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传统武德的批判与创新

2011-12-07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门派武德拜师

万 瑜

(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淮安 223300)

对传统武德的批判与创新

万 瑜

(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淮安 223300)

以武术史为线索,综合考察传统武德存在的价值。研究认为:传统武德发展到今天必须摒弃封建的宗派思想,如门户之见、宗派之争等;继承优秀的民族道德,如厚德载物、忠孝仁义等;改造不合时宜的提法,如江湖义气、拔刀相助等,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武德内容,共包括十个方面:武德高尚、武旨明确、武纪严明、武风正派、武礼谦逊、武志坚强、武学勤奋、武技精湛、武仪端庄、武境优美。

传统武德;继承;发展;批判;创新

武德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常谈不新也是一个通病。武术界不轻易否定传统武德存在的意义,又难以说出如何继承与发展武德。因此,传统武德与现代社会道德一直处于两层皮的状况。由于不能与时俱进,也就不能对传统武德进行否定,更没有批判精神,所以就难以提到创新与发展。众所周之,武德的形成、发展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时代性的,在不同时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武德与武术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和谐发展。当武术发展较快的时候,也是武德得到重视的时期。当一个轮子、或一个羽翼受到破坏时,其武术与武德的发展就会受到不良影响。

今天,谈起传统武德就不可回避地涉及到四个基本问题。即摒弃什么?继承什么?改造什么?构建什么?以适应新时期武术的要求和发展。

1 摒弃封建的宗派思想

长期以来,影响武术发展的最大障碍莫过于激烈的门户之见、宗派之争。宗派是具有典型封建社会行业竞争特点的一种不良行为,体现在武术界就是为争正守而相互讽刺、排斥、谩骂,甚至是大打出手。其根源在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狭隘、落后的生产力制约下形成的封闭性的思维方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这种历史劣根性的反映,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和片面性。门派、或宗派的产生与发展,是武术逐步走向成熟重要标志之一。倘若没有门派之分,就不会有今天武术内容的丰富多彩。所谓门派?同出一源的是门,各有其独特技艺、相应的理论体系是其派,门派说明了各家拳种的异同关系。在实践中,往往表现出对相同特点拳种的亲和与包容,而对不同特点拳种视为排斥和争斗的对象。门户之见是对同门派的见解、建树和鉴赏,而对不同门派的成见、偏见和意见;宗派之争是对同门派的争取、征求和征让,而对不同门派的争吵、争斗和争霸。这种思想无不渗透到门规、戒律中,并付诸于行动,而且由来已久、根深蒂固。

门户之见与宗派之争的存在,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和合理性。但总的看门户之见、宗派之争造成了传统武术的“孤芳自赏”,固步自封,以致走向今天萎缩与尴尬的境地。

其次是武术传承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具体表现在血缘化与区域性两个方面。武术流派的产生与发展是有血缘化与区域性特点的,任何一项武术技术首先在某一区域或某一姓氏家族中相对稳定下来,随着后代的繁衍及各种职业武术者的出现,使得武术技术不断得到充实、完善,其风格特点也逐渐鲜明和成熟起来。另外,结社传播也是武术传播的特殊形式;寺院传播更是武术传播的重要场所;武举、武学制度的产生,促进了武术的传播和发展等。在探讨武术流派时发现,家族、地域色彩较浓烈,比如在武术界流传的“拳兴于齐”“剑起吴越”“南拳北腿”“东棍西枪”等说法具有一定的道理。也正因为如此,各流派也就逐渐形成了适合本门派生存与发展的门规和戒律。如“一徒不能二师”“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传男不传女”“传媳不传女”“不传外姓”“秘不示传”等一些陈旧的保守思想约束着武术的发展。其中晚清的陈式太极拳的传播就具有这样的特点。从陈式太极拳的内传与外传看,陈式太极拳自创立起,一直在本家族中传承,并具一定规模,从不外传,也不许外传。杨露禅在屡遭拒绝的情况下,采取装聋伴哑实施偷艺的目的。杨露禅的出现彻底打破了陈氏家族垄断的封闭与保守状态,倘若没有杨式太极拳的开放和创新,也就不会有后期陈式太极拳的快速发展。杨露禅以开放的姿态到北京等地授拳,只经过了短短的两三代人就迅速将杨式太极拳,发展为吴式、武式和孙式,并得到广泛传播。这也是杨露禅所作的重要贡献。

第三是在尊祖师习俗上浓厚的迷信色彩。由此形成了不少清规戒律和续家谱、立排位、恪守祖训、祖道的风气。它压抑了武德礼仪思想的进步发展,扼杀了习武者的创造能力。这里仅以传统的拜师为例:拜师之前要递贴子,帖子上要有“拜师”二字,里面主要内容有弟子某某愿拜某某为师,……弟子的出生年,以及社会关系等。多数是经人介绍,弟子双手捧帖子于师傅,如师傅收下拜贴,即表示了愿意收徒,于是,便选择一个良辰吉日,或在师傅家里,或在某一场所,把本门的长辈、平辈、晚辈都邀集而来,举行拜师仪式。首先设置祖师“灵位”,由师傅率领按辈数排列成行,先叩拜祖师,然后再给师傅和长辈叩拜,叩拜后要跪着“明大誓”。所谓“明大誓”,是由同辈数的长师兄发问:“拜师后不能欺师灭祖,如要欺师灭祖……”。而拜师的人立即高声回答着“我如欺师灭祖,便天打五雷轰!”然后是师兄弟互拜。拜师仪式结束后,才可将拜师人的名字填写在拜师帖子上。从此,本门中才承认拜师人为“门中人”。也即进入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徒如父子”“唯师命是从”的关系中,并成为过去武术界一种公认的传统。这种“传统”从今天看,是存在着明显的封建意识和历史的局限性。上面的“拜师仪式”有着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应该予以批判和摒弃。

2 继承优秀的民族道德

武德是中华武术发展的传统遗风,或多或少受到封建社会某些意识的干扰。像儒家的“三纲”“五常”“四德”“六纪”;佛教的生死轮回;道教的长生不老、玄学等,在一定程度上给武德礼仪涂抹了封建性、涣散性、狭隘性的痕迹。但其发展主线依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那么,与武德有关的传统道德在前面已经提到,诸如儒学的“仁义礼智信”、佛学的“慈悲为怀、忍辱度事”、道学的“上德若谷”思想。与这些思想相应的具体内容不可能全部是优秀的,有选择的继承武德中的精华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要从弘扬民族文化的高度继承武德。武德是以传统道德为基础的,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也就是说只有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之下,才能产生武术的道德,而在其他文化背景下并没有产生,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与武术具有关联度和独特性。这种特性正是需要我们继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佛三流合一的主流文化,并直接影响到传统道德观念、标准、教育的形成,像儒家的仁学、道家的哲学、佛家的禅学都对传统道德的形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在传统道德中有几个关键词与武德是相关的。如“礼仪之邦”“厚德载物”“尚德不尚力”“尚武崇德”“忠孝仁义”“贤良正方”等等,这在众多的门规、戒律中都有所体现。如仁爱、守礼、忠诚、谦让和宽容等内容,仍具有其进步意义。倘若这些内容能够很好地得以弘扬和发展,就会永葆东方文化的特色。

其次,要从弘扬民族精神的高度继承武德。民族精神是与国家、民族息息相关的一种向上的优秀品质。千百年来,我国一直崇尚人性本善、扩充成德;重义轻利、以公灭私;修己成德、成人以仁;清正廉洁、克己奉公;无私无畏、知耻改过;兄友弟恭,长幼有序;宽人严己,以和为贵;文以明道,精修艺德;正人正己、德教为本;修身明德,平治天下;……。这些传统道德主要是从人性论、义利论、仁爱论、公私论、智勇论、德教论、修身论和人生论等进行划分的,适用于不同领域的道德要求,全面体现了民族精神。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知名品牌,是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窗口。武术的武德礼仪教育至少要包括如下内容:公忠为本,精忠报国,匡扶正义,见义勇为,尊师重道,仁爱孝悌,重义轻利,谦虚礼让,诚实守信,宽厚待人,克己奉公,厚德载物,求真务实,里表一致,勤劳节俭,操守气节……。这些内容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第三,要从弘扬武术文化的高度继承武德。人们习惯用“博大精深”来赞誉武术的文化内涵。简言之,“博大”主要是从技术层面认定的。目前,已查明“源流有序、拳理清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系有131个,如果再细分成徒手套路、器械套路和对练套路等可以达到数以千计,可谓是蔚为大观。而“精深”主要是从理论层面认定的,反映的是武术文化意义。武术史研究发现:武术晚熟,主要与依附规律有关。武术依附于古典哲学、美学、中医理论、军事、兵法、宗教等,武术是随着这些学科的渗透而逐渐成熟的,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对它的理解难度,以显示其“精深”。弘扬武术文化,重要的是传承武德。在梅花拳派中就有一个有别其他门规的不同规矩。即梅花拳不尚家传。其中要求梅花拳世家子弟学拳得另拜师傅,如果只是跟自己家长学,所谓“内传”,他的名字不允许载入“文场”师傅掌管的《世系谱》内,也就不予承认。这种尊重师承、不尚家传的做法优点很多。①倡导“义子而教”的传统,反对“近亲繁殖”的做法,梅花拳不以家族私相授受为荣,而以另拜师深造为重;②梅花拳的规矩,有利于扫除武术界唯我独尊、门户之见的不良陋习,改变武术垄断,推崇“百花齐放”,和谐发展的正确之路。③梅花拳尊重师承,不尚家传的规定是有远见的,将梅花拳看作是武术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一姓一族的私有财产。这种做法也是对进步中的武德的一种诠释。

当然,对于传统武德不能只是简单的批判与继承,更重要的是创新与发展。

3 改造不合时宜的提法

在传统武德中有一些内容、提法与做法是不适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前面提到的需要“摒弃封建的宗派思想”是其根源,与其对应的具体条款也是需要改造的。因为具体条款是在封建宗派思想指导下订立的,其条款、文字、语气都是值得商榷的。这里仅以“江湖义气”“行侠仗义”两个词为例,在古时多指有武艺之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或劫富济贫、盗亦有道,这在当时是许多习武之人追求的目标,而从和平盛世年代来看,不但不提倡“江湖义气”“行侠仗义”的提法和做法,而且要受到谴责和鄙视。如此说来,当今社会用“见义勇为”“习武守法”更适宜,它更靠近我们的生活和社会。

另外,《水浒传》中的结义兄弟、聚义于水泊梁山、高悬义旗、屡兴义师,终于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在当时背景下被看作为“义举”,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若用今天的视野看待这种现象的话,与耍英雄、逞好汉、拉帮结伙、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义气”,以及“唯师命是从”的做法没有什么两样。所以应对传统武德进行客观的分析,继承传统武德中合理的成分,批判过时的武德内容,树立新的武德观。

要改造各门规、戒律中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内容、提法与做法,要改变门规、戒律中繁琐的条款、不合适宜的提法和封建迷信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与时俱进的、积极向上的、简明扼要的、求同存异的武德内容和规范。

在这里,还有一种现象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武术需要打假。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利益驱动武术界出现一些假大师、假广告、假气功、假功夫、假比赛等现象,负面影响较大,值得重视。当今武术界,需要扩大宣传,但不需要虚假广告;需要大师,但不需要假大师;需要真功夫,但不需要江湖骗子;需要公平竞赛,但不需要打黑分。武术要净化,用毛泽东的话“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武术需要净化、武德更需要弘扬。

4 新编武德的核心内容

经过对传统武德中宗派思想的批判,对不适宜现代社会的内容、提法和做法的调整,对优秀民族传统道德的继承,进而精选出与时俱进的十个方面新的武德内容。

第一、武德高尚——爱国爱民,品德高尚

为武之道,以德为本。习武首先要重视武德礼仪的学习,要建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这是提高武技的前提。武技在手还需要用在爱国家、爱民族和爱人民的具体事情上。

第二、武旨明确——强身健体,卫国防身

学习武术的宗旨要正确、要明确,练武是为了强身健体,掌握武技是为了祖国需要的时候为祖国服务,也是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防暴制暴,防身自卫,而绝非恃艺为非作歹,损害群众的利益。

第三、武纪严明——不斗凶狠,遵则守纪

有了一定的武术技能,不能逞凶斗狠,无事生非,应该遵守各项法规制度,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并能主动同坏人坏事作斗争,见义勇为,不为名利。

第四、武风正派——尊师爱徒,研习技艺

在武术界,要形成一种老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互相尊重,教学相长,共同研习武术的良好风气,为武术的发展贡献一份应有的力量。反对封建、庸俗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唯师命是从”的做法。

第五、武礼谦逊——抱拳行礼,谦和礼貌

无论习武者之间,还是与其他人之间,都应该以礼相待,有礼有节,平易近人,谦虚诚恳,不能出口不逊,无礼傲慢,得意忘形,败坏武德。

第六、武志坚强——意志坚强,百折不挠

“要练武,不怕苦,要练功,不放松。”这是武术前辈的经验总结。大家都熟知,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技术要求很高,而且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习武者有坚强的意志,不怕困难,经受住曲折的考验,持之以恒。

第七、武学勤奋——拳不离手,勤学苦练

要学好武术,就应该拳不离手,坚持不懈的勤学苦练,“冬练三寒,夏练三伏”,要发扬“铁杵磨成针”的精神,做到“闻鸡起舞”。历史上武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也只有这样才能学好武术。

第八、武技精湛——钻研武技,精益求精

“艺无止境”,武术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非一朝一夕所能穷尽,必须刻苦钻研,勤于动脑,不断进取,精益求精,同时,要倡导“尚武崇文”,提高武术文化素质,增进武技水平。

第九、武仪端庄——举止庄重,容端体正

习武者应该仪表端庄,举止文雅,落落大方,表现出气宇轩昂的精神风貌,不能衣装不整,体态不端,更不能无礼、非礼和弃礼。要远离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十、武境优美——环境优美,井然有序

练习武术,要主动保持练习场地、生活环境的卫生,特别是训练场地、器械、服装等都要摆放整齐,同时爱护武术器材和公物,让习武环境、生活环境优美整洁。

总而言之,传统武德的现代性必须经过批判、改造、创新与发展四个步骤。与时俱进才是发展的必然。

[1]门惠丰.武德修养[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2

[2]郑勤,田云清.神奇的武术[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40

[3]栗胜夫,寇健民,姚伟华.武术在服务国策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J].体育科学,2005(1):65

[4]吴文翰.吴文翰武术文存[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Research on Criticism and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Military Virtues

Wan Yu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223300,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xistential value of traditional military virtues according to the history of martial.The research believes that:the traditional military virtues must abandon the feudal sectarianism,for example,denominationalism,and sectarian squabbles;inheriting excellent national morals,like holding the world with virtue,Chung Hau righteousness and so on.Reform the outdated proposals,like the code of the brotherhood and drawing a sword and rendering help.We should construct new military virtues on this basis.It includes ten aspects:morality,clearness,strict discipline,strong wind upright,Wu Li humility,strong will,diligence and excellent martial,and Wu Yi dignity and beautiful landscape.

traditional military virtues;inheritance;development;Criticism;innovation

G852

A

1007-323X(2011)05-0044-04

2011-08-18

万瑜(1964-),男,副教授

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猜你喜欢

门派武德拜师
《逍遥情缘》门派绝技 掌门的不传之秘
武德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研究
湍河之畔拜师记
武术课堂核心素养之武德教学探讨
《逍遥情缘》转门派转角色系统正式上线
论散打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有效渗透
给动物分一分“门派”
欧阳修拜师
李固千里拜师
深山支教