的监控体系。因此,有必要积极探索科学完善的监控责任协调机制,以制度的形式对各个主体的监控责任进行界定,避免监控盲点。

(二)明晰各环节的监控重点

对不同环节、不同阶段来说,需要监控的内容和重点是有所不同的。明晰各环节的监控重点,就是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环节需要监控的内容、目标的差异,探寻需要监控的重点,做到缓急有序、重点分明。只有抓住各个环节需要重点监控的事务,把握各个环节监控的主要目标,才能合理安排各个环节监控的时间分配和人员配置,做到落实有力、执行到位。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环节的具体内容和目标要求确定来确定监控的重点。如实习动员阶段主要应监控各项工作的准备情况和学生的出勤情况,下厂实习阶段主要应监控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表现及其资料收集情况。

(三)探索电子化的监控方式

现场观察、实地察看等形式的面对面的监控方式是我们在企业管理认识实习过程中常用的监控方式,但是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和实习地点的分散,我们发现这种传统的方式存在其固有的缺点,即难以实现全面监控、无法进行准确监控。为此,可以探索电子化的监控方式,视频监控、在线监控、邮件联络、QQ汇报等方式都是可以选择的新监控方式,如在视频教室听讲座时可以通过监控察看学生的情况,在实习报告写作过程中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进行及时的沟通联系等。将电子化的监控方式与传统的监控方式结合起来,形成互为补充的监控方式,将会使监控收到好的效果。

(四)推进网络化的监控整合

多个监控主体、各种监控方式、不同阶段的监控内容和重点又有差异,这就为企业管理认识实习监控体系的运转带来了问题,为此必须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推进网络化的监控整合,使监控体系的功效得到最大发挥。网络化的监控整合要求对各个监控主体的监控责任进行交叉分工、对各种监控方式进行综合运用、对不同阶段的监控内容和监控重点进行有序转换,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较好的整合效果。这种整合需要企业管理认识实习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有较强的协调能力,也需要相关参与者能够密切配合、合力推进。只有形成网络化的监控整合,监控体系才能实现其最大效用,也才能够真正实现有效监控。

[1] 黄菊文,等.改革认识实习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科学,2010,(5):4-6.

[2] 李 晖,等.对经济学专业认识实习改革的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09,(12):70.

[3] 张敏树,肖 敏.认识实习的教学改革实践[J].高教论坛,2006,(6):71-72.

[4] 毕丽娜,邵景玲.实习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2004,(6):28-29.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for Cognition Practice of Business Management in Specialities of Econornic and Management

YU Bo,YI Wei-yi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Xiangtan 411104,China)

Cognition practice of business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ractice teaching programme for the talent training of the specialties of econmics and managemen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for cognition practice of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idea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whole-process,comprehensive and muilti-level monitoring system.This paper also studies the specific content and strategies for the monitoring system.

specialities of ecomomics and management;cognition practice of business management;construction of monitoring system

G642.0

A

1671-1181(2011)02-0094-04

2011-02-23

湖南省教改课题“成教经管类专业实践性环节教学模式创新及监控体系构建研究”(湘教通[2009]321);湖南工程学院教改课题“经管类专业企业管理认识实习的改革与实践研究”(校教字[2009]43)。

余 博(1976-),男,河南南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责任编辑:周 静)

猜你喜欢

经管类环节监控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2014年3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
2013年2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